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時事  >   熱點聚焦  >   第二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  >   嘉賓對話  >   正文

馬化騰:網際網路行業的創新不是"炫技"

2015年12月17日 08:57 來源:浙江線上 字號:       轉發 列印

 

  滴滴鳴響的企鵝,在無數人的“網際網路生活”中留下了烙印。也正因如此,在首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企鵝”掌門人馬化騰格外受到關注。

  去年的烏鎮峰會,馬化騰曾對自己的發展戰略做了“檢討”:“我們過去其實走了一些彎路。因為有了利潤,發現機會太多,很多領域都進去了。但最近我們修身養性,回歸本質,做回連接器。”

  一年來,騰訊的“連接”理念如何踐行?搭建網際網路“生物群落”從何著手?第二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前夕,馬化騰接受了記者的獨家專訪。

  交流互通:期待更多關於“連接”的觀點

  “人和人之間的雙向連接越來越重要。”去年金秋的烏鎮,馬化騰圍繞這一句話發表了精彩演講。

  如今,馬化騰對“連接”這一網際網路的“原命題”又有了更多思考。他認為,網際網路的奇妙之處,在於能夠讓每一個被連接的個體,都獲得一種自我延伸的能力。網路越大,這種潛在的延伸能力越強。

  而騰訊的發展角色定位,也在隨之變得更為清晰。

  “QQ和微信,首先就是滿足人與人的連接,實現人的延伸。這既是人的基本需求,也是網際網路的本質屬性。”馬化騰告訴記者,過去一年,騰訊繼續實施“連接”戰略,在連接人、服務、設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整個網路更加回歸到個體的人。”馬化騰相信,隨著網際網路技術、商業模式等“連接力”提升,網路生態圈將自然生長。“中國網際網路的産業,也正因連接而逐步形成一個以人為本、萬物互聯、沒有邊界的新生態。”

  “連接力可以賦能於人和最微小的個體夥伴,激發社會創新力。”馬化騰指出,在新的網路生態中,企業的價值正是作為一個連接器,通過提升“連接力”連接更多的個人消費者和合作夥伴,也幫助他們延伸自己的“連接力”。

  馬化騰説:“期待在這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聽到更多關於‘網際網路+’,關於‘連接’的新觀點。”

  創新發展:立足用戶需求不“炫技”

  在打開朋友圈“刷氣質”的時候,“全民偷菜”的狂歡似乎就在昨天。馬化騰説:“網際網路行業的技術和模式更新之快,超乎想像。在快節奏的變化中,創新成為了網際網路公司生存的基本素質。”

  “創新不是‘炫技’,也不是製造一時的熱點爆款,提出幾個抓眼球的概念,而是對解決問題腳踏實地的堅持。”馬化騰特別指出,中國網際網路企業能夠崛起,最主要的原因是基於本土消費者的創新。充分地理解中國用戶的特點和發展方式,開發出真正適合中國網民的應用和服務,持續地對用戶産生價值,企業才可能獲得成功。

  “網際網路越來越像大自然,追求的不是簡單增長,而是躍遷和進化,這就要求我們時刻保持靈活性,時刻貼近千變萬化的用戶需求,並隨趨勢潮流而變。我們允許不完美,但要快速向完美逼近。”馬化騰説。

  “我們用‘鸚鵡螺’代表騰訊的創新觀。”馬化騰説,鸚鵡螺初生時沉在海底,生長中螺倉逐漸增多,才能對螺倉充氣,浮出海面。“我們以這樣的生物特徵和螺旋造型,象徵騰訊的創新觀——不盲目,一步一個腳印,螺旋式發展。”

  馬化騰認為,什麼樣的組織,決定能容忍什麼樣的創新度。所以騰訊允許多元化風格的人才和團隊存在,既充分授權,也鼓勵大膽試錯。“充滿多樣性的生態型組織,必然産生創新。”

  開放合作:構建生態實現共用共贏

  創新活躍的網際網路生態,也就意味著平等開放、打破壁壘。

  馬化騰説,五年前他與他的團隊就意識到,企業再大,能力也有限。只有開放協作,才能創造共贏。於是,騰訊堅定地選擇了開放,開始學習做生態。

  五年時間,騰訊開放平臺已經聚集數百萬創業者,開發應用達400多萬款,覆蓋生活、醫療、娛樂等方方面面。同時,騰訊還為創業者搭建創業基地“眾創空間”,陸續在北京、上海、杭州、武漢等25個城市落地。

  “合作夥伴是與員工、用戶同樣重要的第三條生命線。在網際網路行業,如果説産品成功是生存基礎,那麼生態繁茂則是企業的活力之源。”

  隨著“網際網路+”打開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之門,馬化騰已經明顯地感受到,需要更多能力互補的專業合作夥伴,來共同幫助創業者成長。

  “在許多領域,我們的合作夥伴是主導。而騰訊非常樂意擔當配角,提供基礎支援。”馬化騰説,騰訊渴望進化為共用共贏,沒有邊界的生態型組織。“每個夥伴都可以貢獻優勢能力,與其他創業者自由連接、交易和創新,這才是我們未來更理想的開放狀態。”

  馬化騰認為:“開放是不可逆的,這扇大門只要一打開,就不會關閉。未來,開放平臺還大有可為。”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