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銀川2012年6月26日電(記者 陳曉虎 張欽)“在咱寧夏,民族團結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而又彌足珍貴,我們要像珍愛自己的眼睛一樣珍惜民族團結的大好局面。”永寧縣閩寧清真大寺回族阿訇劉德馨的這句心裏話,是寧夏回族自治區民族團結的形象比喻,更是回漢各族群眾的共同願景。
寧夏是我國最大的回族聚居區,全區640萬人口中回族人口超過三分之一。在這方有著濃郁回族風情的熱土上,回漢各族群眾已經形成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濃厚氛圍,“三個離不開”深入人心。
只有把發展問題解決好了,讓各族人民共用改革發展成果,才能真正實現各民族平等、團結、互助與和諧。近年來,寧夏加快實施沿黃經濟區發展戰略,高水準建設寧東能源化工基地,加快向西開放、中阿經貿往來的步伐。自治區生産總值從1958年的3.29億元,增加到2011年的2060億元。2011年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17490元,比上年增長14%;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5380元,增長15%。在過去的5年裏,寧夏用於加強和改善民生的投入佔同期財政支出的72.9%。
今年,寧夏進一步提出百萬貧困人口扶貧攻堅戰略,對貧困面貌深、發展難度大的35萬回漢群眾進行生態移民,逐步實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目標,從根本上改善生産生活條件。對其餘65萬回漢貧困群眾,加大扶貧開發力度,幫助他們早日擺脫貧困,走向富裕。
為了充分保障回族群眾的宗教信仰、清真風俗、教育文化等權利,自治區先後制定頒布了《寧夏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的規定》《寧夏清真食品管理條例》《寧夏回族自治區民族教育條例》等150多件地方法規、條例和自治政策。
目前,3700多座清真寺遍佈寧夏城鄉,加上1萬多家清真食品生産經營單位和清真商業網點,完全滿足了回族群眾日常生活和宗教生活的需要。全區3049所學校,形成了從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較為完整的民族教育體系,其中回族在校生50.96萬人,佔全區在校生總數的37.55%,略高於自治區回族人口的自然比例。“花兒”、回族服飾、回族口弦等少數民族傳統文化,被列入國家、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産目錄,得到有效傳承、保護和發展。
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蓬勃發展,來自回漢各族群眾的悉心呵護。海原縣回族婦女馬志英多年來救助撫養了186名回族、漢族貧困女童,靈武市滿族女教師王曉花17年如一日幫助3名回族姐弟求學……自治區成立54年來,寧夏各族群眾中涌現出一大批民族團結先進個人、民族團結先進集體。
各民族兄弟互相尊重、互相學習、互相合作、互相幫助,已經成了不少寧夏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西吉縣夏寨村群眾胥炳傑告訴記者,每年逢回族群眾的開齋節、古爾邦節時,漢族兄弟都前來給他們祝賀;逢漢族群眾的春節等節日時,回族兄弟也會前來恭賀。在海原縣蒼灣村,冬閒時分回漢各族群眾歡聚一堂打籃球,這樣的球賽一打就打成了民族團結賽。
寧夏民族團結進步的良好局面,離不開當地各級黨委、政府的倡導和努力。自治區黨委、政府始終堅持把民族團結進步作為一切工作的基本前提,早在1983年就提出開展“民族團結月”活動。進入新世紀,“民族團結月”活動不僅成為廣泛宣傳黨的民族政策的載體,還組織免費義診、送醫送藥、科技和實用技能培訓、贈送書籍等服務,動員各單位和社會各界人士開展為民族聚居地區和少數民族群眾辦一件實事。
如今,沐浴在黨的民族政策的春風裏,寧夏回漢各族人民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