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區聚力推進大運河文化帶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建設工作
江蘇省臺辦政府網站5月26日訊 自2020年12月淮安大運河文化帶獲批海峽兩岸交流基地以來,為高品質推進基地建設,淮安市淮安區不斷挖掘大運河文化帶豐富內涵,積極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
一是提高認識,主動參與。融入大運河文化帶規劃,對標“全市核心段”定位,保護、傳承、利用好大運河“流動的文化”,切實將淮安區發展融入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傳承好漕運文化、青蓮崗文化、紅色文化、淮揚菜文化,將文化底蘊轉換為經濟價值,彰顯大運河文化公園淮安主題片區的文化旅遊特色,吸引更多臺胞臺商來淮參觀交流基地。
二是強化責任,上下聯動。加強組織領導,切實履行職責,明確專人負責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工作。加強部門溝通聯繫,及時掌握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最新動向,主動融入上下聯動、通力協作的工作機制中。
三是強抓項目,爭取政策。以向上爭取為抓手,加大對納入省、市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規劃、方案的項目資金爭取力度,不斷推進淮安區與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相關項目納入省、市“盤子”。目前,已有大運河淺鋪河工文化傳承交流中心項目、裏運河慢行系統生態景觀項目、淮安港淮安港區上河作業區一期工程等6個項目納入省大運河文化帶和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十四五”時期和2021年重點項目庫。下一步將積極爭取省市專項政策和資金,大力推進大運河文化帶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建設工作。(淮安區、馬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