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第十屆臺商論壇  >   相關報道  >   正文

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加強綜合配套建設服務台企

2015年09月08日 15:45:00 來源:淮安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臺資高地需要與之相適應的功能支撐,只有相適應的功能平臺才能支撐起臺資高地。

  在淮臺兩地合作和打造臺資高地過程中,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堅持“塊狀式集聚”理念,積極鍛造承載能力強、産業集聚、功能配套的發展平臺和載體,以平臺承載項目,以功能支撐項目,以配套吸引項目。如今,淮安這片熱土已經獲國臺辦批准為臺資企業産業轉移集聚服務示範區。作為建設臺資高地的主力軍,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勇當排頭兵,以紮實的綜合配套形成優越的功能支撐,成為臺商心中的投資沃土。

  空港助力

  經濟起飛

  淮安空港産業園是開發區五大園區平臺之一,園區按照“依託機場、服務機場、發展空港”的思路,高品質、高標準、高水準推進基礎配套設施建設,努力把空港産業園建設成為産業特色鮮明、高端人才集聚、科技含量突出,産城融合、最具品位的現代化特色新城。

  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園區建設取得長足發展,基礎配套日益完善,形象面貌顯著提升。園區始終將完善道路網路、打造便捷交通放在工作的重要位置,協調推進水電路氣等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水電路氣協同推進。截至目前,完成道路建設30公里,初步形成了“七縱四橫”的道路交通網。安置小區已順利通水通電,為藍天醫療、樂天瑪特、淮盛物流等入園企業臨時用水用電提供便利,保證企業和居民用水用電需要;沿河商業街、快運物流園等在建工程水電配套工程正在施工。開展環境提升工程。園區共計投資4000多萬元對道路、公共區域進行綠化改造,完成道路綠化10萬平方米,中心公園及公共綠化21萬平方米。投資1000萬元對北關張河河道進行改造,新建橋梁5座,完成河岸綠化3公里,園區形象得到極大提升。

  産業是園區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自成立以來,園區緊緊圍繞物流、通用航空、電子商務等特色産業,新建一批配套設施,不斷完善産業功能載體建設。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的保稅倉儲一期已建成投入使用;2.2萬平方米的保稅倉儲二期房屋主體已完工,正在進行道路、綠化等配套設施建設;新建的保稅倉庫、標準化廠房(Ⅱ區)項目正在進行基礎施工;佔地50畝,建築面積4萬平方米的電子商務園項目,兩棟大樓主體已封頂,正在進行內外墻粉刷;佔地48畝,總面積3萬平方米的快運物流園,已完成主體施工,正在進行內外墻粉刷等。

  為配合國家一類航空口岸開通,推進國家級綜保區空港北片區建設,園區新建的9000平方米的邊防業務樓和海關國檢綜合樓項目已全部具備使用條件,邊防業務樓已投入使用;綜合保稅區空港北片區卡口主體已完成,內部主幹道已通車,週邊巡邏道已全部鋪設完成;4500平方米的園區企業服務中心辦公樓已投入使用。

  招商引智

  創新驅動

  轉型升級不僅是淮安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需要,也是廣大臺企的迫切需要。為策應省委、省政府關於科技資源向蘇北集聚的重大部署,加快實施淮安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按照“有核無域”的空間理念,2013年市委、市政府啟動淮安智慧谷項目建設,列入市十項重點工程,由淮安科教産業園負責具體實施。項目規劃用地面積2600畝,其中1500畝科研平臺區域規劃總建築面積118萬平方米。

  目前,智慧谷作為全市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重大平臺,已招引24家高等科研院所名校來淮設立科研機構,一期300畝範圍18.5萬平方米科研載體已經全部封頂。今年上半年,已完成全年“大院名校”招引目標任務。與上海交通大學、西華大學、青島科技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四川大學等5家大院名校完成合作項目簽約;上海交大蘇北研究院、西華大學淮安應用技術研究中心等機構註冊手續正在辦理,其中上海交大蘇北研究院人員已進駐並開展工作。今年上半年,申報國家級、省級科技項目7項,申報省“雙創計劃”、“博士計劃”、“淮上英才”等人才6名。截至目前,已簽約的24家國內大院名校中,南師大、蘭州大學將建立研究生分院,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淮安化工新材料研究中心、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淮安研究中心、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淮安研究中心、(清華大學)淮安新能源材料技術研究院、南京大學淮安高新技術研究院等14家科研機構已入駐,形成了“名所、名校匯聚淮安”效應。集聚科研人才100余人,建立院士工作站3個,實驗室(研發中心)18個,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與整合示範基地1個,聯合申報專利20余件,實現科技服務、成果轉化項目70余項(其中,獲得省市級立項科研項目10項),註冊科技型企業4家。

  2014年年底,淮安創意設計産業園一期工程建成運營。項目佔地67.1畝,規劃建築面積9.3萬平方米,總投資約3億元。由淮安科教産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分ABC三區招商建設,建有創意設計、總部辦公、教學培訓、會議餐飲、公寓健身等配套設施。一期工程5.2萬平方米建築于2014年初開工建設,現已全部建成,正進行內部裝修,4000平方米科研辦公樓已投入使用。完成投資1.6億元。淮安交通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蘇美城建築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和江蘇省建友工程項目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已入駐,主要開展城市規劃、建築工程設計等相關服務工作。入駐3家公司綜合實力強,2014年實現産值2億元,納稅1000萬元。

  配套完善

  環境提升

  吸引臺商離不開完善的綜合配套,該區實施了一系列工程,提升投資環境。首推的便是通達便利的交通工程,重點推進西遊大道、通港大道、新長鐵路立交等交通外延內連工程,加快與周邊區域融合,實現資源共用、優勢互補。其次是提升業態優化的商業環境,推進建滔商業廣場等5個綜合大市場建設提速,實現蘇果、普洛斯、宇培三個物流項目一期建成運營,著力把深圳路和翔宇大道打造成淮安“財富長廊”。第三便是集聚特色鮮明的功能項目,建成西遊記文化體驗園漕埠商業中心和龍宮大白鯨嬉水世界項目,全面加快安琪兒醫院、深圳路小學分校等文化旅遊配套項目建設,完善城市綜合配套。

  同時,注重生態景觀建設,提升城市品位。以國家級生態工業園為目標,實施西遊大道綠化等8個園林綠化項目,打造以古黃河為軸線的生態休閒長廊、以板閘幹渠為軸線的人文觀光長廊和以寧連路為軸線的綠色景觀長廊“升級版”;加快迴圈化改造進程,實施污水處理廠二期等10個生態城市項目,為創成國家級迴圈化改造示範試點園區奠定基礎。

  在所有綜合配套中,交通設施可謂是基礎性工作。“十二五”以來,該區建成了通甫路跨京杭大運河橋、徐楊路跨新長鐵路大橋、枚皋路下穿新長鐵路立交工程、開發大道、鴻海路廣州路跨茭陵引河橋等一大批重點交通道路及基礎設施配套項目,累計完成投資約73.6億元,建成道路145公里,鋪設自來水管道66公里,鋪設污水管道135公里,雨水管道160多公里。這些項目的建成,有力推進了開發區與周邊城區的區域貫通,形成了“內通外聯”的網路化交通格局。全區每人平均道路交通面積、基礎設施配套支撐能力領跑蘇北。“十二五”以來,該區還重點實施了板閘幹渠景觀亮化工程、白馬湖環湖大道景觀提升工程、深圳東路沿線綠化、南馬廠片區道路綠化等一大批城市生態及市容環境提升項目,完成投資約10億元,累計增加綠地面積約900萬平方米。(杭衛東 楊尚 朱益川)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何建峰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何建峰

原稿件來源:淮安日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