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森故里——閩侯縣祥謙鎮鳳港村
東南網-福建日報11月1日訊 日前,來自臺灣、香港以及其他省市的100多名海內外專家、學者,齊聚福州,圍繞林森的歷史地位和貢獻等議題展開研討。與會的專家、學者還前往林森故里——閩侯縣祥謙鎮鳳港村參觀,並參加“林森故里”牌坊奠基儀式。
林森祖籍福州閩侯縣,是近現代著名政治人物。他青年時代曾在臺灣求學、工作,並參與抗日,後追隨孫中山參加辛亥革命。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林森任臨時參議院院長。1932年起擔任國民政府主席長達12年……儘管隔了兩三代人,家鄉人不分長幼,對於林森往事依然如數家珍。
1868年,林森在家鄉閩侯縣祥謙鎮鳳港村陶江渡口旁的一間小屋出生,兩歲時隨父親遷居福州倉山土地廟街。如今,林森出生的小屋已被修葺一新,堂屋的正中央挂有一匾額“德裕風高”,為前任中國國民黨副主席林洋港所敬題。
林森故居負責人林清告訴記者,雖然在陶江邊只生活了兩年,但喝陶江水長大的林森總是不忘故園情。後來,他在連江青芝山所購之地就命名為“陶江界”。他一生好修路鋪橋,在捐造提名時,亦曾署以“陶江林”三字。如他曾在廬山捐造一座“交廬橋”,橋旁岩石上刻有石碑,署名就是“陶江林”。
在林森故居不遠立有一個鐘錶,上書“敬授人時——裏人林森立”,這是林森專門送給鄉人的禮物,勸誡鄉人要珍惜時間。林森因工作關係,無法長居家鄉,但他對家鄉人的觀念影響還是非常大,其中,最重要的當屬教育。
記者來到由林森一手創辦的鳳港小學(下圖),林森當年手書的楹聯“樹立農村基礎,養育民族健兒”至今仍挂在學校大門口。這所始建於1913年的鄉村小學,是當地開展基礎教育的搖籃,培育出不少社會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