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臺灣會館迎重張十週年
今天,北京臺灣會館迎來重張十週年。擁有130年曆史的北京臺灣會館是中國大陸唯一一座臺灣會館,初建於1890年前後,2010年5月7日擴建後重張,成為兩岸交流的重要平臺。重張后的臺灣會館累計舉辦各類涉臺活動500余場,接待兩岸各界嘉賓參觀交流近十萬人次。
臺灣會館自古以來就是臺灣同胞在京暫住、聚會、聯誼的場所。1890年前後,為方便臺灣舉人來京趕考,臺灣官員和在京臺灣鄉紳購建會館。1905年科舉制度廢止後,臺灣會館逐漸成為臺灣同胞在京城聚會、落腳的場所。
從封建專制到維新變法,從辛亥革命到人民共和,臺灣會館歷經風霜雪雨,見證了臺灣同胞愛國愛鄉的光榮歷史,是情牽兩岸的“臺胞之家”,承載了兩岸間割捨不斷的血脈情緣。
臺灣會館自2009年開始啟動修復擴建工作,從最初540平方米的兩進四合院,擴建為3800平方米的地上、地下兩層建築,在古樸的北京四合院中加入了騎樓、拱墻、琉璃飾品等閩臺特色元素。2010年5月7日,臺灣會館重張,分為京臺交流展示區、貴賓接待區、多功能會展區和民俗文化體驗區四個區域。市臺聯專門組建了北京市臺胞交流服務中心,負責管理臺灣會館。
重張后的會館成為京臺兩地交流的重要場所和亮麗名片,十年來共舉辦各類涉臺活動500余場,接待兩岸各界嘉賓參觀交流近十萬人次。2017年9月1日,市臺辦授牌臺灣會館“北京市對臺交流基地”。2018年12月28日,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批准北京臺灣會館設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市臺聯相關負責人表示,臺灣會館寄託著黨和政府對臺灣同胞的濃濃關懷情,凝聚著島內及海外臺胞的殷殷赤子心,它的每一步發展都得益於兩岸同胞的支援和厚愛。未來臺灣會館將繼續砥礪前行、不負重托。相信兩岸民眾以心為筆,一定能描繪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美好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