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關市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授牌儀式在南華禪寺舉行
央廣網韶關1月9日消息(記者鄭澍 官文清 通訊員粵宗)經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批准,韶關市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授牌儀式暨禪宗文化交流活動1月8日上午舉行。據介紹,這是廣東省獲批的第五個“國字號”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廣東省委常委葉貞琴在致辭中指出,依託聞名海內外的禪宗祖庭南華禪寺設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有利於深化兩岸民間文化交流合作,築牢兩岸同胞共同精神紐帶。基地授牌後的首場交流活動聚焦弘揚禪宗文化,為兩岸宗教界、書畫藝術界、學術界增進交流合作搭臺助力,對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葉貞琴稱,當前廣東正全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必將為新時代粵臺交流合作提供更為廣闊的舞臺。希望廣大臺胞緊緊抓住廣東改革開放再出發、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全面推進等重大機遇,進一步加大交流合作力度,譜寫粵臺合作發展新篇章。
臺灣新黨主席郁慕明表示,在韶關南華禪寺設立兩岸交流基地意義重大,兩岸之間有基地才有來往、有來往才有了解、有了解才能發展。希望以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的設立為新起點,通過兩岸同胞的共同努力,推動和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韶關市委書記李紅軍在致辭中指出,韶關將依託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切實加強兩岸文化、教育、藝術等領域的交流合作。韶關將充分發揮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的作用,不斷豐富交流內容、創新交流方式,為促成兩岸基層民眾、青年群體加強交流交往,增進相互了解,實現心靈契合,作出積極貢獻。
授牌儀式上,中共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交流局局長黃文濤宣讀了關於在韶關南華禪寺設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的批復文件,並向韶關市授予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牌匾。據了解,目前國臺辦已批准在22個省(區、市)設立71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韶關市交流基地是廣東省第五個。
活動當天還舉辦了曹溪文化廣場的啟用儀式與曹溪博物院奠基儀式,中建八局為項目承建方。作為韶關市提升南華禪寺旅遊服務的大南華開發項目一期重要組成部分,曹溪文化廣場的菩提葉大門文創設計斬獲2018年中國(惠安)世界雕博會金獎。而曹溪博物院將作為曹溪文化小鎮的核心建築,建成後將發揮保護和展示好南華禪寺重點文物的作用,全面凸顯南華禪寺和禪宗文化的深厚歷史文化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