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雲南省保山市龍陵縣松山抗戰遺址

2021-09-26 16:5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2018年7月13日,經中共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批准,同意在保山市龍陵縣松山抗戰遺址設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標誌著龍陵“抗戰故地”將成為兩岸民間交流、傳承抗戰文化、增強民族共識和擴大合作的平臺,也為推動“祖國和平統一”添加了新的催化劑。
  在偉大的抗日戰爭中,滇西抗戰中實現了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的“雙結合”,中國軍民為驅逐日本侵略軍出中國,不畏強暴,不怕犧牲,浴血奮戰,都為抗戰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為中國抗戰史中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龍陵縣地處雲南省西部邊陲,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及中國抗日戰爭中滇西抗戰的主戰場,為滇緬公路交通咽喉。松山戰役是正面戰場空前的一次大勝利,意義實屬非凡:抗戰以來第一次成功收複國土;中國軍隊攻下騰衝、龍陵,日軍56師團主力傷亡殆盡,對緬甸日本南方軍造成了強有力打擊。松山戰役及滇西抗戰的勝利表明,中國軍隊在抗戰戰場上殲敵不止兩個聯隊。中國抗戰的國際地位,也遠不止是不僅僅是一些以為的“牽制”、“拖入”日軍那麼簡單,而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勝利,打出了中國“東方主戰場”的地位,打出了中國人大寫的尊嚴。
  龍陵縣臺僑資源豐富,龍陵籍海外華人華僑超過12萬人、佔全縣總人數的40 %,其中龍陵籍臺胞臺屬近8000人、佔全縣總人數2.7%。縣記憶體著大量的抗戰遺址遺跡,其中保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是松山戰役遺址。素有“東方直布羅陀”之稱的龍陵松山戰役遺址位於臘動鎮大埡口村松山村,松山戰役既是中國南方最大的戰役之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滇西抗日的主戰場,又是滇西抗戰中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和山地叢林攻堅戰的典範,也是中國遠征軍與盟軍合作進行滇西反攻作戰的關鍵性戰役和中國抗日戰爭以至整個太平洋戰爭中全殲日本侵略者的最光輝戰例之一,
  龍陵縣堅持以松山戰役遺址為龍頭,把龍陵抗戰文化納入“文旅揚縣”發展戰略,主動將松山大戰遺址紀念園打造成為“中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國家級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滇西抗戰文化園區、中國抗日戰爭及世界反法西斯與和平教育基地”,著力打好對臺交流基礎牌。目前,一批以《滇西1944》《中國遠征軍》《血戰松山》《我的抗戰》《記憶的傷痕》等為主題的影視作品相繼推出,一批以《大國之魂》《松山大戰》《劍掃烽煙》等為主的專著陸續問世,松山成為人們追憶抗戰歷史、體驗抗戰文化的一個“磁點”。據統計資料顯示,松山接待海內外遊客超過100萬餘人次,其中來自港、澳、臺等地區的遊客近3萬人次。
[責任編輯:馬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