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鎮江新區“萬頃良田”工程

時間:2011-09-28 11:04   來源:中青線上

  “我家是純農戶,種田種了40年了。我家5畝地分在5個地方,下一次田要走幾公里路,種地效益低,掙不了幾個錢。前幾年,我買了臺收割機,幫人種田,增加點收入。搞萬頃良田,我家老房子拆了,政府補了近40萬元,“上樓”後(指即將入住安置小區),分了兩套新房子,一套自己住,一套給父母,還富餘10多萬元。 我現在做夢都在想,用這筆錢買臺車,搞運輸。”如果不是去年下半年以試點方式在鎮江新區啟動的“萬頃良田”工程,丁崗鎮章村村民王明華依然會像過去一樣過著平淡而多少有些“緊吧”的日子。如今,隨著這一工程的逐步推開,王明華,這位憨厚樸實的中年人從此懷揣上了創業的夢想,對今後的生活更有了新的期待。

  “‘萬頃良田’建設工程為改造傳統農村提供了新思路”

  “萬頃良田對我們是件大好事,它是一步到位,起碼縮短了一代人進城的時間和成本。”住在離王明華家不遠處的丁崗鎮留村村民殷榮春,兩個月前對來自北京的多位《人民日報》記者這樣説到。這些見多識廣的中央媒體記者在不禁驚嘆“規模快趕上北京天通苑”的“萬頃良田”安置小區“竟有如此大手筆”的同時,對殷榮春所説的“一步到位”的意義也有了更為真切的感受:安置小區作為現代化的生活社區,最大限度地考慮了農民的工作、生活、學習、娛樂便利;以商業建設為主,引導消費,培養商業氛圍;每個小區均有物業管理用房、社區用房、地下室、垃圾處理等相關配套設施。所有可能遇到的問題,設計者都想到了。更重要的是,將有90%以上的農村勞動力實現充分就業。今後,他們真的可以在‘城裏’安居樂業了。

  據鎮江新區城鄉建設局工程科科長蘇國傑介紹,“萬頃良田”安置小區共有住宅299幢,目前已有175幢實現封頂。今年底,將有94幢住宅樓實現竣工,6000多戶拆遷村民可搬入新居過年。預計到明年6月底,安置小區內全部建築都將竣工,可入住1.4萬戶約5萬人口。安置小區工程還引入了新加坡“鄰里中心”建設模式。負責該項目招商工作的鎮江新區新農公司項目部工作人員孫蓉表示,“鄰里中心”在強調“以人為本”的基礎上,突出“家庭”和“鄰里”,具有濃厚的東方人文內涵。鄰里中心立足於“大社區、大組團”進行定位和開發建設,配套有超市、餐飲、娛樂、學校、醫院等設施,通過綜合規劃、統一管理向社區居民提供全方位的社區服務。”基於對安置小區內居民收入水準與“鄰里中心”模式的發源地新加坡以及國內蘇州工業園區居民尚有一定差距的現實考慮,鎮江新區還首次將“農産品平價直銷菜場”列入項目規劃中。“總之就是最大限度地考慮群眾的生活便利,盡可能降低生活成本,提高生活品質。”負責鄰里中心招商項目的一位工作人員一邊忙著登記有關有入駐意向的客戶資訊,一邊很有底氣的對記者説到。採訪中,鎮江新區建設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內將有65萬平米安置房先期交付給群眾裝修,春節之際即可入住新居。同時,菜場、超市等一批生活配套設施也將陸續實現同步開業。

  鎮江新區“萬頃良田”安置小區的建設,也讓那些被今人遺忘的歷史記憶變得鮮活起來。據鎮江新區文史學者介紹,該安置小區所在的地方,正位於原來丁崗鎮平昌村的東部。而歷史上的平昌村,因經濟繁盛,在清時叫做“平昌市”(“市”在清時特指五萬人以上的鄉),曾有“潤東第一熱鬧處”的美譽。近代以後,因戰火侵擾才日漸衰敗,淡出了人們的記憶。

  平昌,這個自宋元以來就有過輝煌歷史的地名,因“萬頃良田”工程而重獲生機,也讓孫典順這樣一直在平昌生活的人心生感慨:“打心眼裏來説,我們平昌的老百姓對安置小區落戶平昌都感到十分慶倖,特別是每次遇到路過這裡的停留觀望的外鄉群眾詢問時,內心都會油然而生起一種自豪感。”而一直對農村改革發展十分關注的南京師範大學教授張小林在調研鎮江新區“萬頃良田”建設工程後,從一位學者的角度,也作了中肯的評價。他認為,“萬頃良田”建設工程為改造傳統農村提供了新思路,改變過去重城市、輕農村的傾向,對社會發展構建了新型的社會關係。”

編輯:薛白璐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