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資料:宿遷市情簡介

時間:2011-09-27 03:08   來源:宿遷政府網

   宿遷是1996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地級市,轄沭陽縣、泗陽縣、泗洪縣、宿豫區、宿城區、宿遷經濟開發區、湖濱新城和蘇州宿遷工業園區,2007年末總人口531.53萬、面積8555平方公里,分別列江蘇省第7位和第4位。

  (一)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據考證,宿遷是世界生物進化中心之一。在淮河岸邊,5萬年前便有先人逐水而居,被稱為“下草灣人文化遺址”。相傳夏、商、週三代,古族徐夷在此生息。西漢時期,江蘇境內主要有三個封國,即徐州地區的楚國、揚州地區的廣陵國和宿遷地區的泗水國。西元前113年,古泗水王國在此建都,傳五代六王,歷時132年。2002年11月至2003年1月對泗水國王墓進行考古挖掘,其規模超過揚州廣陵王陵墓。秦代置下相縣,東晉設宿豫縣,唐代宗寶應元年,為避代宗李豫諱,改稱宿遷至今。在綿延的歷史長河中,宿遷培育了無數光照史冊的英雄人物。西楚霸王項羽和夫人虞姬演繹了氣吞山河、流傳千古的“霸王別姬”故事。清末民族英雄楊泗洪、現代攝影大師吳印鹹和京劇表演藝術家宋長榮,都是宿遷人民的好兒女。劉少奇、陳毅、鄧子恢、張愛萍、張震、李一氓等老一輩革命家曾在此運籌帷幄,浴血奮戰;彭雪楓、吳苓生、江上青等上萬名革命先烈長眠于宿遷大地,為世人所敬仰。

  (二)區位獨特,交通便利。自古以來,這裡便有“北望齊魯、南接江淮,居兩水(即黃河水、長江水)中道、扼二京(即北京、南京)咽喉”之稱。境內高等級公路達到220公里,京滬、寧宿徐高速公路縱貫南北,徐宿淮鹽高速公路橫穿東西。這三條高速公路與宿新、宿沭一級公路構起環城60平方公里的高等級公路圈,市區和各縣城均可在10分鐘內進入高速公路。205國道、京杭大運河、新長鐵路穿越境內,市區西距徐州觀音國際機場60公里,北離連雲港白塔埠機場100公里。

  (三)資源豐富,物産豐饒。宿遷境內平原遼闊、土地肥沃、河湖交錯,是著名的“楊樹之鄉”、“水産之鄉”、“名酒之鄉”、“花卉之鄉”和“蠶繭之鄉”。宿遷是全國唯一擁有洋河大曲、雙溝大曲兩個酒類“中國馳名商標”的地級市,洋河美酒早在1915年就獲得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金獎。宿遷盛産糧食、棉花、油料、蠶繭等,是優質農副産品産區。宿遷又是全國著名的平原綠化先進地區,活立木蓄積量1000萬立方米。宿遷還是江北的“水鄉”,水域面積350余萬畝,全國四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澤湖湖水清澈、“日出鬥金”;煙波浩淼的駱馬湖水質達到常年二級水質標準;京杭大運河、古黃河穿城而過,河湖內盛産銀魚、青蝦、螃蟹等50多種淡水産品。宿遷礦産資源豐富,非金屬礦藏儲量較大,石英砂、藍晶石、水晶和磷礦石開發潛力巨大。

  (四)風光秀美,生態優越。清代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五次駐蹕宿遷,讚嘆宿遷為“第一江山春好處”。西楚霸王項羽出生地項王故里,建築古樸,宏偉莊重。乾隆行宮重檐鬥拱,金碧輝煌,是京杭大運河沿線保存最為完好的皇家建築群。洪澤湖、駱馬湖以及古黃河風光帶、大運河風光帶風景宜人。建市以來,我們加快建設集湖光山色、運河景觀、黃河新姿、人文景色于一體,森林式、環保型、園林化、可持續發展的湖濱特色生態城市。2004年,宿遷通過了省級園林城市的考核驗收。2008年,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創建工作紮實推進,雪楓公園4A級旅遊景區創建通過國家級檢查,中運河水利風景區成為國家級水利風景區。

  (五)環境寬鬆,政策靈活。宿遷是全省唯一的“經濟社會發展綜合改革試點市”。省委、省政府一直將宿遷作為特殊區域給予重點扶持,明確提出“在不違背國家政策法規的前提下,允許和鼓勵蘇北地區特別是宿遷市採取更加靈活的政策措施、更加靈活的管理制度、更加靈活的改革舉措加快發展”。《江蘇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指出,“繼續加大對蘇北的支援力度,重點加大對宿遷的扶持,下更大力氣幫助宿遷實現突破。”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援下,宿遷積極吸納和借鑒國內外先進的經驗,全面推進放開搞活,積極創造“創業最寬鬆、社會最文明、人居最安全”和“低交易成本、低生産成本、低行政成本、低社會成本”的“三最四低”投資環境。2005年,宿遷被評為“中國(浙商)最佳投資城市”,2006年榮獲“中國(浙商)最佳投資城市最具人氣獎”、“中國城市管理進步獎”和“中國城市旅遊競爭力百強城市”稱號,2007年又榮獲“中國(浙商)最佳投資城市特別獎”。2008年,大力度削減行政審批項目,下決心清理調整行政事業性收費,市權範圍內僅保留行政審批項目11個、核準事項49個、告知承諾事項10個,保留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162個。

  (六)發展迅猛,速度領先。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部分指標增速位居全省前列。2008年預計全年實現地區生産總值675.2億元,增長14.6%;實現財政總收入92.1億元、一般預算收入46.5億元,分別增長50.6%和41.3%;完成50萬元以上固定資産投資525億元,增長41.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7.1億元,增長24%。財政總收入、一般預算收入、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工業用電量、實際到賬外資等主要經濟指標增速繼續處於全省領先位次,宿遷在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征程上又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49億元、增長23.2%,增速連續34個月位居全省第一。完成工業固定資産投資364億元、增長62.5%,佔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的60.2%,提高10.8個百分點,增速連續兩年位居全省第一。始終把招商引資作為第一抓手,全年開工建設固定資産投資億元以上工業項目42個、增加8個,竣工投産億元以上工業項目20個、增加7個,翔盛粘膠纖維、德順紡織、波司登服飾、天能新能源、阿吉蘭實業、金鑫軋鋼等總投資10億元以上的特大型項目相繼開工,總投資6億美元的可成科技項目成為建市以來單體最大的外資項目。全市規模以上企業總數達到1678家、增加352家,産值超億元的企業達到86家、增加22家。洋河酒廠、雙溝酒業分別實現銷售收入37.5億元、15億元,增長52%和30%。産業結構進一步優化,機械電子、金屬冶煉與壓延、紡織服裝、食品飲料、木材加工、化工醫藥等6大産業呈現出集群發展的態勢。全市開發區實現工業增加值83.5億元、增長31.5%,宿遷經濟開發區食品産業園等5個專業園區獲批為省級特色産業園,6個與蘇州合作共建的工業園區全部獲批為省級南北掛鉤共建開發區。加強技術改造和科技創新,全年認定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6家,獲批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家,20個産品被認定為省級高新技術産品,洋河“藍色經典”成為宿遷第四個中國馳名商標。對外貿易快速增長,進出口總額增長42%,實際到賬外資增長60.3%。

編輯:木樨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