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鞍山市

時間:2012-05-23 16:35   來源:遼寧省政府網

  【自然概況】

  鞍山市坐落在美麗富饒的遼東半島中部,地處遼寧中部城市群之中,在瀋陽和大連的連接帶上,是我國鋼鐵工業的搖籃,素有“鋼都”之稱,是全國綜合實力50強城市。轄海城市、臺安縣、岫岩滿族自治縣3個縣(市)以及鐵東、鐵西、立山、千山4個城區。全市土地面積9252平方公里,總人口346.9萬人,其中市區人口146.1萬人。鞍山礦産資源舉世聞名,旅遊資源十分豐富。鐵礦儲量佔全國的1/4,菱鎂礦儲量佔世界的1/4,居全國之首,滑石、玉石儲量亦居全國之冠。農産品、地熱資源、各種非金屬礦藏也十分豐富。鞍山是融自然風光、宗教文化、溫泉康復、冶鐵歷史和滿族風情為一體的旅遊勝地。擁有國家風景名勝區——千山、國家4A級旅遊景點玉佛苑和國內知名的湯崗子理療溫泉等旅遊資源,是全國著名的優秀旅遊城市,又是全國衛生城市。鞍山交通便捷通暢。長大鐵路、沈大高速公路、哈大公路縱貫南北,交通便捷、道路通暢,是全國暢通工程A類一等模範城市。城市基礎設施功能完善。供電、供水充裕,網際網路、電訊、商貿、住宿等基礎設施標準高,服務設施完善,處於國內領先水準,自來水和煤氣普及率均居全國前列。

  【經濟發展綜述】

  2004年,全市地區生産總值突破1000億元大關,達到1006億元,比上年增長16.1%。全市每人平均生産總值2.9萬元,增長26.9%。全年實現稅收收入98.2億元,增長43.1%;實現地方財政收入47.5億元,增長34.4%。農業生産較快增長。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産值97億元,比上年增長16%。全市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8萬公頃,比上年增加1.3萬公頃,增長8%;糧食總産量120萬噸,增長10.6%。農業産業化進程加快。新增2個省級農業産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累計有省級以上農業産業化重點龍頭企業8家,市級龍頭企業14家。其中,海城市富有植物油廠晉陞為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實現了鞍山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零的突破。工業基礎實力雄厚。擁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967家,資産1143億元。冶金工業技術裝備水準居全國前列,初步形成以鋼鐵工業為主體,裝備製造、輕紡、礦産品加工業為支柱的“一個基地、三大産業”的發展格局。全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336億元,增長51.4%,實現利潤115億元,增長3.5倍。鞍山鋼鐵集團公司是我國特大型鋼鐵企業,經過近幾年大規模技術改造,主體裝備達到國際先進水準,産品結構調整取得重大進展,其産品不僅附加值高而且大量進入國際市場,出口鋼材居全國鋼鐵企業之首。目前鞍鋼已進入世界鋼鐵企業前8強。固定資産投資增速加快。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216.8億元,增長23.6%。大項目個數和投資額比上年大幅增加。2004年,城鎮計劃總投資5000萬元以上項目(不含房地産和農村)73個,比上年多18個,完成投資額106.8億元,增長39.2%。其中計劃投資1億元以上項目40個,比上年多8個,完成投資94.6億元,增長35%。消費品市場健康發展。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94.8億元,增長13.8%。消費品升級換代加快,消費結構發生新的變化。全年限額以上批發零售貿易企業實現汽車銷售額3.7億元,增長38.7%,其中以居民為主的汽車零售額2.9億元,增長86.4%。石油及製品實現零售額2.4億元,增長51%。文化辦公用品實現零售額3162.3萬元,增長1.9倍。天興百盛、新一佳、國美電器、鴻偉超市和百世特五家大型連鎖店和超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7億元,佔全市限額以上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的36.4%。城鄉人民生活水準穩步提高。城市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8262元,增長11.1%;每人平均家庭總支出8550元,其中消費性支出6859元,增長7.6%。全市職工每人平均工資11057元,增長24.6%,其中在崗職工每人平均工資15402元,增長21%。居民消費結構明顯升級。每百戶城市居民家庭行動電話擁有量由上年的70部提高到97部,每百戶城市居民家庭擁有電腦由上年的17台提高到24台。城市居民每人平均住房建築面積18.76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53平方米。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4253元,比上年增加253元,增長6.3%。

  【對外開放和旅遊業】

  利用外資取得新進展。全年合同直接利用外資7.4億美元,增長18%。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2億美元,增長38.2%。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500萬美元以上的項目13個,完成投資1.4億美元,佔全部直接利用外資的69%。外貿出口創歷史新高。全市外貿在鋼材出口的強勁推動下,保持良好的增長勢頭,完成外貿出口1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4倍,創歷史新高。其中對美、韓、歐盟、日本4個國家和地區的出口額達到8.2億元,比上年增長2倍,美國取代韓國成為鞍山市出口的主要國家。機電産品出口繼續擴大,全年完成8000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3倍。對外經濟交流與合作日益活躍。已同7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常性的經濟往來,同國外20多個城市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旅遊業發展態勢強勁。全年接待國內遊客690萬人次,增長21%;國內旅遊收入46.9億元,增長24%。接待海外遊客5.9萬人次,增長25%;旅遊創匯4216萬美元,增長31%。

  【城市建設和環境保護】

  城市建設取得新進展。全年新擴建城市道路面積9.1萬平方米,新擴建道路長度4千米,新增人行道面積4萬平方米,新建排水管渠7千米,大修柏油路10.2萬平方米。全年栽植喬灌木55.17萬株,栽草坪15.67萬平方米,栽植花卉35.6萬株,城市綠化栽大樹1萬棵。新增綠地面積10.18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35.8%。建設城鎮住宅100.1萬平方米,改造居民小區52個。完成了興盛路、深營路等城市道路改造建設。城市環境進一步改善。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比上年平均減少2%,廢水中主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排放量4.4萬噸,比上年減少300噸;空氣中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量6.9萬噸,煙塵排放量4.1萬噸,與上年基本持平;工業粉塵排放量8.3萬噸,比上年減少1000噸;城市空氣品質達到國家二級標準的天數為257天;功能區噪音基本達標。

  【地企合作】

  大力支援鞍鋼改革發展,地企合作邁出新步伐。堅持地方與鞍鋼高層聯席會議制度,在支援鞍鋼西部新區建設、鐵礦資源保護開發、推進地企合作等9個方面,明確22項工作內容及具體目標。出臺了《關於支援鞍鋼主輔分離、輔業改制、分流安置富餘人員的若干規定》。以2003年鞍鋼上繳地方稅收為基數,用新增財力的50%建立支援鞍鋼發展專項資金,用於支援鞍鋼重大項目建設的配套補助。促成鞍鋼購並市第一軋鋼廠和冷彎型鋼廠等地企合作項目,冀東水泥一期工程竣工投産,1000萬噸鐵礦石採選項目開工建設。鞍鋼血站劃歸地方管理,與鞍鋼簽訂10家醫療保險機構屬地化管理移交協議,鞍鋼剝離辦社會職能取得新進展。

  【社會事業】

  科技事業穩步發展。2004年,全市有高新技術企業155家,其中産值超億元的企業17家。全年完成科技成果84項,其中,國際領先的2項,國際先進的11項,國內領先的33項,國內先進的36項。全年簽訂各類技術合同540項,成交金額1.5億元,增長0.6%。全年受理專利申請1101件。文化事業繁榮。2004年末,全市有藝術表演團體3個,全年演出1000余場,觀眾100萬人次;有群眾藝術館、文化館9個,文化站80個;有公共圖書館9個,接待讀者81萬人次;全年共組織10項大型群眾文化活動、18場大型文化廣場演出,觀眾達20萬人次。30部作品榮獲國家級和省級金銀獎,圖書銷售額完成5484萬元。衛生事業繼續發展,疾病控製成效顯著。全市有衛生機構(含診所)1419個,其中,醫院、衛生院141個,個體、私人診所1205個,總床位1.71萬張。有衛生技術人員1.59萬人,其中,醫院、衛生院執業(助理)醫師5639人,註冊護士5474人。有衛生防疫、防治機構10個,衛生技術人員621人;婦幼保健機構8個,衛生技術人員279人。以街道為單位設置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服務能力覆蓋面達75%以上,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管理人員培訓率100%。計劃免疫工作成效顯著,計劃免疫“五苗”接種率98%,食品衛生監測合格率85%,公共場所衛生監測合格率92.4%。體育事業蓬勃發展。全市共組織開展各類公益性群眾健身活動32次,有體育健身小區170個,公益性體育場館3個。在2004年的國際賽場上,鞍山籍運動員共奪得7個冠軍。承辦省級以上體育賽事3項4次。

  【社會保障和勞動就業】

  社會保障工作成果顯著。2004年,全市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46.7萬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72.7萬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64.5萬人。及時足額發放社會養老保險金14.7億元,增長10.5%;發放失業保險金2.7億元,增長35%。全市把健全和完善城市社會救助體系,從政策和制度上為困難群眾提供規範化的救助,切實解決貧困群眾的突出困難作為工作重點,年末保障人數10.1萬人,保障面5.8%,月每人平均救助額85元,通過加強動態管理,基本保證了應保盡保。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和再就業。全年實現就業再就業12萬人,城鎮失業率控制在5.9%。職業技能培訓7萬人,就業培訓率達到60%。有17.4萬人通過並軌與企業解除了勞動關係。被評為“全國十大創業示範基地”。

  (郭春永)
編輯:王文英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