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李莊古鎮

2021-09-26 10:5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中國李莊,滾滾江水東去,浪花淘盡英雄,二千載戎城,西南半壁,母親河上的璀璨,素有“萬里長江第一古鎮”的美譽。緣起抗戰時光,鐫刻共同記憶,讓兩岸同胞魂牽夢縈。中國李莊,“四大抗戰文化中心”之一,古鎮核心區及抗戰文化遺址保護良好,見證著歲月滄桑,呼喚著回家的臺灣同胞。作為兩岸抗戰文化的重要交流平臺,李莊古鎮2017年被四川省臺辦批准為“四川省對臺工作基地”,2018年被國臺辦授予“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李莊古鎮位於四川省宜賓市東郊19公里的長江南岸,始建於梁代大同六年(西元540年),距今已經有1470多年的建置史。建成區面積3平方公里,核心景區面積為1平方公里。鎮內文物古跡眾多,人文景觀薈萃,古建築群規模宏大,佈局嚴謹,有體現明清建築特點的廟宇、殿堂、樓臺、古戲樓、古街道、古民居;有很高古文化欣賞價值的慧光寺、玉佛寺、南華宮、文昌宮、東嶽廟等“九宮十八廟”。抗日戰爭時期,李莊人民以一紙 “同大遷川,李莊歡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給”電文盛邀,先後迎來了國立同濟大學、國立中央研究院、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中國營造學社等數所高等學府及科研機構。著名大師學者傅斯年、李濟、董作賓、梁思成、林徽因等雲集李莊,他們與李莊人民共同鑄就的“青燈黃卷苦讀,熱血摯情堅韌”和“開放、和諧、融合”的李莊精神譜寫了抗戰救國的“文化抗戰”壯麗詩篇,李莊也因此被譽為“中國文化的折射點、民族精神的涵養地”。
  通過開展“兩岸情李莊行”、“兩岸文化抗戰遺址參觀體驗”、“中國李莊抗戰文化節”、“情懷李莊兩岸同源”文化沙龍等大型對臺交流交往活動,凝聚焦點集聚人氣。與臺灣清華大學和臺北故宮博物院建立學術探討和資料互通渠道,收集臺灣方面提供的《傅斯年全集》、《民國大家的身影》等資料10余件,豐富李莊抗戰文化展館展陳。
  統籌整合李莊作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四川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四川統一戰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基地”、民盟中央“盟員傳統教育基地”的諸多功能,並與哪吒民俗文化合力打造為一個多樣化、系統化、立體化的合作平臺,使對臺交流內涵更豐富、形式更多樣。
  借勢李莊古鎮5A級景區創建,在李莊影視城項目建設中融入臺灣元素,通過各種影視作品在李莊的取景、拍攝豐富李莊的宣傳形式,擴大李莊的影響力。先後與多家臺灣媒體、電視臺合作拍攝“新八千里路的雲和月”“魅力東方 走進宜賓”“大陸尋奇”“北緯30度”等在臺灣地區熱播的紀錄片和宣傳片,讓廣大臺灣同胞了解到宜賓的旅遊文化資源,切實感受到大陸文化的魅力。
[責任編輯:馬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