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各地宗祠

臺灣“開山王廟”與“延平郡王祠”

2010-08-30 13:35     來源:廈門商報     編輯:徐維彬

  臺灣“延平郡王祠”俗稱鄭成功廟,始建於清朝初年,位於臺南市南邊開山路,廟中奉祀臺灣民間稱為“開山始祖”的鄭成功。這是臺灣紀念鄭成功祠廟中歷史最久、祭禮鄭成功最隆重之地。

  鄭成功祖籍福建南安,受南明皇帝賜“朱”姓,人稱“國姓爺”;清軍入關,明朝覆亡,鄭氏投入反清復明大業。永歷十五年(1661年),鄭成功率軍東渡,驅逐荷夷,收復臺灣,奠立了臺灣開拓之基礎。不幸的是,他英年早逝(年僅39歲),壯志未酬。

  鄭成功逝世後,民眾追念他開臺功績,在開山路立廟暗中私祀,稱為“開山王廟”。光緒元年(1875年),清廷在開山王廟原址予以重建,遂改稱“延平郡王祠”。

  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清帝下詔:“朱成功係明室遺臣,非朕之亂臣賊子,特敕遺官,往送成功及子經兩柩歸葬南安,署守塚,建祠祀之。”墓葬位於南安縣水頭鎮康店村覆船山,1982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治十三年(1874年),清福建將軍文煜、總督李鶴年、巡撫王凱泰、船政大臣沈葆禎等合疏題奏,請準在臺灣建鄭成功祠,供萬民膜拜,藉揚忠烈。光緒元年(1875年)追謚鄭成功“忠節”,建祠臺郡,於是臺灣始有延平郡王祠,至今祭祀不絕。

  日本侵臺時,臺南“延平郡王祠”易名為“開山神社”,直到1945年,祠廟才恢復原名。

  現在,該廟佔地3萬餘平方米,祠內古榕高聳,分為正殿、配殿和後殿,高峻的照壁為燕尾重檐式屋脊,與外墻合二為一,中門辟為月門,以供出入。正殿奉祀鄭成功塑像,左右配祀甘輝、張萬禮兩將軍。殿後正中為太妃廟,祀鄭成功生母田川氏。左為寧靖王祠,右為鄭克爽祠。東西兩殿則分別祭祀明朝末年海疆諸臣及殉難諸將。廟內左配殿為民俗文物館,陳列鄭氏遺物等古跡文物。

  每逢農曆正月十六,祠廟都要舉行隆重的祭典。臺灣每年一度的運動大會,火種就是取自延平郡王鄭成功塑像前的香火。

  目前,全臺各地共有祭祀鄭成功的廟宇約170多座。

【訂閱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