您的位置:台灣網 -大陸

抗日烈士子女呼籲保護哈爾濱李兆麟將軍舊居(圖)

2011-12-27 15:30     來源:黑龍江日報     編輯:徐維彬

  圖右二層樓即李兆麟舊居,圖左正在建設中的新樓即已拆除的哈爾濱市委機關及中國志願軍兒童保育院舊址。 曾一智攝

  日前,筆者接到李兆麟將軍之女張卓婭女士的電話,她急切地説:“一智,張甲洲的兒子張佳田大哥説我和母親與父親住過的房子還在,他今年還去拍了照片。”接著,她就將電話轉給了張佳田先生。筆者在驚喜中,聽著張佳田講述確認李兆麟將軍生前最後那處舊居的依據,也急於與讀者分享這個好消息。

  眾所週知,1946年3月9日,李兆麟將軍一早從距離哈爾濱市委機關很近的家中出來,到市委機關開會,然後赴水道街9號,不幸遇害。

  據李兆麟夫人金伯文生前回憶,他們的家就在馬家溝河畔,就在哈爾濱市委機關旁邊。而其他的回憶錄記載,當時哈爾濱市委機關就設在紅軍街1號,而李兆麟將軍生前最後一次參加市委機關會議就在此地。紅軍街1號即國民街2號,為北方大廈幼兒園舊址,這裡的居民説這些建築在日偽時期由日本警察署的人居住。2009年6月,筆者曾將這裡的3座日式建築通知哈爾濱市文物管理站,市文管站已將這裡納入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範圍(見本報2009年6月2日報道《馬家溝河畔一批歷史建築被納入三普範圍》)。然而,這裡啟動拆遷,儘管筆者與南崗區領導進行溝通後,得到不會拆除這幾座建築的承諾,但3座日式建築還是在2010年3月拆除。拆除時,還曾于最精美的一座建築的天棚裏發現一把日本軍刀。而北方大廈的一位負責人曾對我介紹,他曾在一張報紙上看到關於這座樓的介紹,好像曾經是黨的機關。筆者曾經根據種種資訊認為李兆麟將軍舊居應該在這3座日式建築之中,併為其被拆除深感遺憾。

  張甲洲是著名的抗日英烈,1937年犧牲。他的夫人劉向書和兒子張佳田1950年來哈爾濱,住在河溝街。張佳田在1954年做手術後,李兆麟的母親為了照顧他,曾將他接到她在馬家溝河畔國民街1號的住宅居住,當時趙尚志的父親也住在這座小樓裏。張佳田説,這座樓就是李兆麟將軍生前居住過的房子,哈爾濱解放以後,領導安排李奶奶住在這裡。這座樓後來為黑龍江省領導住宅。張佳田現居北京,但經常回哈爾濱,每次都會到這座樓前探望,並拍照留念。

  筆者對那座樓十分了解,因而進一步追問:“那麼當年的哈爾濱市委機關是不是就在這座樓對面的大院?那個大院可以從紅軍街1號和國民街2號兩個門進入。”對這個問題,他不能確認,但他可以肯定地回答:這兩個院子儘管一街之隔,但的確就像前後院似的,相距很近。他還介紹了一個重要的歷史背景,1952年,時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的彭德懷來哈爾濱時,曾提出在哈爾濱建立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兒童保育院的要求。院址就設在紅軍街1號,一些赴朝參戰的志願軍領導子女被寄養於此。張佳田的母親劉向書曾在此任院長,高崗的夫人李立群也在這裡工作。後來,這裡改為省政府第一幼兒園,1959年改為北方大廈幼兒園。

  根據多方資訊和親歷者的講述整合,可以確認李兆麟將軍生前最後居住地的準確位置:國民街1號。而當時的哈爾濱市委機關和後來的中國人民志願軍保育院即為紅軍街1號(國民街2號)。前一處珍貴的革命舊址還在,後一處儘管已經納入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範圍,卻已經由於經濟利益而消失。今年6月2日,同樣為了經濟利益,中華巴洛克二期工程竟然擅自拆除已經具有保護建築身份的李兆麟將軍與馮仲雲接頭地點天泰棧,此案經《黑龍江日報》報道,經筆者依法舉報,但直到現在都無處理結果。

  抗聯烈士子女們對筆者表達心願:呼籲保護李兆麟將軍舊居,希望相關職能部門儘快將這處珍貴的歷史建築公佈為不可移動文物和保護建築。(曾一智)

  連結

  張甲洲(張進思),字震亞,號平洋。1907年5月21日生於黑龍江省巴彥縣張家油坊屯。張甲洲歷任中國共産黨北平市西郊區委書記,北平市委宣傳部長,北平市委代理書記,巴彥抗日遊擊隊總指揮,中國工農紅軍第三十六軍軍長等職。1937年8月28日在黑龍江省富錦遇害,時年30歲。 

【訂閱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