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交響樂《人文頌》赴臺交流演出  >   專家觀點  >   正文

李宗桂:大氣磅薄,充滿激情,具有很強的文化創新性

2013年08月27日 14:15:00 來源:深圳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李宗桂

  李宗桂: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文化研究所所長,中華孔子學會理事,廣東儒學研究會會長

  很高興有機會在這兒跟大家一道探討大型儒家文化交響樂《人文頌》的創作問題,我覺得這個問題很重要。一個是我們今天的文化建設,該怎麼走?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精神家園,怎樣來弘揚,這個需要很好的探討,還有歷史感的問題,時代感的問題,世界眼光的問題,本土意識的問題,非常複雜。

  首先説説我對《人文頌》的總體感受。

  一是大氣磅薄,充滿激情,健康向上。看著很感動,很有激情,我自己也被調動起激情來。

  二是具有明顯的文化創新性。我們現在講文化創新,有很多路子。我覺得,深圳這次創作《人文頌》,具有很強的文化創新性。一個在形式上有創新,運用交響樂的形式來表達對中國傳統人文精神的謳歌和頌揚,我覺得這個是和過去不一樣的。在我的印象中,到現在為止,改革開放30年,文化熱到現在20多年了,好像還沒有用這樣一種交響樂的形式來表達儒家文化的價值觀,來謳歌中華人文精神的。我覺得從未來的影響來講,可能現在咱們搞的這個儒家文化交響樂《人文頌》,會超過以往許多通俗的作品,它的覆蓋面更寬,流傳性可能更強,更長久,特別是面對海外的時候,意義更加重大。同時《人文頌》也區別於各種叢書,專著,因為有的書是小眾文化,沒幾個人看的,我們曾經説,一本專論,一部很好的很精深的論文,全中國有30個人看就很不錯了,因為很多人和那個沒關係。包括開頭夏偉東談到的《中國傳統道德》,這部書影響很大,印數也很大,編撰這部書的時候,我也參與了一下,還在搞提綱的時候,我關於書名的意見被採納了。最初的書名叫《中國傳統美德》,後來我看了一下提綱,包括一些樣本,基本就是文獻資料,你很難把它説成全部都是傳統美德,所以我就建議,把那個傳統美德改一下,就叫傳統道德,後來錢遜先生説,你把它寫出來,你寫成書面意見,我就寫給了他。我講這個意思就是説,這都涉及到一些對傳統文化、儒家文化的評判分析的問題。談傳統道德還是傳統美德,我們講中華文化還是別的什麼,這個是有講究的。《人文頌》在形式上有創新,在內容上有新的因素。這些年,包括在正面弘揚傳統文化的優秀成分的時候,也談到“五常”,仁義禮智信,但是,多數時候是談“仁”的比較多,談“義”的比較多,談“信”的比較多,談“禮”的不多,而且這幾年有些談“禮”的,剛好是一些復古主義者,或者儒教原教旨主義者,這個就很麻煩。所以我想,我們在整體上的把握上,《人文頌》它把這個整體,五常,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成分、核心價值來做,我覺得在因素,內容上,有新的因素。另外我覺得在觀點上有新的創造。它是正面地肯定了儒家文化中的仁義禮智信五種倫理綱常,它的積極性,它的價值,它的歷史價值和今天的時代意義,這個和過去的講法是不一樣的。

  三是《人文頌》文學腳本確實能夠弘揚中華文化,闡發了人文精神,能夠促進我們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

  四是這樣一個交響樂,這樣一個腳本,包括它未來成果,我的感覺是,它有利於提升我們國家的文化軟實力。

  其次關於交響樂《人文頌》創作的主題,我有這樣幾個感想。

  一是我覺得這個題目很好,叫《人文頌》,不是儒家頌,也不是傳統文化頌,我們從人文精神弘揚方面,從人文精神重建的方面,從人文精神拓展的方面來談我們民族的優秀文化,我覺得是很好的。

  二是歌頌傳統文化的人文精神,我覺得應當肯定。

  三是以儒家思想文化的“五常”仁義禮智信為主線,覺得是具有積極意義的,這是關於主題。

  最後,《人文頌》的指導思想和價值取向是正確的。關於指導思想,第一個我覺得《人文頌》是以17大報告為指導的,著眼于中華文化的弘揚和中華民族精神家園的建設,因此,符合當代中國文化建設的方向,也是反映了時代精神,第二個我覺得它是以傳承發展,並且創新中華傳統的人文精神,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取向,因而具有重要的思想文化價值,我覺得這是需要充分肯定的,當然,文本創作者韓博士的才氣,這就不用説的了,能夠讓我們放棄別的事情,專門跑到深圳來耗這麼兩天,而且花時間看,那一定要很了不起,我不謙虛地説,不然,我們大家都很忙,我們很多事情的嘛。我非常欽佩京生部長的創意,非常肯定韓博士的努力,二者的結合非常完美。

  (李宗桂: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文化研究所所長,中華孔子學會理事,廣東儒學研究會會長)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吳怡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吳怡

原稿件來源:深圳新聞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