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自然保護區

時間:2012-05-23 11:14   來源:新華網

 

紅海灘自然保護區

 




  紅海灘自然保護區 位於盤錦市西南部,距市區約30公里。在蘆葦、沼澤中棲息著236種鳥類。其中最著名的是丹頂鶴和黑嘴鷗。葦海觀鶴鷗及珍稀鳥類考察是這裡具有濃厚自然情趣的旅遊活動。區內建有觀鶴臺。仲夏至11月,雙臺河口附近長26公里、寬約1公里的鹼蓬植被紅艷如火,有“紅海灘”之譽。













雙臺子河口自然保護區




  位於盤錦市大洼縣雙臺河口自然保護區趙圈河管理站內。有鷺園、鷗舍、遊禽園、鷸棚、觀鶴臺、放鶴臺、水上游樂園、蘆園、蘆海小木屋及迷宮等。是以丹頂鶴等珍稀鳥類進行人工繁育、馴化的科研基地,使遊客可以不受季節限制而隨時可欣賞到十幾種珍稀候鳥。



蘆園

   

 

   茫茫葦海,一望無際蘆園位於盤錦市雙臺子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是世界上植被類型保存完好的最大沼澤地。

  白石砬子自然保護區,位於寬甸縣北部,距丹東市137公里,區內森林密布,古木參天,峰高水清,環境極佳,遠望雙峰並秀,怪石嵯峨,懸崖絕壁,峭拔險峻,石壁映日,猶如積雪,因此得名白石砬子。

白石砬子自然保護區

 該保護區屬長白山脈余脈千山山脈,以主峰四方頂子為中心向四方輔射延伸,保護區內800米以上高峰18座,1000米以上高峰8座,最高峰四方頂子高1270.5米,最低處高程400米,有較大溝谷11條,懸崖絕壁深達200—600米,主峰東南聳立,四座山峰為南股河,北股河,蒲石河,牛毛牾河發源地,主峰峰頂偏西有噴泉四射,高達數尺,形成氣勢磅薄的高山瀑布。

 

三塊石自然保護區



 
   三塊石自然保護區以三塊石山命名。三塊石山又稱煙囪山,屬長白山系,老龍崗余脈南麓的中低山區,係中生代燕山期花崗岩體地貌,綿亙15公里,與石棚山、四花頂三峰鼎立。其中,石棚山最高峰海拔1131米,三塊石山峰海拔1084.3米,四花頂海拔1077.4米,最低海拔200米,平均海拔500—600米,整個山體起伏、山峰聳立、層巒疊嶂、澗深谷幽、氣勢磅薄,巍威壯觀,山麓兩側共有5條溪流,源短流急,水流常年不斷。北麓的兩條溪流在山腳下相匯形成三塊石水庫,南麓的三條溪流流入社河,並注入大伙房水庫。

桓仁望天洞地質遺跡縣級自然保護區


1.建立時間: 1993年6月30日經桓仁縣政府批准建立縣級自然保護區。

2.地理位置:位於本溪市桓仁縣雅河鄉境內,地理坐標為東經125,北緯41。

3.佔地面積:總面積600公頃,其中核心區200公頃、緩衝區200公頃、實驗區200公頃。

4.環境狀況:水質符合國家二類標準,空氣符合國家一級標準。

5.資源狀況:岩性為灰色中厚層生物灰岩,年代在第四紀以前。

6.類別類型:自然遺跡類地質遺跡類型。

7.保護對象:地質溶洞。

8.綜合價值: 科研價值,桓仁望天洞的發現,糾正了我國高緯度(41度)不易形成溶洞的學説。此外還有一定的觀賞價值。

9.管理狀況: 隸屬於桓仁縣旅遊局,職工5人。

10.主要問題: 旅遊觀光人數過多,有待於進一步合理開發,資金缺乏。

 

鳳城土門子水庫縣級自然保護區

1.建立時間: 1989年經丹東市政府22號文件批准建立縣級流域保護區。

2.地理位置:位於丹東鳳城市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24,北緯4010′。

3.佔地面積:水域面積1570公頃,豐水期蓄水量1.86億立方米,流域保護區區域面積3730公頃,外延保護帶2700公頃.

4.環境狀況:空氣符合國家一級標準,水質符合國家二類標準。

5.資源狀況:水庫內魚類大多為鯽魚、鯉魚、草魚等常見魚。水庫周圍地區有大片的水源涵養林,森林覆蓋和植被狀況良好。林木23種,以臘和黃檗為主;鳥類25種,其中包括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鴛鴦。

6.類別類型:自然生態系統類森林和水域生態系統類型。

7.保護對象: 森林和水域生態系統。

8.綜合價值: (1)科研價值,保護區水産資源和中小型水庫空心壩壩址兩個項目獲省級科研成果獎。(2)經濟價值,為鳳城市提供了生活飲用水源,土門子水庫坐落于風景秀麗的玉龍湖風景區之內,是旅遊、避暑、度假的良好去處。(3)環境價值,涵養水源、保持水土、凈化水質和空氣、調節氣候。

9.管理狀況:設有土門子水庫管理處,與玉龍湖風景區管理處一套人馬兩個牌子。負責人王秀武,聯繫電話0415-8083407。

10.主要問題:(1)資金缺乏。(2)保護區外延保護帶內有幾個自然村落和行政村,存在污染水庫水質和破壞森林植被現象。

臺安西平縣級自然保護區


1.建立時間: 1984年5月經臺安縣政府批准建立縣級自然保護區。

2.地理位置:位於鞍山市臺安縣西平鄉境內距臺安縣城18公里,地理坐標為東經12223′,北緯4123′。

3.佔地面積:總面積4430公頃,其中核心區180公頃、緩衝區2000公頃、實驗區2250公頃。

4.環境狀況: 水質符合國家地面水一類標準,空氣符合國家一級標準,土壤大多為砂壤。氣候類型為暖溫帶半濕潤季風大陸性氣候。

5.資源狀況:植物資源800余種,動物資源100余種,其中包括狐狸、獾子、貓頭鷹等。

6.類別類型:自然生態系統類森林生態系統類型。

7.保護對象:防風固沙林、野生動植物。

8.綜合價值:(1)科研價值,保護區內動植物資源豐富,構成了一個天然的動植物標本庫,對研究動植物分類、品種選育、生態系統演替等有重要的科研價值。(2)經濟價值,利用保護區優越的環境條件,人工養殖食用菌,既可促進森林生長,維持生態平衡,又可取得可觀的經濟效益;適度發展經濟林,既可綠化又可發展經濟;可綜合利用保護區內各種藥用植物資源。(3)環境價值,保護人工林生態系統,涵養水源,保護生物多樣性,維持生態平衡。

9.管理狀況:保護區建立16年來,累計投入了100余萬元,進行了辦公用房、電纜、修路、通訊等一些基本建設。現由西平林場管理。

10.主要問題:經費缺乏。

 

綏中原生沙質海岸及海洋生物多樣性縣級自然保護區

1.建立時間: 1996年12月經綏中縣政府批准建立縣級自然保護區。

2.地理位置:位於葫蘆島市綏中縣南部,遼東灣西海岸。東起六股河,西至省界老龍頭,北至沈山鐵路線,南至海域20米等深線。

3.佔地面積:總面積207700公頃(陸域40200公頃),其中核心區2700 公頃、緩衝區為核心區向外延緩伸1-2公里區域、其餘為實驗區。

4.環境狀況: 海水符合國家一類標準,空氣符合國家一級標準。

5.資源狀況:保護區內有260萬畝淺海和4萬畝灘塗資源,海蜇、白蝦、毛蝦等水産資源,宜人氣候、平直的海岸、緩灘軟沙、奇礁異石等構成了不可多得的旅遊環境。

6.類別類型:自然生態系統類海岸生態系統類型。

7.保護對象:原生沙質海岸、海岸自然景觀和歷史遺跡及所在海區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

8.綜合價值: (1)科研價值,五千年前形成的原生沙質海岸有一定的科研價值。(2)環境價值,維護海岸自然景觀及所在海區生態環境。

9.管理狀況:由綏中縣海洋辦負責管理。

10.主要問題:過度開發造成了部分海岸景觀的破壞,增加了保護壓力。


順城仙人洞區級自然保護區


1.建立時間: 1991年6月經順城區政府批准建立區級自然保護區。

2.地理位置:位於撫順市順城區會元鄉三道村。

3.佔地面積:總面積14公頃,其中核心區5公頃、緩衝區8公頃、實驗區1公頃。

4.環境狀況:空氣符合環境功能區環境品質標準。

5.資源狀況:保護區內有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地質溶洞。

6.類別類型:自然遺跡類地質遺跡類型。

7.保護對象:地質遺跡。

8.綜合價值: (1)科研價值,有利於研究本地區地質構造。(2)經濟價值,開發地質遺跡旅遊資源,推動經濟發展。(3)環境價值,保護不可再生地質遺跡自然資源。

9.管理狀況:由會元鄉政府管理,人員編制10人。保護區內組織開展了旅遊活動。

10.主要問題:管理經費不足。

 


康平沙金臺縣級自然保護區

1.建立時間: 1986年11月經瀋陽市康平縣政府批准建立縣級自然保護區。

2.地理位置:位於康平縣北部、內蒙古科爾沁沙地南緣,西起與彰武縣接壤的張家窯林場,東到山東屯鄉,南至勝利鄉境內的康彰公路,北接孫家店林場。

3.佔地面積:總面積83988公頃,其中核心區6666公頃,實驗區32510公頃,經營區44871公頃。

4.環境狀況:空氣符合國家一級標準,水質符合國家二類標準。

5.資源狀況:(1)植物資源,高等植物61科207屬368種,菊科、禾本科植物佔絕對優勢,其次是藜科植物。(2)動物資源,高等動物共有5綱22目132種,其中哺乳類有27種,鳥類90種,爬行類4種,兩棲類5種,魚類6種。珍貴獸類有8種,省重點保護動物41種。

6.類別類型:自然生態系統類草原生態系統類型。

7.保護對象:遼北防風固沙生態屏障、草原動植物。

8.綜合價值: (1)科研價值,植被類型多樣,物種豐富,是天然的物種基因庫和自然博物館;動物種類多,資源豐富,為研究動物生態、動物利用提供了重要條件;植物區係主要是華北植物區與蒙古植物區交匯類型,植被是森林和草原過渡類型,對研究區係植被組成和生産力具有重要意義。(2)經濟價值,保護耕地,促進商品糧基地建設;恢復草地資源,發展畜牧業。(3)環境價值,防止北部科爾沁沙地南侵和就地起沙;改善氣候,改良土壤;凈化水質和空氣;維持生態平衡。

9.管理狀況:建有康平縣沙金臺縣級自然保護區管理站(股級事業單位),隸屬於康平縣環境保護局。

10.主要問題:(1)專業技術人員缺乏。(2)經費不足。(3)基礎設施建設滯後。

 

清原舊門蛇山縣級自然保護區

1.建立時間: 1984年經清原縣政府批准建立縣級自然保護區。

2.地理位置:位於撫順市清原縣南山城鎮東山,距鎮政府2公里。

3.佔地面積:總面積13公頃,其中核心區0.15公頃。

4.環境狀況:保護區為獨立的山體,現有唐朝古城遺址,植被狀況較好,部分山體岩石裸露,多石縫。

5.資源狀況:保護區森林植被較好,適宜陸生黑眉蝮蛇等十余種蝮蛇生長。

6.類別類型:野生生物類野生動物類型。

7.保護對象: 陸生黑眉蝮蛇等十余種蝮蛇及其生存環境。

8.綜合價值: (1)科研價值,研究陸生黑眉蝮蛇等十余種蝮蛇生活習性、種群演替規律繼而進行人工養殖;自然保護區內蝮蛇種類之多、棲息密度之大,實屬罕見。(2)經濟價值,可開發利用陸生黑眉蝮蛇等十余種蝮蛇的藥用價值。(3)環境價值,保護陸生黑眉蝮蛇等物種資源和自然生態環境。

9.管理狀況:1984年成立了自然保護區管理站,編制2人,隸屬於縣環保局。

10.主要問題:因資金缺乏,1989年撤銷了該保護區管理機構。

 

 

彰武那木斯萊縣級自然保護區

1.建立時間: 1987年4月經彰武縣政府批准建立縣級自然保護區。

2.地理位置:位於阜新市彰武縣東部四合城鄉,地理坐標為東經12224′--12232′,北緯4210′——4228′。

3.佔地面積:總面積7103公頃,其中核心區716公頃,蓮花泡76.7公頃。

4.環境狀況:空氣符合國家一級標準。保護區內無任何工業污染源。

5.資源狀況:(1)植物資源,有高等植物247種。(2)動物資源,有哺乳動物42種。 6.類別類型:自然生態系統類草甸與泡沼生態系統類型。

7.保護對象:科爾沁沙地與東北平原交界地帶的草原植被及特有的野生荷花湖沼生態系統。

8.綜合價值: (1)科研價值,建立沙地生物物種的天然基因庫,為研究沙地的成因和植被演替規律提供天然樣本。(2)環境價值,保護和改善這一地區的生態環境,建立沙地綠色生態保護屏障,陰止科爾沁沙地南侵,通過規劃模式的示範、輻射作用,對建立遼西生態屏障、維護整個遼西北地區的生態平衡具有重要意義。

9.管理狀況:建有那木斯萊縣級自然保護區管理站(股級),事業編制3人,隸屬於彰武縣環保局。1987年建站以來,累計投入近百萬元用於基礎設施建設。

10.主要問題:(1)經費匱乏,自身造血機能衰弱。(2)機構薄弱,人員少,素質亟待提高。

 

寬甸老佛爺溝縣級自然保護區

1.建立時間: 1995年10月經寬甸縣政府批准建立縣級自然保護區。

2.地理位置:位於遼寧東部山區寬甸縣北部雙山子鄉境內,地理坐標為東經12439′--12448′,北緯4146′——4159′。

3.佔地面積:總面積6800公頃,其中核心區700公頃。

4.環境狀況:空氣符合國家一級標準,水質符合國家二類標準。

5.資源狀況:(1)動物資源,野生動物資源豐富,有哺乳類、鳥類、兩棲類、爬行類動物近200種,其中包括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鴛鴦、花尾榛雞、黑熊等。此外還有魚類,細鱗魚為國家級名貴魚種。(2)植物資源,植物種類豐富,蕨類植物43種、裸子植物11種、被子植物750種,其中包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人參、二級重點保護植物刺人參、三級重點保護植物天女木蘭、鑽天柳、水曲柳、核桃楸、黃檗、平貝母、天麻、野大豆。

6.類別類型:自然生態系統類森林生態系統類型。

7.保護對象: 森林生態系統和林內各種野生動植物資源、水源以及抗日遺址。

8.綜合價值: (1)科研價值,保護區生物多樣性豐富,是天然的動植物基因庫,地貌特殊、奇峰怪石和山洞甚多,具有一定的科研價值。(2)經濟價值,保護區內有多種珍貴木材和藥材資源,山野菜和野生食用菌種類多、純天然、無污染、營養豐富日益受到人們的青睞;一年四季山景變幻,各有特色,吸引著八方遊客。(3)環境價值,保護區內河溪縱橫、湖潭遍佈,茂盛的森林植被起到良好的涵養水源、保持水土作用,優良的自然生態環境為各種動物提供了優越的棲息場所。

9.管理狀況:1999年3月承包給丹東市李氏建設集團進行獨家經營管理,承包期為50年。聯繫人趙新田、趙明科,聯繫電話0415-5950203,5950096。

10.主要問題:(1)基礎設施建設薄弱。(2)開發建設資金不足。


建平老虎洞山縣級自然保護區

1.建立時間: 1986年9月經建平縣政府批准建立縣級自然保護區。

2.地理位置:位於朝陽市建平縣原孤山子、楊樹嶺、青松嶺三鄉交界處,包括五個行政村,地理坐標為東經11920′,北緯4119′。

3.佔地面積:總面積11000公頃,其中核心區4000公頃。

4.環境狀況: 水質符合國家地面水一類標準,空氣符合國家一級標準。

5.資源狀況:(1)植物資源,19科125屬200余種,其中虎榛子灌叢、繡線菊灌叢、照白杜鵑灌叢是典型的高山植被,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作用。(2)動物資源,脊椎動物4綱20目140余種,狍子、黃羊是這一帶的大型草食性動物。

6.類別類型:自然生態系統類森林生態系統類型。

7.保護對象:人工恢復的森林生態系統。

8.綜合價值:(1)科研價值,保護區的建立對研究如何在半乾旱氣候條件下建立和恢復良好的生態環境提供了新的經驗。(2)經濟價值,對遼西地區國民經濟發展起重要作用。(3)環境價值,保護區處於努魯兒虎山中部,由於特殊的地理條件,使其成為建平縣西、南、北部的自然分界面,導致了這三個部分氣候、水文、土壤等的明顯差異;保護區主要山峰西天門山、老虎洞山、鴿子洞山、大王山峰均在1000米以上,是建平縣的屋脊,同時也是大淩河、西遼河兩大水源的自然分水嶺(崩河由南往北,海棠河由東向西分別注入老哈河,成為西遼河的水源;老虎山河、二道河、深井河由北往南注入大淩河,成為大淩河的水源),起重要的水源涵養作用;此外還在水土保持、半乾旱氣候條件下生物多樣性保護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9.管理狀況:由於資金不足,獨立的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已不復存在,由過去的鄉村林業隊管理。

10.主要問題:經費緊缺。

 

 

寬甸紅銅溝縣級自然保護區


1.建立時間: 1995年10月經寬甸縣政府批准建立縣級自然保護區。

2.地理位置:位於遼寧東部山區寬甸縣南部楊木川鄉東北20公里處,地理坐標為東經12433′--12441′,北緯4153′——4237′。

3.佔地面積:總面積7800公頃,其中核心區240公頃。

4.環境狀況:空氣符合國家二級標準。

5.資源狀況:(1)動物資源,有鳥類10目28科100余種,除國家二級保護鳥類白鷺、蒼鷺外,還有蒼鷹、雀鷹、野鴨、鵪鶉、斑鳩等多種珍稀鳥類。魚類40余種,主要有家表鱗魚、鯽魚、池沼公魚、麥穗魚、柳根魚等。兩棲類有林蛙、黑線蛙、蟾蜍等。(2)植物資源,有林木資源100多種,主要有柞、臘、黃鳳梨、水曲柳、楊、柳、皂莢、松等,果樹類主要有桃、李、櫻桃、板栗、山楂等,藥材植物有人參、紫草、龍膽草、細辛、天麻、五味子等數十種。山野菜有蕨菜、燈籠菜、大葉芹、小葉芹、大耳毛等50余種。

6.類別類型:野生生物類野生動物類型。

7.保護對象: 白鷺、蒼鷺等國家二級保護鳥類及其繁殖生息基地。

8.綜合價值: (1)科研價值,保護區內有鷺鳥2500余只,是國內少有的鷺鳥繁殖群,對研究鷺鳥的分佈、種群數量變化規律、生活習性等具有重要意義。(2)經濟價值,開發利用野生植物資源,發展觀鳥旅遊業,進行多种經營,安置閒散勞動力,帶動當地經濟發展。(3)環境價值,通過採取封山育林、加大保護區管理力度等措施,涵養水源,減少洪水等自然災害發生,促進鷺鳥等生物種群數量增加。

9.管理狀況:無獨立的保護區管理機構,由寬甸縣楊木川鄉政府兼管,有兼職管理人員3人。

10.主要問題:(1)管理機構不健全,管理人員少。(2)資金嚴重不足,建設和管理受阻。(3)河流污染、森林植被破壞現象時有發生。

 

朝陽孫家店縣級自然保護區

1.建立時間: 1983年9月經朝陽縣政府批准建立縣級自然保護區,1998年9月經朝陽市政府批准建立市級森林資源重點保護區。

2.地理位置:位於朝陽市朝陽縣勝利鄉,地理坐標為東經1207′52〃——12012′45〃,北緯4115′30〃。

3.佔地面積:控制面積4890公頃,有林面積2766公頃。

4.環境狀況: 保護區處於遼西丘陵貧水區,年降水量為487.7毫米左右,植被屬華北植物區係向蒙古植物區係過渡類型,植被覆蓋率為56.5%。水質符合國家一類標準,空氣符合國家一級標準。保護區內無任何工業污染源。

5.資源狀況:(1)植物資源,有針葉林1944公頃,闊葉林173公頃,經濟林648公頃,有大量的山楊、椴木、樺木、水曲柳等珍貴樹種和藥材。(2)動物資源,有狼、狍、黃羊、山羊、山雞、野兔等,還有多種鳥類。

6.類別類型:野生生物類野生植物類型。

7.保護對象:飛播造林及珍貴樹種。

8.綜合價值:(1)科研價值,該保護區是在生態條件惡劣、到處是荒山的條件下,多年飛播造林、封山育林和人工造林相結合形成的混交林典型,為朝陽縣乃至遼西地區造林綠化提供了寶貴經驗。(2)經濟價值,年收山杏15萬公斤、藥材0.6萬公斤、紅蘑0.8萬公斤、樹籽1萬公斤、柴200萬公斤、條材15萬公斤,林副業收入250萬元,每人平均400元,佔每人平均農業收入的46%。(3)環境價值,各種樹相互輔佐促進生長,有效地自控了各種病蟲害的發生,涵養水源,扼制水土流失,改善氣候和生態環境。

9.管理狀況:由勝利鄉野生動植物保護站管理。

10.主要問題:由保護向合理開發利用過渡難,資金投入不足。

朝陽劈山溝縣級自然保護區


1.建立時間: 1983年9月經朝陽縣政府批准建立縣級自然保護區,1998年9月經朝陽市政府批准建立市級森林資源重點保護區。

2.地理位置:位於朝陽市朝陽縣古山子鄉,地理坐標為東經12018′02〃——12020′16〃,北緯4149′40〃——4154′。

3.佔地面積:控制面積14580公頃,有林面積5730公頃。

4.環境狀況: 保護區處於遼西丘陵貧水區,年降水量為487.7毫米左右,植被屬化北植物區係向蒙古植物區係過渡類型,植被覆蓋率為39.3%。水質符合國家一類標準,空氣符合國家一級標準。保護區內無任何工業污染源。

5.資源狀況:(1)植物資源,天然次生林166公頃、針葉林1008公頃、闊葉林288公頃、以小杏為主的喬灌混交林4435公頃、人工純落葉松樹林33公頃。(2)自然景觀資源,有飛濺的瀑布,涓涓的谷底溪水,橫臥的怪石,還有妙不可言的溝口“劈山崖”。隨季節變化,四季景致各異。(3)動物資源,有狼、狍、黃羊、山羊、山雞、野兔等,還有多種鳥類。

6.類別類型:野生生物類野生植物類型。

7.保護對象:天然次生林及旅遊自然資源。

8.綜合價值:(1)科研價值,對研究天然次生林的分佈與氣候變化之間的關係、在乾旱少雨地區如何恢復植被具有重要意義。(2)經濟價值,保護區內有藥材、山杏、野菜等土特産,林業年每人平均收入210元,佔每人平均收入的23.3%;隨著旅遊業的發展,能帶動相關産業發展,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3)環境價值,防止生物物種滅絕,扼制水土流失,改善氣候和生態環境。

9.管理狀況:由古山子鄉野生動植物保護站管理。

10.主要問題:資金投入不足,管理人員不足。

 

 

朝陽劉炮手溝縣級自然保護區

1.建立時間: 1983年9月經朝陽縣政府批准建立縣級自然保護區,1998年9月經朝陽市政府批准建立市級森林資源重點保護區。

2.地理位置:位於朝陽市朝陽縣東大道鄉,地理坐標為東經11953′5〃——11959′20〃,北緯4128′45〃——4133′30〃。

3.佔地面積:控制面積7940公頃,有林面積5186公頃。

4.環境狀況: 保護區處於遼西丘陵貧水區,年降水量為487.7毫米左右,植被屬華北植物區係向蒙古植物區係過渡類型,植被覆蓋率為65.3%。水質符合國家一類標準,空氣符合國家一級標準。保護區內無任何工業污染源。

5.資源狀況:(1)植物資源,有經濟林1440公頃、針葉林576公頃、喬灌天然林3168公頃,以山楊、黑樺、水曲柳、椴木、蒙古柞為主。(2)動物資源,有狼、狍、黃羊、山羊、山雞、野兔等,還有多種鳥類。

6.類別類型:野生生物類野生植物類型。

7.保護對象:以封山育林為主而形成的天然次生林及珍貴樹種。

8.綜合價值: (1)科研價值,為研究在乾旱地區如何恢復植被提供了寶貴經驗(曾受國務院表彰)。(2)經濟價值,年收山杏10萬公斤、紅蘑1.5萬公斤、樹籽1萬公斤、藥材1萬公斤、柴200萬公斤、條材5萬公斤,年每人平均林業收520元,佔每人平均收入的40%。(3)環境價值,防止生物物種滅絕,扼制水土流失,改善氣候和生態環境。

9.管理狀況:由東大道鄉野生動植物保護站管理。

10.主要問題:管理人員不足,資金投入不夠。

 


 

昌圖付家林場樟子松母樹林縣級自然保護區

1.建立時間: 1981年經昌圖縣政府批准建立縣級自然保護區。

2.地理位置:位於昌圖縣西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2430",北緯4331"。

3.佔地面積:640公頃。

4.環境狀況:土壤類型為風沙土,年降水量為450-600毫米。

5.資源狀況:植物資源主要有樟子松,現已建成省內重要的樟子松種子基地。

6.類別類型:野生生物類野生植物類型。

7.保護對象:樟子松母樹林及林內各種動植物。 8.綜合價值:保護了樟子松並已建成為省內重要的樟子松種子基地,為新疆、甘肅、黑龍江、吉林等地培育了大量的樟子松良種,為昌圖縣西部的沙梁改造提供了優良樟子松資源,對昌圖縣的防風固沙做出了重大貢獻。

9.管理狀況:保護區建立後,付家林場黨委成立了領導指揮部,每年投資25萬元用於管護、經營、規劃和科學改進;貫徹了國家有關法律,發佈了保護區及樟子松母樹林管理通告;將保護區分為生産、育種、測定三個群體,搞了良種示範林、收集圃和子代測定林;處於自主經營、自收自支管理狀態。

10.主要問題:由於資金不足,致使一些設施年久失修急待改進,影響了保護區的建設和發展。


昌圖肖家溝水源涵養林縣級自然保護區


1.建立時間: 1981年經昌圖縣政府批准建立縣級自然保護區。

2.地理位置:位於昌圖縣泉頭鎮境內。

3.佔地面積:507公頃。

4.環境狀況:保護區處於兩條南北走向山脈中間凹形谷地,谷頂泉水涌出成為沙河的源頭。

5.資源狀況:保護區內植物資源有落葉櫟林、落葉小葉林、落葉羽葉林、澆葉灌叢及沼澤植物,其中包括水曲柳、黃鳳梨等珍貴樹種;動物資源包括一些水生、兩棲類、鳥類、哺乳類。 6.類別類型:自然生態系統類森林生態系統類型。

7.保護對象:興安嶺植物區係天然次生林水源涵養林。

8.綜合價值:保持水土、涵養水源、調節氣候,保存了一些藥用植物和珍稀植物。

9.管理狀況:由昌圖縣泉頭林場管理,採取自主經營、自收自支的經營模式,編寫了《昌圖縣紅山、紅頂山水庫上游水源保護地綜合調查報告》、《昌圖縣肖家溝自然保護區植物名錄》。

10.主要問題:資金不足,濫砍濫伐嚴重。

 

昌圖紅山水庫縣級飲用水源保護區


1.建立時間: 1993年經昌圖縣政府批准建立縣級自然保護區。

2.地理位置:位於昌圖縣泉頭鎮紅山堡村,地理坐標為東經12407′01〃—12408′40〃,北緯4252′16〃—4253′22〃。

3.佔地面積:10500公頃。

4.環境狀況:紅山水庫地處低山丘陵地帶,屬溫帶大陸性氣候,第四紀地層覆蓋地面,入庫河流為紅山河(發源於泉頭鎮護林村山岔,流經護林村等9個自然村落),壩堤以上長24公里。

5.資源狀況:水資源和水源涵養林。

6.類別類型:人工水利樞紐工程。

7.保護對象:昌圖鎮城市居民飲用水源和水源涵養林。

8.綜合價值: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為昌圖鎮提供居民生活飲用和工農業生産用水。

9.管理狀況:成立了紅山水庫水源保護管理委員會,紅山水庫飲用水源保護監察大隊在管理委員會領導下具體負責飲用水源的保護管理。紅山水庫水源保護區的管理機構為昌圖縣紅山水庫管理站,採取自主經營、自收自支的經營模式,制定了《紅山水庫飲用水源保護區劃》、《紅山水庫飲用水源保護管理暫行辦法》。

10.主要問題:(1)上游植被破壞嚴重,有一定水土流失現象,導致水庫淤泥和水體懸浮物增加;集水區內化肥、農藥的施用造成一定程度的水庫水質污染。(2)經營管理資金不足。


 

建昌柏山柏樹縣級自然保護區

1.建立時間: 1987年12月經建昌縣政府批准建立縣級自然保護區。

2.地理位置:位於建昌縣谷杖子鄉境內,地理坐標為東經120,北緯41。

3.佔地面積:1136.2公頃。

4.環境狀況:保護區天然次生柏樹林保持良好,沒有遭到破壞。

5.資源狀況:(1)植物資源,柏樹88.8萬株,稀有樹種26種(其中包括明桃熱核702株),藥材30多種,果樹43萬株。(2)動物資源,獸類有狼、狐狸、黃羊等10余種,鳥類有貓頭鷹等27種。

6.類別類型:自然生態系統類森林生態系統類型。

7.保護對象:天然次生柏樹林。

8.綜合價值:(1)科研價值,保護區內植被類型多,不僅保存了大量的柏樹資源,而且保存了大量的藥材資源,此外還有一些鳥類、獸類,對保護物種源具有一定的價值。(2)經濟價值,由於自然景觀壯麗,氣候宜人,具有一定的旅遊開發價值。(3)環境價值,天然次生林和各種植被保存良好,改善了當地的自然生態環境。

9.管理狀況:成立了專門的保護機構,並制定了保護區管理制度,管理狀況良好。

10.主要問題:資金缺乏。

 


 

蘇家屯白清寨區級自然保護區

1.建立時間: 1993年4月經瀋陽市蘇家屯區政府批准建立區級自然保護區。

2.地理位置:位於瀋陽市蘇家屯區白清寨鄉北部,北與東陵區接壤,東與撫順市海浪寨毗鄰。

3.佔地面積:2800公頃。

4.環境狀況:空氣符合國家一級標準。

5.資源狀況:保護區處於華北和長白植物區係交匯地帶,屬暖溫帶落葉、闊葉林類型。林業資源有喬、灌木樹種29科56屬106種,此處還有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

6.類別類型:自然生態系統類森林生態系統類型。

7.保護對象:森林和野生動物。

8.綜合價值:(1)環境價值,保持水土、涵養水源、凈化水質和空氣、維持生態平衡。(2)經濟價值,開展了果品生産基地建設、森林生態旅遊、商飲服修業,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

9.管理狀況:由白清寨鄉政府管理。

10.主要問題:(1)沒有專職管理人員。(2)經費不足。

 


 

丹東雲愛河及雲愛河入江口下游江段市級水源保護區

1.建立時間: 1990年9月經丹東市政府批准建立市級水源保護區。

2.地理位置:雲愛河發源於丹東寬甸縣境內,流經鳳城市,地理坐標為東經12332′3〃——12432′3〃,北緯402′——415′53〃。

3.佔地面積:雲愛河流域面積5991平方公里,河床長206公里,主要支流有草河、八道河。

4.環境狀況:水質達到國家地表水二類水質。

5.資源狀況:雲愛河流經地區護岸林地和植被覆蓋良好,起到涵養水源作用,河內魚類資源20余種,主要有鯉魚、鯽魚、草魚、鲇魚等。

6.類別類型: 自然生態系統類水域生態系統類型。

7.保護對象: 飲用水源。

8.綜合價值: (1)科研價值,雲愛河常年無斷流現象,對加強飲用水源環境保護具有一定的科研價值。(2)經濟價值,為鳳城市和沿河兩岸居民提供生活用水和工農業用水。河流上有鳳城電站和石城兩座水電站,提供當地工農業生産用電。(3)環境價值,涵養水源,保持水土。

9.管理狀況:目前雲愛河流域的日常管理由鳳城市水利局負責,水量測定由丹東市水文站承擔。

10.主要問題:需加大流域內污染企業監管力度, 減輕對雲愛河水質的污染。

 


 

綏中王寶河市級自然保護區

1.建立時間: 1988年3月經綏中縣政府批准建立縣級自然保護區,1996年1月經葫蘆島市政府批准晉陞為市級自然保護區。

2.地理位置:位於葫蘆島市綏中縣境內,地理坐標為東經11951′30〃,北緯4027′24〃。

3.佔地面積:2156公頃。

4.環境狀況:水質符合國家二類標準,空氣符合國家一級標準,保護區內基本無工業污染源。

5.資源狀況:王寶河全長56.5 公里,流域範圍內有三個水庫,總容量為12486萬立方米,保護區內鳥類有白天鵝、灰鶴、鴛鴦、野鴨、山雞等十幾種;魚類有青魚、胭脂魚、鯽魚、河鰻、河蟹等十幾種,比較珍貴的是野生中華鱉。

6.類別類型:自然生態系統類水域生態系統類型。

7.保護對象:飲用水源、野生中華鱉資源。

8.綜合價值:(1)經濟價值,滿足本地區生活飲用水;為263.92平方公里範圍內13萬畝農田提供灌溉水源;是當地漁業養殖基地;中華鱉有較高的營養和藥用價值。(2)環境價值,防止水土流失,保護珍稀動物,維持生態平衡。

9.管理狀況:由綏中縣環保局代管。

10.主要問題:沒有建立起獨立的管理機構。

 


丹東鐵甲水庫市級水源保護區


1.建立時間: 鐵甲水庫于1964年建成,1992年經丹東市政府批准建立市級水源保護區。

2.地理位置:位於丹東東港市東北部湯池鎮萬寶村境內。

3.佔地面積:水庫面積2500公頃,最大庫容2.34億立方米,匯水區域23400公頃。

4.環境狀況:水質保持在國家地表水二類水質以上。

5.資源狀況:水庫上游地區森林覆蓋和水土保持狀況良好,有部分人工水源涵養林和天然灌木、喬木林地。水庫內魚類資源豐富,主要有鯉魚、鯽魚、草魚、鲇魚等。 6.類別類型: 大二型水利樞紐工程。

7.保護對象: 飲用和灌溉水源。

8.綜合價值: (1)科研價值,鐵甲水庫是一座集蓄洪灌溉、提供居民生活用水為主要功能的一座大型水庫,對研究水稻主産區水源的利用與保護具有一定的科研價值。(2)經濟價值,鐵甲水庫是東港市東部部分居民用水和工農業用水的重要水源地,每年灌溉農田20萬畝,提供生活用水3萬噸。(3)環境價值,對調節水庫本身及其上游地區水域周圍的小氣候具有一定的作用。

9.管理狀況:設有鐵甲水庫管理處,負責管理水庫的日常維護等事務。目前無專門機構和人員負責水源保護,由東港市環保局兼管。

10.主要問題:(1)旅遊和養殖業發展過度,對水庫水質和生態系統造成了污染和破壞。(2)需加大匯水區內工業企業排污監管力度,減輕對水質的污染。

 


遼陽湯河水庫市級水源保護區


1.建立時間: 1986年9月經遼陽市政府批准建立市級自然保護區。

2.地理位置:位於遼陽市弓長嶺區、遼陽縣境內,地理坐標為東經12306′——12325′,北緯4058′——4107′。

3.佔地面積:總面積122800公頃,最大庫容面積3500公頃。

4.環境狀況:該水源保護區平均海拔高度400——450米,屬中低山區,山地面積佔90%,山上林木叢生,植被良好;區域內有遼陽縣和弓長嶺區的9個鄉鎮(均以農業生産為主),沒有較大的環境污染源,河流水質均符合國家地表水二類水質標準。 5.資源狀況:(1)植被資源,山巔和山腰多以天然柞木及人造油松和落葉松為主,山麓溝壑多以灌木草叢為主,有人參等多種名貴野生藥材。(2)動物資源,主要有野兔、獾、貉、山雞等野生動物。

6.類別類型: 大二型水利樞紐工程。

7.保護對象: 飲用水源。

8.綜合價值: 湯河水庫水源保護區的建立,遏制了湯河水庫水質污染,使湯河水庫水質達到了國家地面水二類水質標準,保證了湯河水庫做為遼陽、鞍山兩市的主要飲用水源功能。現每年可提供1.9億立方米的生活和工業用水,極大地緩解了兩市用水緊張狀況,同時每年還為國家徵收水費近5000萬元人民幣。

9.管理狀況:成立了湯河水源保護委員會(市屬),在保護區內設立了湯河水源管理所,禁止建立任何有污染的工礦企業,取締了庫區周圍的全部度假村,嚴格控制庫面上的生産和旅遊船隻,使水庫水質始終處於良好狀態。

10.主要問題:湯河水庫水體總N已嚴重超標(遼陽市環境監測站監測結果)。

 


 

大連三山島海珍品資源增殖市級自然保護區

1.建立時間:1986年經大連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市級自然保護區。

2.地理位置:位於大連市南部沿海東部海域的大島、二島、小島,地理坐標為東經12149′30〃,北緯3855′。

3.佔地面積:總面積1103公頃,其中陸域302公頃。

4.環境狀況:空氣品質符合國家一級標準,海水符合國家二類海水標準。

5.資源狀況:刺參、皺紋盤鮑、海膽、魁蚶、扇貝等海珍品資源。

6.類型類別:野生生物類野生動物類型。

7.保護對象:皺紋盤鮑、刺參、紫海膽、魁蚶、櫛孔扇貝等海珍品。

8.綜合價值:刺參、鮑魚、扇貝為“海底軟黃金”,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和極高的經濟價值,可為發展海珍品養殖提供種苗基地。

9.管理狀況:保護區管理所挂靠在大連市水産局漁政處,所長李勇,電話0411-2651687。

10.主要問題:漁業水質有下降的趨勢。

 


大連老偏島——玉皇頂海洋生態市級自然保護區


1.建立時間: 2000年8月經大連市政府批准建立市級自然保護區。

2.地理位置:大連市甘井子區淩北鎮,玉皇頂為小平島的陸連島、四個坨子和老偏島分別位於玉皇頂東0.75——8.1公里海面上。地理坐標為東經12128′46〃——12136′37〃,北緯3847′29〃——3850′00〃。

3.佔地面積:總面積1580公頃,其中核心區270公頃。

4.環境狀況:(1)地質地貌,玉皇頂、小平島由於構造裂隙發育和海蝕作用形成海蝕地貌,大坨子和二坨子是震旦係南關嶺組泥灰岩,三、四坨子和老偏島是震旦係甘井子組白雲質灰岩,五島海岸線是由地質構造和海浪共同作用形成的海蝕洞、海蝕龕和海蝕階地等各種地貌,此外老偏島上還形成了喀斯特溶洞地貌。(2)海域環境,老偏島海域除無機磷含量超標,其餘指標均在一類海水標準範圍內;四個坨子周圍海域水質污染物為無機磷(已超一類海水標準),底質污染物為硫化物(尚未超標)。(3)植被,主要植被類型以灌叢與草叢為主,森林植被稀疏,陡壁上生長有蒿、麻櫟、槐樹。

5.資源狀況:(1)海洋生物資源,潮下帶經濟物種有刺參、皺紋盤鮑、香螺等23種,浮游動物52種、優勢種為擬長腹劍水蚤、淤錘水蚤,底棲生物平均密度為0.47個/立方米。(2)植物資源,灌木層以胡枝子、崖椒、照白杜鵑、三裂葉繡線菊為主,草層中有兔兒傘、山丹、唐根草、羊鬍子草等,黑松林處於幼年階段。(3)地質地貌資源,玉皇頂及大坨子、二坨子、三坨子、四坨子的海蝕地貌和老偏島的喀斯特地貌。

6.類別類型: 海洋生態系統類型。

7.保護對象:刺參、皺紋盤鮑、紫海膽、紫石房蛤、香螺、魁蚶、馬尾藻及周圍海洋生態系統,老偏島的喀斯特地貌,玉皇頂及大坨子、二坨子、三坨子、四坨子的海蝕地貌景觀。

8.綜合價值:(1)科研價值,該保護區是大連海域保留的一塊海洋生態自然屬地,在自然屬性特徵和自然景觀遺跡方面具有代表性,對保護和研究生物多樣性、野生動物的生態環境具有重要科學和實際意義。 (2)經濟價值,獨具特色的海島喀斯特溶洞、奇特的島岸礁石、島坨風光、海洋生態景觀為開展科普探險、觀光垂釣、休閒、娛樂旅遊活動提供了優越條件,是大連西部良好的“海洋公園”選址,對建設“海上大連”、加快大連海洋生態保護和海洋旅遊業開發有重要意義。 (3)環境價值,區域開發和環境保護並舉,對增強海域和城市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9.管理狀況:由大連市海洋局歸口管理。

10.主要問題: 儘快建立機構,各項工作早日步入正軌。


大連金石灘地質遺跡市級自然保護區


1.建立時間: 1986年3月經金縣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縣級自然保護區,1987年11月經大連市人民政府批准晉陞為市級自然保護區。

2.地理位置:位於大連市金石灘旅遊度假區,地理坐標為東經12157′——12104′,北緯3901′——3906′。

3.佔地面積: 3960公頃。

4.環境狀況:空氣符合國家一級空氣品質標準,海域符合國家二類海水品質標準。

5.資源狀況:地質資源,分佈著千姿百態的石灰岩海蝕地貌,裸露出種類繁多疊層柱體形態,清晰多變的藻類化石,國內外罕見的乾裂(龜裂紋)石。 6.類別類型:自然遺跡類地質遺跡、古生物化石類型。

7.保護對象:地質遺跡、古生物化石、龜裂石。

8.綜合價值:完整的震旦係及寒武係地質剖面,反映出沉積岩石的多樣性,豐富的生物化石,沉積構造的發育,形象生動地記錄了距今7—7.5億年來這裡的古地理、古氣象、古生物、古構造環境。是教學、科研、旅遊觀光的理想之地,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和環境價值。

9.管理狀況:挂靠于金石灘旅遊度假區管委會,負責人王義善,聯繫電話:0411—7600407,辦公用房42平方米,配有汽車1輛。

10.主要問題: (1) 機構未獨立,資金不足,人員少,許多管理工作不到位。(2)界線劃定不清。

 

 

錦州金剛山古生物化石市級自然保護區

1.建立時間: 1999年4月經錦州市政府批准建立市級自然保護區。

2.地理位置:位於錦州義縣縣城西南15公里處的金剛山。

3.佔地面積:100公頃。

4.環境狀況:空氣符合國家一級標準。

5.資源狀況:(1)動物化石,魚類化石有室井氏狼鰭魚、戴氏狼鰭魚等,爬行類化石有滿州龜、矢部龍等,昆蟲類化石有三尾擬蜉蝣、蜻蜓和一部分未定屬種的昆蟲,此外還有東方葉肢介類化石。(2)植物化石,主要有苔蘚類、有節類、真蕨類、蘇鐵類、銀杏類、松柏類以及未經鑒定的被子植物化石。

6.類別類型:自然遺跡類古生物化石類型。

7.保護對象:中生代晚期凝灰質砂頁巖中魚類、爬行類、昆蟲類等動物和植物等古生物化石。

8.綜合價值: (1)科研價值,義縣金剛山地區保存了國內外地質學界公認的中生代標準地層。由於火山爆發和地質構造變動等原因,形成了大量完整的以狼鰭魚為首的世界著名化石資源——熱河生物化石群。該地區是發現最早和最重要的遼西化石群産地之一,不僅發現了大量的珍稀標本,而且成為國際地學界特殊關注的剖面和化石産地,這些化石知識性、科普性極強,對研究地質發展史、古生物、古氣候的演化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2)經濟價值,可將金剛山自然保護區建設成為遼寧省乃至國家重要地學旅遊景點;合理開發化石資源,實現其觀賞和收藏價值。(3)環境價值,保護不可再生的古生物遺跡化石資源。

9.管理狀況:建有錦州金剛山古生物化石自然保護區管理所,負責人薄海臣,電話0416-7722519,現有職工4人,房屋建築面積140平方米,拖拉機一台,固定資産15萬元。

10.主要問題:基礎設施不完善,資金嚴重不足。

 


 

 

大連海王九島海洋景觀市級自然保護區

1.建立時間: 2000年8月經大連市政府批准建立市級自然保護區。

2.地理位置:黃海北部長山列島北、長山水道東端。地理坐標為東經12302′31〃——12306′39〃,北緯3925′16〃——3931′09〃。

3.佔地面積:總面積2143公頃,其中核心區461公頃。

4.環境狀況:(1)地質地貌,侵蝕岸類島礁型基岩海岸,岬灣分佈和島坨佈局,主要受NNE和NNW向斷裂層構造控制。(2)海域環境現狀,海域水質已受不同程度磷酸鹽污染;底質受硫化物、無機氮、無機磷污染。北部近岸和南部大王家島周邊海域水質、底質品質較差,中部海域水質較好。(3)植被,主要有赤松、刺槐、槲樹等。

5.資源狀況:(1)海洋生物資源,底棲生物,平均密度為0.52個/平方米,平均生物量為26.8克/平方米,數量指數13.94,主要經濟種為羅氏海盤車、海燕、脈紅螺、鳥蛤、魁蚶、紫海膽等;潮間帶生物,平均密度為31個/平方米,平均生物量為1541克/平方米,灘塗主要種類有褶牡蠣、雜色蛤,岩基岸潮間帶主要種類有皺紋盤鮑、香螺、刺參和紫貽貝等;此外,還有浮游植物和浮游動物。(2)鳥類,白鷺、海鷗等。(3)地質地貌資源,島礁型基岩海岸,海蝕柱、海蝕洞等海濱地貌和海岸景觀。

6.類別類型: 海洋生態系統類型。

7.保護對象:島礁型基岩海岸,海蝕柱、海蝕洞等海濱地貌,白鷺、海鷗等鳥類及海岸景觀。

8.綜合價值:豐富的海岸景觀、珍貴的島類和自然遺跡具有很高的科學研究和觀賞價值,對促進海洋經濟和大連市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9.管理狀況:由大連市海洋局歸口管理。

10.主要問題: 儘快建立機構,各項工作早日步入正軌。

 


遼寧大伙房水庫省級水源保護區


1.建立時間:1990年4月1日,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通過並頒布實施《遼寧省大伙房水庫水源保護管理暫行條例》,屆時確定了大伙房水庫省級水源保護區。

2.地理位置:位於撫順市東部,距市中心18公里,由位於新泰河大伙房水庫壩址以上渾河流域組成。

3.佔地面積: 壩址以上流域面積5347平方公里,正常131.5米高水位時,水庫庫容面積91.2平方公里。水源保護區分為三級,一級保護區為庫區內131.5米等高線以下的水體、陸地,二級保護區為庫區內131.5米等高線至分水嶺脊線之間的迎水坡和水庫回水線末端以上2公里的水域和河道灘地,三級保護區為一、二級保護區以外的渾河流域集雨面積。

4.環境狀況:水庫庫區水質符合國家地表水環境二類標準,上游主要河流渾河為三類標準,蘇子河、社河為二類標準。空氣品質符合國家一級標準,水庫底質重金屬超標。

5.資源狀況:水庫上游及周邊地區森林覆蓋及植被狀況良好,大多為喬、灌木類。水庫內的魚類大多為鯉魚、鳙魚、鯽魚、 鰱魚、草魚等,還有一些雜魚和浮游生物。近幾年,庫區內有大量的灰鷺、蒼鷺等候鳥出現。多年平均來水量15.7億立方米,流域平均降雨量812毫米。

6.類別類型:大二型人工砌築水利樞紐工程。

7.保護對象:飲用水源。

8.綜合價值:(1)科研價值,對研究距離城市較遠的大型水利工程的綜合利用、防洪興利和水質的變化趨勢、污染情況、達標情況有一定的價值。(2)經濟價值,為人口密度大、工業集中的沈撫兩市提供了重要的工農業生産和人民生活飲用水源,對促進全省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準的提高起重要作用。(3)環境價值,對調節水庫周邊地區的小氣候起一定的作用。

9.管理狀況:1974年建立了水質監測站(現有職工11人、監測船一艘),每年向環保、水利部門提供大量的水質監測資料。1990年成立了大伙房水庫水源保護管理委員會(現無人負責)和水源保護監察大隊(現有職工6人、摩托車一輛)。

10.主要問題: (1)存在水源保護與旅遊開發的矛盾。(2)污染源有增加的趨勢。

 


 

 

海城九龍川省級自然保護區

1. 建立時間: 1985年9月經海城縣政府批准建立縣級自然保護區,2000年4月經省政府批准晉陞為省級自然保護區。

2.地理位置:鞍山海城市接文鎮境內,距海城市區50公里,地理坐標為東經1237′,北緯4040′。

3.佔地面積:總面積3400公頃,其中核心區600公頃、緩衝區1000 公頃、實驗區1800 公頃。

4.環境狀況:空氣符合國家一級標準,水質符合地面水一類水質標準,土壤大多為棕壤,氣候類型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大陸性氣候。 5.資源狀況:(1)植物資源,1100余種,其中包括人參、天女木蘭等13種國家和省重點保護植物。 (2)動物資源,200余種,其中國家和省重點保護動物30多種。

6.類別類型:自然生態系統類森林生態系統類型。

7.保護對象:海城河源頭華北、長白植物區係交匯地帶的油松櫟林和落葉闊葉林生態系統。

8.綜合價值:(1) 科研價值, 保護區內動植物資源豐富,構成了一個天然的動植物標本庫,同時也是比較完整的基因庫,對研究動植物分類、品種選育、生態系統演變過程等有重要的科研價值。 (2) 經濟價值,利用保護區優越的環境條件,進行林蛙半人工養殖,既可促進森林生長、維持生態平衡,又可取得可觀的經濟效益;適度發展經濟林,既可綠化又可發展經濟;可綜合利用保護區內軟棗獼猴桃和狗棗獼猴桃、天然礦泉水、山野菜、藥用植物等自然資源。 (3)環境價值,保護天然林生態系統,涵養水源,保護生物多樣性,維持生態平衡。

9.管理狀況:保護區建立15年來,累計投入了300余萬元,進行了辦公用房、電纜、修路、通訊等一些基本建設。現委託接文鎮三家堡村委會管理。

10.主要問題: (1)儘快組建起管理機構,抓緊開展各項管理工作。(2)經費缺乏。

 


遼寧海棠山省級自然保護區


1.建立時間: 1986年12月經省政府批准建立省級自然保護區。

2.地理位置:阜新市阜新縣大板鎮。

3.佔地面積:總面積3150公頃。

4.環境狀況: 保護區處於溫帶大陸性乾旱季風氣候區內,年降雨量遠遠小于蒸發量,空氣品質符合國家一級標準。

5.資源狀況:(1)植物資源,87科634種。 (2)動物資源,53科162種。

6.類別類型:自然生態系統類森林生態系統類型。

7.保護對象:油松櫟類混交的頂極群落及野生動物。

8.綜合價值:(1)科研價值, 保護區的建立有效保護了遼西丘陵地區有限的油松櫟類混交林頂極植物群落、野生動物和閭山北側獨特的森林生態系統,對探索遼西地區森林生態的發生、發展和自然演替規律具有重要意義;保護區內現存的樂藏名勝和260尊摩崖佛像,為研究中國東北地區的歷史、文化提供了可靠依據。 (2)經濟價值,在保護好自然資源前提下開展的生態旅遊活動,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 (3)環境價值,保護了遼西北地區珍貴的油松櫟類混交林頂極植物群落、野生動物和閭山北側獨特的森林生態系統,在防風固沙、涵養水源、保持水土、調節氣候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9.管理狀況:挂靠在大板林場。

10.主要問題: (1)沒有獨立的保護區管理機構。(2)經費緊張。

 


遼寧青溝省級自然保護區


1.建立時間: 1986年12月經省政府批准建立省級自然保護區。

2.地理位置:阜新市彰武縣西北部。

3.佔地面積:總面積2896公頃,其中人工林佔97%。

4.環境狀況:保護區處於乾旱、半乾旱氣候區內,年降雨量小,降水量遠遠小于蒸發量,長年嚴重缺水。

5.資源狀況:(1)植物資源,保護區處於華北、蒙古植物區係的過渡地帶,區內植被分7個植被類型、28個群叢、528種植物。 (2)動物資源,狼、狍子、狐、野兔、獾等40多種野生哺乳動物,野雞、沙雞、野鴨、灰鶴、鷹等60余種鳥類。

6.類別類型:自然生態系統類沙漠邊緣森林生態系統類型。

7.保護對象:沙地闊葉林、野生動植物和水禽。

8.綜合價值:(1)科研價值, 對研究我省沙地植物生態、古植被、古氣候和動植物資源以及土壤地質演變具有重要價值。 (2)經濟價值,為當地保存了重要的工農業生産和生活水源;在保護好資源的前提下開展的生態旅遊活動,創造了一定的經濟效益並且為遊人上了一堂生動的環境保護課。 (3)環境價值,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阻止內蒙古科爾沁沙漠南移。

9.管理狀況: 遼寧青溝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挂靠在章古臺林場。 10.主要問題: (1)未建立起獨立的保護區管理機構,經費沒落實。(2)護林防火、資源管護艱難。

朝陽小淩河中華鱉省級自然保護區


1.建立時間:1999年11月經省政府批准建立省級自然保護區。

2.地理位置:朝陽縣元寶山水庫至根德鄉境內小淩河河段河床範圍以內。

3.佔地面積:總面積585公頃,其中核心區245公頃

4.環境狀況:空氣品質符合國家一級標準,水質符合國家二類標準,保護區附近無大型工業污染源。

5.資源狀況:(1)動物資源, 中華鱉,80年代以前年捕獲量可達5萬公斤以上,個體大小為0.5-1公斤,現資源量僅余10-20%,0.25-0.5公斤個體已少見,0.5公斤以上個體幾乎絕跡;野生魚類7科23種,其中瓦氏雅羅魚是省重點保護物種;浮游植物有綠藻和硅藻,個體數量為710.2萬個/L;浮游動物個體數量36.3個/L,生物量0.2766mg/L;底棲動物, 個體數量820個/m,生物量7.4g/L;水生維管束植物9科12種。(2)水資源,小淩河流量為4-5立方米/秒,其上有中型水庫一座即元寶山水庫,最大庫容2320萬立方米,此外小淩河支流還有4座小(I)型、15座小(II)型水庫,調節水量480萬立方米。

6.類別類型: 野生生物類野生動物類型

7.保護對象: 小淩河流域中華鱉、瓦氏雅羅魚等野生生物物種及其生存環境

8.綜合價值:(1)科研價值, 建立中華鱉等物種資源生物基因庫,研究其生存和演替規律,繼而合理開發利用。 (2)經濟價值,中華鱉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市場較好。通過建立自然保護區,促進野生物種的恢復和增殖,發展人工養殖,將會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繼而以其為龍頭帶動整個流域經濟發展。 (3)環境價值, 搶救性保護小淩河流域中華鱉、瓦氏雅羅魚等野生生物物種,防止這些物種在該地區的滅絕,實現物種恢復和增殖;開展小淩河流域綜合治理,有利於水土保持、改善生態環境。

9.管理狀況:建有朝陽小淩河中華鱉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與朝陽縣水利局合署辦公),負責人李銀,隸屬於朝陽市水利局。有辦公用房,管理已經起步。

10.主要問題:(1)中華鱉、瓦氏雅羅魚資源銳減,瀕臨滅絕,亟待恢復。(2)管理已經起步,需加強資金扶持和技術指導。

 


 

 

遼寧鳳凰山省級自然保護區

1.建立時間: 1981年9月經省政府批准建立省級自然保護區。

2. 地理位置:丹東鳳城市東南3公里處,東至古城裏,北至鐵路線,西、南臨沈丹鐵路。地理坐標為東經1243′18〃,北緯4025′25〃。

3. 佔地面積:總面積2600公頃,其中國有林427公頃。

4. 環境狀況: 空氣符合國家二級標準。

5. 資源狀況:(1)植物資源,高等植物1027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植物10余種。有一級保護植物人參、三級保護植物黃鳳梨、核桃楸、天女木蘭、刺五加、野大豆等。 (2)動物資源,脊椎動物58科162種,獸類23種,鳥類122種,爬行類動物23種,兩棲類7種。

6. 類別類型:自然生態系統類森林生態系統類型。

7. 保護對象: 華北長白植物區係珍稀物種及風景林。

8. 綜合價值: (1)科研價值,珍稀物種多,典型的過渡地帶植被類型,在植物地理學上有重要的科研價值。 (2)經濟價值,開發利用野生資源,開展生態旅遊、科普宣傳活動。 (3)環境價值,保護野生動物及森林植被,為科研提供依據。

9. 管理狀況: 建有遼寧鳳凰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正科級),現有職工11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6人,有松遼吉普車一台、滅火機6台。

 


大連城山頭海濱地貌省級自然保護區

1.建立時間:1989年4月經金州區政府批准建立區級自然保護區,1996年12月經大連市人民政府批准晉陞為市級自然保護區,1998年12月經省人民政府批准晉陞為省級自然保護區,現正申辦晉陞國家級。

2.地理位置:大連市金州區大李家鎮東南沿海,地理坐標為東經1224′,北緯3910′。

3.佔地面積:總面積1350公頃,其中核心區210公頃、緩衝區60公頃、實驗區1080公頃,海域面積750公頃,陸地面積600公頃。

4.環境狀況:空氣品質良好,部分指標達到國家一級標準,其餘符合二級標準,海水符合國家二類海水水質標準。

5.資源狀況:(1)地質資源,海岸礁石和海濱喀斯特地貌景觀,齊全、完整的6億年前震旦係地層和點綴于其中的動植物化石,推覆地質構造形成的飛來峰、構造窗等構造奇觀地質遺跡,唐代古城墻、永清寺、積石基古跡等人為遺跡資源。(2)鳥類資源,白鷺等國家二類保護鳥類、鴛鴦石鳥巢資源。(3)水産資源,包括魚、蝦、蟹、螺類、雙殼類、頭足類以及藻類、海韭菜等海生植物。(4).礦産資源,銅礦。

6.類別類型:自然遺跡類地質遺跡類型 7.保護對象:海岸潮間帶海濱喀斯特石林、10-13米海岸階地和階地土層下的埋藏喀斯特石林。

8.綜合價值:(1)科研價值:海濱喀斯特地貌和晚寒武係地層剖面,是地球特定發展階段的記錄,同時也是研究地球發展史的寶貴資料,通過研究其分佈、形態、形成時代、演變過程,對研究古地理環境演變、海平面升降、預測未來的發展趨勢提供科學依據。 (2)經濟價值,保護區內出露的海濱喀斯特地貌、蛋坨子群鳥飛翔等景觀具有獨特的觀賞性,可開展生態旅遊活動,建成旅遊觀賞勝地。(3)環境價值,保存世界稀有、國內僅有、不可再生的海濱喀斯特地質遺跡資源以及蛋坨子鳥巢資源。 9.管理狀況:建有大連城山頭海濱地貌自然保護區管理處,負責人蘇忠山,聯繫電話0411-7690732,7696041,事業編制10人, 隸屬於金州區環境保護局。辦公樓面積220平方米、配有海獅麵包車一台。

10.主要問題:保護區建立以前地質遺跡資源已遭嚴重破壞,應加強保護,防止人為破壞。


大連長海海洋珍貴生物省級自然保護區


1.建立時間:1985年4月經長海縣政府批准建立縣級自然保護區,1987年9月經大連市人民政府批准晉陞為市級自然保護區,1998年12月經省人民政府批准晉陞為省級自然保護區,現正申辦晉陞國家級。

2.地理位置:位於大連市長海縣小長山鄉東南海域,由核大坨子、二坨子、三坨子及其周圍海域組成。地理坐標為(1)東經12244′02〃,北緯3913′20〃;(2)東經12245′40〃,北緯3913′43〃;(3)東經12240′56〃,北緯3909′32〃;(4)東經12250′24〃,北緯3910′30〃;

3.佔地面積:總面積5170公頃,其中核心區370公頃、緩衝區2000公頃、實驗區2800公頃。

4.環境狀況:空氣品質符合國家一級標準,海水符合國家一類海水水質標準,海域底質及海生物對有害物質的富集均未超標。

5.資源狀況:(1)植物資源,61科144屬185種,種類最多的為葡科、豆科、薔薇科,其次為百合科、藜科。(2)動物資源,鳥類10目21科64種,常年棲息的留鳥有麻雀、喜鵲、岩鴿三種;野生動物有大蟾蜍、褐家鼠、小褐家鼠等4種;海洋生物190余種,其中無脊椎動物66種,藻類37種,浮游生物60余種,魚類27種;底棲生物除刺參、皺紋盤鮑、櫛孔扇貝等海珍品外,經濟貝類達40余種;另外1986年發現了大土加力嘁,屬國內首次發現;魚類資源也較豐富,底棲魚有六線魚、黃蓋鰈、高眼鰈等,洄遊魚有藍點鲅等。

6.類別類型:野生生物類野生動物類型

7.保護對象:刺參,平均個體170-300克,最大個體達473克,棲息密度為5.1個/平方米; 皺紋盤鮑,最大個體一般150克左右,棲息密度為1.5個/平方米; 櫛孔扇貝,棲息密度為1個/平方米。其他海洋珍貴生物如大連紫海膽、紫石房蛤、紅螺褶牡蠣、六線魚等。

8.綜合價值:(1)科研價值, 開展海洋生物多樣性及生態保護科學研究,建立我國暖溫帶海域特有的海珍品生物基因庫, (2)經濟價值,海參、鮑魚、扇貝被稱為“海底軟黃金”,市場價格十分昂貴,市場需求量也非常大,而長海縣海珍品的品質和數量中外馳名,分佈面積和産量居全國之首。(3)環境價值,其海水監測點位在1995年被列為國家海域環境監測清潔對照點, 優良的生態環境有利於促進海珍品生長,保證其品質。

9.管理狀況:建有大連長海海洋珍貴生物自然保護區管理站,站長于開華,聯繫電話0411-8686556,事業編制12人,隸屬於大連市環境保護局。建築面積360平方米(辦公樓兩座,標本室和庫房各一處),配有摩托艇和監測用船各一艘。

10.主要問題:(1)管理機構人員編制少,文化水準偏低,經費不足,缺乏保護力度和科研基礎。(2)偷捕濫採人為行為和海水赤潮等自然因素造成了海洋珍貴生物生物量的逐減趨勢。


 

 

遼寧北票鳥化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建立時間:1997年5月經省政府批准建立省級自然保護區,1998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晉陞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地理位置:北票市上園鎮,地理坐標為東經12045′22〃—12052′38〃,北緯4132′21〃—4137′53〃。

3.佔地面積:總面積4630公頃,其中核心區200公頃,其餘為緩衝區。

4.環境狀況: 保護區處於遼西內陸丘陵貧水區,年降雨量450-500mm,區內無大的河流和湖泊,也無大面積的森林,植被不昌盛,有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現象,空氣符合國家一級標準,。

5.資源狀況:(1)動物化石,包括鳥類、爬行類、魚類、葉肢介類、介形蟲類、昆蟲類、雙殼類、腹足類、蛋類、足印類化石共3門7綱10類46屬83種。(2)植物化石,包括從蕨類到被子植物共2門6綱和分類位置不明的硅化木、種子、孢子花粉等共10類47屬58種。(3)其他資源,農作物主要有高梁、玉米、穀子、大豆、綠豆、紅小豆、花生、芝麻、棉花、馬鈴署等,森林資源僅有零星的幼林、成年林及果樹園,動物有蛇、野兔、刺猬和啄木鳥、鵲雀、鵪鶉等鳥類。

6.類別類型:自然遺跡類古生物化石類型

7.保護對象:中生代晚期義縣組凝灰質砂面岩地層中鳥類等古生物化石資源。

8.綜合價值:(1)科研價值:保護區內鳥化石等地質遺跡資源在數量和種屬上是世界獨一無二的,為世界之最,動搖了德國始祖鳥為一切鳥類祖先的統治地位,使鳥類起源和早期深入研究在幾乎停止一個世紀後又有一個新的飛躍,對解決世界四大難題之一的鳥類起源及演化、中生代地層劃分和時代歸屬具有極大的科學研究價值。(2)經濟價值,鳥化石等珍稀化石資源為世界稀有、異常昂貴,具有特殊的館藏、觀賞、經濟和文化價值;保護區可建成科普旅遊勝地,大量常見化石開發成旅遊紀念品,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和經濟價值。 (3)環境價值,保護鳥化石等不可再生自然遺跡資源,實現資源合理開發利用。

9.管理狀況:建有遼寧北票鳥化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正科級),事業編制15人,隸屬於省國土資源廳,有辦公用房。

10.主要問題:資金緊缺。

 


 

 

大連斑海豹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建立時間: 1992年9月經大連市政府批准建立市級自然保護區,1997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晉陞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地理位置:大連市渤海沿岸,西至東經12050′,北至北緯4005′,南至北緯3845′。

3.面 積:總面積909000公頃,其中核心區279000公頃,緩衝區320000公頃,實驗區310000公頃。

4.環境狀況:空氣符合國家一級標準,海水符合國家二類(除港口等為三類以上)水質標準。

5.資源狀況:(1)斑海豹,由於該地區種群資源不雄厚、沿岸群眾長期獵獲,目前僅余千余頭。 (2)其他資源,魚類100余種,經濟甲殼類5種,頭足類3種,貝類10余種,蝦類3種,海獸類有小 鯨、虎鯨、偽虎鯨、寬吻海豚、真海豚、江豚等6種,是對蝦的主産區,漁業生産直接利用的有毛蝦和海蜇。

6.類別類型: 野生生物類野生動物類型。

7.保護對象:斑海豹及其生存環境。

8.綜合價值:(1)科研價值, 渤海是斑海豹的主要分佈區之一,保護區處於斑海豹全球八個繁殖區的最南端。可以保護區為依託,進行斑海豹生活習性、生長繁育規律、人工馴養等方面研究,加強斑海豹保護,促進種群數量的恢復。 (2) 經濟價值,斑海豹脂肪層厚、含脂量高,可用作油脂化學工業或藥物原料,肉及內臟可供食用,毛皮可製革,斑海豹也是很好的觀賞動物;魚、蝦、貝類等海産品資源可創造一定的經濟效益。 (3)環境價值,以保護瀕危動物斑海豹物種資源為主,建成綜合性的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基地。

9.管理狀況:建有一座260平方米辦公樓、一座內徑12米的暫養池、4個臨時野外監測站,配備3艘摩托艇、1台錄影機、2台照相機。

10.主要問題: (1)管理機構不健全,監測網路沒有運作起來。(2)資金沒有充分到位。(3)渤海環境污染嚴重,斑海豹棲息環境有惡化趨勢。

 


遼寧老禿頂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建立時間: 1981年9月經省政府批准建立省級自然保護區,1998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晉陞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地理位置:位於本溪市桓仁縣、撫順市新賓縣兩縣交界的八里甸子、木盂子、鏵尖子、平頂山四個鄉鎮境內,地理坐標為東經12447′—12456′15〃,北緯4117′11〃—4121′34〃。

3.佔地面積:15217.3公頃,其中核心區1523公頃,緩衝區1698公頃,實驗區11996.3公頃。

4.環境狀況:空氣品質符合國家一級標準。

5.資源狀況:(1)植物資源,維管束植物120科1141種、苔蘚植物50科204種、地衣植物13科84種、真菌植物50科344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植物15種(一級人參、二級雙蕊蘭、東北刺人參、狹葉爾小草、三級11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中藥材的原植物12種,主要優勢種有菊科125種、薔薇科63種、禾本科58種、百合科57種、毛茛科57種、豆科44種、莎草科36種、楊柳科35種。(2)動物資源,鳥類13目38科158種,其中省重點保護鳥類74種,列入中日共同保護候鳥協定名單的有77種。花尾榛雞、環頸雉、山斑鳩分佈廣、數量較多;兩棲類,2目5科9種,其中桓仁林蛙、中國林蛙、東方鈴蟾為省重點保護動物,優勢種為中國林蛙;爬行類,1目4科11種,桓仁滑蜥是老禿頂子保護區發現的新種,棕黑錦蛇是省重點保護動物,也是常見種;獸類6目16科44種,其中省重點保護動物17種,食肉動物如黑熊、狐、水獺,1985年,發現了朝鮮河麂記錄。

6.類別類型:自然生態系統類森林生態系統類型

7.保護對象:長白植物區係原生型紅松闊葉混交林的頂極群落、山地生態系統以及林內多種國家、省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包括15種國家重點保護植物,一級重點保護植物人參、二級重點保護植物雙蕊蘭、東北刺人參、狹葉爾小草以及11種三級重點保護植物、12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中藥材的原植物以及桓仁林蛙、桓仁滑蜥、黑熊等17種珍貴稀有動物)。

8.綜合價值:(1)科研價值, 保護區是一座博大的天然生物“基因庫”, 也是綜合性的科學研究基地和理想的教學實習場所。繁多的野生生物物種,對保護和研究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的意義;明顯、典型、完整的中山植被垂直分佈帶,對研究中山植被垂直分佈帶的成因規律有重要的科學價值;完整、典型的原生型紅松闊葉混交林植物群落,對研究紅松闊葉混交林演替規律、恢復擴大我國東部紅松混交林、雙蕊蘭的特殊生境和生長髮育規律、第四紀冰緣氣候和燕山運動期間植物消長有特殊的科學價值。(2)經濟價值,保護區內大量的五味子、北馬兜鈴等多種藥用植物資源在省內具有代表性,可合理開發;經營區內人工林提供了大量的木材資源;可以進行珍稀物種人工繁育、發展林蛙人工養殖業;在保護好資源的前提下,可開展生態旅遊活動。(3)環境價值,保存了溫帶山地生態系統的雛形、完整的原生型紅松闊葉混交林植物群落以及豐富的物種資源;具有重要的水源涵養、水土保持、凈化空氣和水質以及調節氣候功能。

9.管理狀況:建有遼寧老禿頂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正處級),負責人郭長泰,聯繫電話0414-8162398,編制120人,隸屬於本溪市林業局。有辦公用房400平方米,有標本室一個、吉普車一台。

10.主要問題:(1)經費緊缺,辦公條件差。 (2)護林防火任務重,缺少設施。

 


丹東鴨綠江口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建立時間: 1987年9月經東溝縣政府批准建立縣級自然保護區,1992年11月經丹東市政府批准晉陞為市級自然保護區,1995年10月經省政府批准晉陞為省級自然保護區,1997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晉陞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地理位置:位於丹東市東港市(縣級市)境內,北起鶴大公路、東至鴨綠江口文安灘島、南臨黃海、西與大連莊河接壤,地理坐標為東經12021′39〃—12330′50〃,北緯3940′50〃—4050〃。

3.佔地面積:總面積108057公頃,包括陸地稻田等31183公頃、蘆葦沼澤6007公頃、潮灘鹽沼24200公頃、淺海海域46667公頃,其中核心區14642公頃,緩衝區71057公頃,實驗區22358公頃。

4.環境狀況:空氣品質符合國家一級標準、海水國家二類。

5.資源狀況:(1)動物資源,鳥類15目44科241種,其中留鳥22種、夏候鳥107種、冬候鳥5種、旅鳥107種;有白鸛、黑顴、金雕、白肩雕、丹頂鶴、白枕鶴、白頭鶴、大鴇等8種國家一級保護鳥類、二級保護鳥類29種,列入中日共同保護候鳥協定名單的有114種,世界瀕危物種黑嘴鷗也在此棲息;魚類,資料記載近海海域和大洋河口共發現魚類38目107科265種,佔全省魚類種數的82.6%,其中主要捕撈對象有35-40種;無脊椎動物7門13綱74種,經濟價值較高的有雜色蛤蜊、文蛤、蟲益蟶、泥螺等30余種底棲動物;兩棲類1目2科3種。(2)植物資源,低等植物55種、高等植物289種,分屬64科,其中有國家重點保護植物1種即野大豆,主要植被類型為沼澤植被類型,優勢種為蘆葦。

6.類別類型:自然生態系統類濱海濕地和河口灣生態系統類型

7.保護對象:濱海濕地生態系統及珍稀鳥類等生物物種。

8.綜合價值:(1)科研價值, 保護區具有濱海濕地和河口灣生態系統、物種和遺傳多樣性,為人們建立了一座寶貴的生物基因庫;保護區獨特的華北、東北動植物區係交匯地帶濕地生態系統和生物物種,對生態學、遺傳學以及野生動植物資源的保護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2)經濟價值,魚類、蟶類等是重要的海産品,蘆葦是重要造紙工業原料。 (3)環境價值,建立濕地生物基因庫;保護丹頂鶴等國家重點保護和珍稀瀕危鳥類;發揮濕地蓄水、調節氣候、凈化水質等環境功能。

9.管理狀況:建有丹東鴨綠江口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下設東港、大孤山兩個管理站,負責人曹仁江,聯繫電話0415-2125944,編制7人,隸屬於丹東市環境保護局,配吉普車一台。

10.主要問題:(1)管理人員少、資金不足。(2)緩衝區和實驗區內人為活動頻繁,不利於管理。(3)存在局部地區部門間交差管理現象。

 


遼寧仙人洞國家自然保護區


1.建立時間: 1981年9月經省政府批准建立省級自然保護區,1992年10月經國務院批准晉陞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地理位置:大連莊河市城北40公里處的仙人洞鎮,地理坐標為東經12257′3〃,北緯3958′54〃。

3.佔地面積:總面積3575公頃,其中核心區773公頃、緩衝區353公頃、實驗區791公頃,其他1658公頃。

4.環境狀況: 空氣符合國家一級標準,區內河流水質達到國家地面水環境一類標準。

5.資源狀況:(1)植物資源,高等植物810種,其中木本178種、草本632種。赤松、櫟樹闊葉林是本區的頂級群落,尤其是大面積保護存完好的赤松在世界上具有重要的意義。(2)動物資源,脊椎動物196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動物8種、省重點保護動物51種;鳥類130多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鳥類22種;昆蟲940種。

6.類別類型:自然生態系統類森林生態系統類型。

7.保護對象:華北、長白植物區係過渡帶生態系統、大面積的天然赤松林、東北地區獨有的第四紀冰川殘留下的天然亞熱帶植物以及鳥類等國家和省重點保護動物。

8.綜合價值:(1)科研價值, 保護區保存完整的特定森林生態系統對研究亞熱帶物種的保護、赤松柞樹混交林演替規律、東北紅豆杉(紫杉)繁育以及森林松幹蚧、白蛾等病蟲害的防治具有極高的價值;保護區豐富的生物資源使其成為東北地區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的教學、考察、實習和科研基地。(2)經濟價值,自然保護區教學考察、週邊地帶開展的山水風光旅遊活動可創造一定的經濟效益。 (3)環境價值, 保存了大面積的天然赤松林、東北地區獨有的第四紀冰川殘留下的天然亞熱帶植物;清澈碧綠、水質優良、長年不斷流的英那河、小峪河流經保護區,河岸由石英岩、石英夾絹雲母岩、變質沙岩構成的奇峰怪石,形成了有“小桂林”之美稱的冰峪山水風光,具有極高的環境價值和旅遊觀賞價值。 9.管理狀況:建有遼寧仙人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暨冰峪省級旅遊度假區管理處,現有職工128人,其中退休職工18人。保護區內設辦公室、保護科、計財科、開發科、一個森林派出所,另有2個護林總站、6個護林分站、1個旅遊開發公司。建區以來基礎建設投入800多萬元。

10.主要問題: (1)資金不足。(2)妥善處理好資源保護與旅遊開發的關係,保持現存良好的生態環境。

 

 


遼寧醫巫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建立時間: 1981年9月經省政府批准建立省級自然保護區,1986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晉陞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地理位置:錦州義縣、北寧兩縣(市)交界處閭山中段。地理坐標為東經12131′——12146′,北緯4126′——4146′。

3.佔地面積: 總面積11459公頃,其中核心區3856公頃、緩衝區2536公頃、實驗區5067公頃。

4.環境狀況: 空氣符合國家一級標準。

5.資源狀況:(1)植物資源,包括維管束植物120科465屬963種(國家重點保護的8種),其中蕨類植物10科12屬21種、裸子植物4科9屬15種、被子植物106科444屬927種,苔蘚植物28科69屬129種,真菌植物29科101種,地衣植物正在調查中。 (2)動物資源,區內有野生脊椎動物248種,隸屬30目73科158種。其中哺乳類6目15科29屬32種,佔全省總數的42%;兩棲類1目4科4屬6種,佔全省總數的46%;爬行類,3目6科9屬16種,佔全省總數的54%;魚類,4目6科14屬15種,佔全省淡水魚類總數的14.6%; 鳥類,16目42科102屬179種,佔全省總數的50%。包括國家重點保護動物31種、省重點保護動物41種。

6.類別類型:自然生態系統類森林生態系統類型。

7.保護對象:東亞地區特有的天然油松林、華北植物區係現存較完整的針闊葉混交林、黑鸛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

8.綜合價值:(1)科研價值, 保護區處於華北、長白和蒙古植物區係的交匯地帶,區內植被類型多樣,兼有三個植物區係植物物種分佈,為研究森林演替規律、恢復森林植被提供了理想的科學研究場所;植物種類繁多、物種豐富,是天然的物種基因庫和自然博物館;動物種類多、資源豐富,具有華北、東北、蒙新區係過渡特點,為研究野生動物生態、動物利用提供了極重要的條件;保護區有優越的自然環境、複雜的地理結構、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于一體,為研究中國東北地區的自然、地理、歷史、文化提供了可靠依據。 (2)經濟價值,開展了幹鮮果品生産基地建設、森林生態旅遊、商飲服修業,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 (3)環境價值,保持水土、涵養水源、凈化水質和空氣、維持生態平衡。

9.管理狀況:建有遼寧醫巫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正處級),負責人宋殿雲,電話0416——6623336,下轄朝陽、碾盤溝、老爺嶺管理處和閭山森林公園四個科級單位,設有2個森林公安派出所。全處現有職工127人,其中乾部54人(技術幹部)。隸屬於錦州市林業局。區內有林區道路59公里,房屋建築面積6833平方米,無線電臺2部,汽車7輛,固定資産328萬元。

10.主要問題: (1)經費不足。(2)基礎設施建設滯後。

 


遼寧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建立時間: 1980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建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地理位置:蛇島位於大連旅順口區雙島鎮大甸子西北7海裏處,老鐵山保護區位於大連旅順口區西部,三面環海,西起雙島鎮大甸子村、東到獅子口老虎尾、北至雙島灣艾子口村、南至鐵山鎮陳家村,地理坐標為東經1212′30〃——12115′04〃,北緯3843′16〃——3857′53〃。

3.佔地面積:總面積17073公頃,其中核心區6073公頃、緩衝區3800公頃、實驗區7200公頃。

4.環境狀況: 蛇島是鄰陸孤島,最高山頂標高216.9米, 是西南略向東東傾斜單一構造的單面山,地貌類型有海蝕地貌、海積地貌和重力堆積地貌,土壤為棕壤。植被是次生闊葉落葉林,以喬木和灌木為主,林間生有以禾本類為主的中生草本植物,鷹等猛禽和褐家鼠是蛇島蝮蛇的天敵。中緯度寒溫帶季風性氣候類型,受季風和海洋影響明顯,四季分明,變化平緩,夏無酷暑,冬無奇寒。淡水資源缺乏,需人工攔蓄雨水。

老鐵山地區是由高低不一的山丘組成的丘陵地帶,最高峰老鐵山絕對標高457.6米。氣候類型為溫帶季風類型,氣候溫暖,雨量適宜,盛夏無高熱,隆冬少嚴寒,夏秋較濕潤,氣溫較平穩。植被屬華北植物區係、暖溫帶闊葉林區赤松夏綠闊葉林亞帶。

5.資源狀況:(1)動物資源,蛇島蝮蛇建區時有9000條,經過多年保護現已增至18000余條,昆蟲58科117種,鳥類115種,此外還有褐家鼠、蝙蝠;老鐵山鳥類18目45科293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10種、二級保護鳥類45種,其他動物9目6科25種。(2)植物資源,老鐵山地區維管束植物85科422種,蛇島維管束植物53科201種(被子植物53科197種)。

6.類別類型: 野生生物類野生動物類型。

7.保護對象:蛇島黑眉蝮蛇、蛇島特殊的生態系統以及東北亞候鳥。

8.綜合價值:(1)科研價值,蛇島是研究海洋島嶼生態系統、探求蛇島蝮蛇的生活習性、種群演替規律繼而進行合理開發利用的理想基地;老鐵山保護區提供了研究候鳥遷徙規律,保護國家和省重點保護鳥類從而維持生態平衡的重要場所。(2)經濟價值,蛇島蝮蛇及其産品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和藥用價值;在保護好資源前提下開展的旅遊觀賞活動,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 (3) 環境價值,老鐵山地區以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條件,為鳥類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場所,並且成為許多鳥類南北遷徙的重要通道和停歇站,為保持蛇島蝮蛇食物鏈的完整性提供了重要保障;蛇島有效地保護了蛇島蝮蛇這一獨特物種。

9.管理狀況:建有遼寧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正處級),編制35人。負責人張久成,電話0411-6383697。有辦公用房、建有蛇島醫院和蛇島博物館。

10.主要問題: (1)通訊、交通設備落後,加之人力不足,制約了保護區的管理。(2)老鐵山保護區地界問題仍未徹底解決,蛇島周圍200米海域仍由地方使用,老鐵山的實際管理權屬林業部門。因此,難於統一管理,執法受到一定制約,影響了保護區的有效管理。

 

編輯:王文英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