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鎮,百步一橋,宜居宜夢,這便是烏鎮。
然而,在2014年,因為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古鎮烏鎮又火了一把。全世界的網際網路精英匯聚一堂,在清水河畔、白墻黛瓦間暢談網際網路的未來。而這之後,烏鎮也成為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的永久舉辦地。
數千年文明積澱現代資訊文明,古鎮居民開始擁抱網際網路,WIFI全覆蓋、“掃碼支付”……成為日常。這座中國東部的古老小鎮正以打造智慧小鎮,開啟它的網際網路新夢想。
曾經:在歷史的長河中打了個盹
自春秋時期,江南兒女便在“烏戍”繁衍生息。數千年,幾度易名,卻從不改變初心,這個江南小鎮不急不緩地從歷史中走來。
青磚黛瓦、小橋流水、屋檐整潔、飛鳥自在,然而,今日所見烏鎮的面貌卻從不是一貫如此。1985年,烏鎮修了第一條通往外界的路,卻非常顛簸。1990年,烏鎮才有了第一條對外公路。
你沒有見過的烏鎮是什麼樣子?1995年十月,畫家陳丹青路過烏鎮。他看到的東西柵破敗淒涼,年輕人都走光了,就剩幾戶老人,他們聽評彈,打牌,河邊衰墻邊停著垃圾堆、鳥籠子、還有馬桶。他説:“那種沒落頹敗,味道是好極了,我原是江南人,走走看看,絕對懷自己的舊,可是全鎮完全被世界遺忘,像一個炊煙繚繞、雞鳴水流的地獄。”
深挖背後的原因,當時的烏鎮,由於沒有重視與實施保護規劃,加上建國以來幾次大的航道開挖以及城鎮道路拆建等工程的實施,歷史肌理被破壞得十分嚴重,鎮區又有一大批國有及城鎮集體企業相繼倒閉,整個城鎮經濟基礎十分薄弱。
從歷史建築保存看,烏鎮近16萬平方米的歷史街區建築,建國以來幾乎都沒有得到很好的維修,相當部分的建築處在空關及自然破損的狀態。繅絲、造紙、水泥、皮革工廠排放的污水讓流經烏鎮的東市河、西市河變成兩條臭水溝……
可以説,當時的烏鎮在歷史的長河中打了個盹。
發展:歷史積澱的文化小鎮
1999年,一起火災讓烏鎮鳳凰涅槃。
當時,一個烏鎮老太太做飯時出去串門,結果把沿河幾十米的房子燒掉了。陳向宏當時作為政府的工作組組長來安置因火災無家可歸的人。於是,36歲的陳向宏就此被調任“烏鎮古鎮保護和開發管委會主任”和“烏鎮旅遊公司董事長兼法定代表人”。兩年後,又兼任桐鄉市政協副主席、市旅遊局局長、烏鎮鎮黨委書記、烏鎮旅遊開發公司總經理。
他在烏鎮拆掉新房子,保留老房子;撬開水泥路,重鋪麻石條;外遷7個工廠;把高壓線、低壓線、有線電視線、電話線埋入地下……這些做法,在當時的古鎮中都數新鮮。
2000年,東柵開張。同年,電視劇《人間四月天》在烏鎮拍攝,國內旋即颳起一陣烏鎮熱潮。命運在這裡拐了一個彎,烏鎮的旅遊業如火如荼地發展起來。
烏鎮在市場經濟中,並不浮躁,它深知自己從何處來,要到何處去。不見別處的聒噪,它只是挖掘自身的歷史文化積澱,把一些瀕臨失傳的民間技藝請出來,對傳統工藝與食物的生産加以恢復,而那些早已解散的當地皮影戲、花鼓戲藝人也被重新請回來發放工資,這裡是矛盾、木心的故鄉,這裡還有一年一度的烏鎮戲劇節……
一舉成名天下知,對外開放僅一年,名聲鵲起後的烏鎮接待遊客就達205萬人次,創造了旅遊界的一大奇跡。2014年,烏鎮景區接待遊客已超600萬人次。
機遇:世界網際網路大會讓它蜚聲全球
真正讓烏鎮蜚聲全球的時間點,是2014年。
2014年11月19日至21日,首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在烏鎮舉行,永久會址落戶烏鎮
2014年11月19日至21日,以“互聯互通、共用共治”為主題的首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在此召開。這是我國首次舉辦世界網際網路領域規格最高會議,共有來自100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多位政要、企業家、專家學者等匯聚於此。
同時,烏鎮也將作為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的永久會址。無數人會問,一線大城市資源多的是,為何會是青磚黛瓦的江南水鄉烏鎮?
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主任魯煒曾對此作出解釋,專家組在全國尋找會址時,曾提出了三個條件:一是網際網路經濟比較發達;二是最好能找一個小鎮,像達沃斯那樣的小鎮,然後賦予它網際網路的魅力;三是它能代表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而符合這般條件的小鎮不是烏鎮又能是誰?
網際網路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ICANN)CEO法迪 切哈德在首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期間明確表示:“我愛烏鎮,今天早上起床看到烏鎮的美景,我立刻與家人通了電話,與他們分享這裡朦朧的晨霧,古樸的建築,河道中穿梭的小船,我覺得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很幸福。”
如果説此前的烏鎮是中國的,那麼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就讓烏鎮成了世界的。
現在:擁抱網際網路新夢想
借著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的東風,烏鎮來了一場智慧升級,實現了自己的網際網路之夢。
烏鎮網際網路“生態圈”已現雛形。如今的烏鎮,甚至是一個可以“不用現金”的景區,這裡WiFi基本全覆蓋,二維碼掃碼支付很普及。遊覽之餘,不管是買小吃還是訂房間,掃碼就可詢價,支付則通過手機就能完成,甚至連買了根麻花都可以用支付寶支付。景區管委會表示,未來將實現全程移動支付,同時整合免費WiFi、服務窗、卡券中心等,確保遊客不帶錢包就能暢遊。
如今,民宿的客源幾乎全來自於網路,店主們也通過網路和客人們交流和保持聯繫。
[ 責任編輯:梁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