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是詩歌音樂舞蹈三者的結合 其最重要的特點是“和”
古代音樂起源於三王五帝,黃帝、堯、舜、禹、商、周各時期均有相應的雅樂,雅樂“與倫理通,與天地和”,對移風易俗、引導人心向善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孔子稱讚舜時的《韶》樂盡善盡美,並不遺餘力地蒐集整理古代雅樂。
孔子的音樂成果主要體現在《樂經》和《詩經》中,可惜《樂經》毀於秦火,《詩經》只有文字部分留傳下來,其音樂和舞蹈部分早已失傳。我們現在只能通過《荀子》中的《樂論》,《禮記》中的《樂記》,《史記》中的《樂書》來了解孔子及上古時期的音樂實踐和理論。
中國古代音樂溯源
音樂最易移風易俗
古代帝王功成作樂
在古代音樂理論體系中,“聲”、“音”、“樂”是既有聯繫又有區別的。“聲”是指人和禽獸等動物自然發出的聲音;“音”是各種“聲”相應相和産生變化,其變化有一定規則的音樂(聲成文謂之音);而“樂”是詩、音、舞三者的結合,並且與倫理相通,其最重要的特點是“和”(樂,通于倫理者也;樂,天地之和也)。正因如此,《樂記》認為:“知聲而不知音者,禽獸是也;知音而不知樂者,眾庶是也,惟君子為能知樂”。
荀子説:“夫樂者,樂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因為“樂”可以使民心向善,感人至深,最容易移風易俗,所以上古帝王無不“功成作樂”。如堯作《大章》、黃帝作《鹹池》、舜作《韶》、禹作《大夏》、周武王作《大武》等。雖然三王五帝時期各有不同的“樂”,但其“和”的特點是不變的。荀子説,三王五帝時,“樂在宗廟之中,君臣上下同聽之,則莫不和敬;閨門之內,父子兄弟同聽之,則莫不和親;鄉里族長之中,長少同聽之,則莫不和順。”這種“和樂”,孔子稱之為“雅樂”。
上古時期的音樂理論在古代文獻中記載不多,唯有舜的音樂理論在《史記》中有記載。舜命夔當樂官時,提出這樣的要求:“詩言志,歌長言,聲依永,律和聲,八音能諧,毋相奪倫,神人以和。”明確提出詩是表達人的心聲,歌是把詩中句子的字音拉長,歌聲的長短高低要根據詩意而定,歌曲使用的旋律要與文字的音韻相應,各種樂器的配合使用要和諧,不要互相抵觸,要讓受祭祀的神靈和在座的聽眾都感到愉悅平和。夔胸有成竹地説:“於!予擊石拊石,百獸率舞。”於是夔作樂,作成之後演奏給大家聽,結果“鳳凰來儀,百獸率舞,百官信諧”。舜非常滿意,把它定為國樂,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韶》樂。
春秋時期禮崩樂壞
孔子正樂不遺餘力
春秋時,諸侯爭霸,禮崩樂壞。生活在這一時期的孔子為制禮正樂不遺餘力,他在音樂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主要體現在流傳至今的《詩經》和已毀於秦火的《樂經》中。
孔子認為:“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要使國家穩定發展,社會秩序保持良好,必須整理詩書,提倡禮樂,使社會道德“興于詩,立於禮,成于樂”。他對古代雅樂的繼承和發揚經歷了學習、觀摩、正樂幾個階段。
史籍記載,孔子花了相當多的時間學習音樂。他曾向魯國樂官師襄子學鼓琴,反覆練習《文王操》,師襄子三次稱讚他彈得很好,但他仍不停止,直至練到仿佛見到周文王就在眼前時才覺滿意,令師襄子非常佩服,“辟席再拜”。孔子和魯國另一位樂師冕也經常來往,切磋音樂技藝。
孔子一生愛唱歌,除了遇到喪事外,幾乎沒有一天不唱歌。他和別人一起唱歌時,如果別人唱得好,一定請別人再唱一遍,然後自己唱和聲。孔子還善用音樂語言表達不想明説的話,有一次,孺悲要會晤孔子,孔子托言有病,拒絕見他。傳命的人剛出房門,孔子便把琴拿下來彈,並且唱著歌,故意使孺悲聽到,讓他明白拒見的理由。
為了蒐集和整理古樂,孔子去過很多地方。當他在齊國聽到《韶》樂時,竟然“三月不知肉味”,他感嘆道:“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他還聽過周武王的《武》樂,認為《武》樂盡美但未盡善,只有《韶》樂才盡善盡美。而從衛國返回魯國後,孔子才掌握了古代雅樂的真諦,使《詩經》中的《雅》和《頌》各得其所。
《詩經》分《風》、《雅》、《頌》三個部分,是詩歌、音樂、舞蹈的綜合體,流傳至今的只是詩歌部分,音樂和舞蹈都已失傳。孔子在編輯《詩經》時,為求恢復樂歌古貌,“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頌》之音”,以達到正樂的目的。
孔子痛恨靡靡之音
“惡鄭聲之亂雅樂”
孔子正樂,是為了“存雅樂,放鄭聲”。
所謂“鄭聲”,泛指靡靡之音,古人稱之為“桑間濮上之音”。這種音樂源自商紂王。商紂王“好酒淫樂,嬖于婦人”,他寵愛妲己,唯妲己之言是聽。他不喜歡祖宗傳下來的雅樂,讓樂師延重新作了一首淫蕩的曲子,舞蹈採用北裏的淫猥之舞,在宮廷裏日夜演奏靡靡之音,商紂王“以酒為池,縣肉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間,為長夜之飲”。
《史記》記載,商紂王亡國的時候,樂師延逃到濮水附近一個叫桑間的地方,投進濮水裏自殺了。春秋時,衛靈公要去晉國,中途在濮水邊的驛舍住宿,夜半時聽到鼓琴聲,他問左右侍從有沒有聽到,左右都説沒聽到。於是召來樂師涓,把聽到的曲子背給他聽,樂師涓便把它記錄下來。
衛靈公一行到了晉國,晉平公設酒宴接待他們。酒酣興濃之際,衛靈公叫樂師涓把在濮水所聞新曲演奏給晉平公聽。這時晉國的樂師曠坐在旁邊,不等樂師涓演奏完,樂師曠就按著他的樂器説:“此亡國之聲也,不可遂”。晉平公問為什麼,樂師曠便把這首曲子的來龍去脈説了一遍,並説樂師涓一定是從桑間濮上得來的。後來,這首曲子在衛國、鄭國、宋國、齊國等流傳開來,成為當時的流行曲。
孔子對“鄭聲”深惡痛絕,他説:“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惡利口之覆邦家者。”他認為“鄭聲”淫蕩,擾亂了古代流傳下來的雅樂,當這種音樂在社會上層流傳時,也破壞了禮制,因為禮和樂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樂由中作,禮自外作”,“大樂與天地同和,大禮與天地同節”,樂正禮備,才能使“四海之內合敬同愛”。樂壞了,禮也就崩了。所以孔子要編寫《詩經》和《樂經》,希望能糾正當時的不正之風。只可惜《樂經》毀於秦火,《詩經》的音樂和舞蹈失傳,孔子的音樂理論遂成千古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