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快社會轉型

時間:2012-05-24 10:04   來源:遼寧省政府網

  大力促進就業和構建和諧勞動關係。把擴大就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位置,堅持在經濟發展中培育就業增長點,積極促進就業,建立健全公共投資帶動就業增長的機制。強化政府對就業和再就業工作的指導和促進作用,將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放在首位,統籌做好城鎮新增勞動力、農業富餘勞動力和城鎮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工作。完善創業扶持政策,改善社會創業環境,大力支援自主創業、自謀職業,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健全統一規範靈活的人力資源市場,積極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職業培訓。加強勞動執法,完善勞動爭議處理機制,保障勞動者權益,建立和諧勞動關係。

  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堅持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方針,加快推進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基本實現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全覆蓋,完善城鎮職工和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保障體系,健全基本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關係轉移接續制度。完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城鄉困難群體、特殊群體、優撫群體的社會救助保障機制。繼續實施城市保障性住房和農村危房改造工程,探索和創新住房保障模式,滿足更多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需要。繼續堅持開髮式扶貧,積極推動貧困片區特別是“貧困村”整體脫貧。

  顯著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係,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企業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支付保障機制以及工資集體協商制度,確保勞動者收入和經濟同步增長,著力提高城鄉居民特別是中低收入者收入水準,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水準,提高扶貧標準、最低工資標準和社會優撫對象待遇水準。鼓勵增加經營性收入,創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産性收入。建立更加科學合理的收入分配調節機制,努力縮小不同群體、不同地區收入差距。完善公務員工資制度,深化事業單位收入分配製度改革。

  提升社會事業發展水準。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深入實施科教興省戰略,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堅持德育為先、能力為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普及規範學前教育,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推進普通高中優質特色發展,增強職業教育發展活力,建設高等教育強省。增加教育投入,鼓勵引導社會力量興辦教育,合理配置教育資源,促進教育公平。加強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擴大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建立和完善藥品供應保障體系,保障藥品品質和安全。加強城鄉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新增醫療衛生資源重點向農村和城市社區傾斜。積極穩妥推進公立醫院改革,探索形成各類城市醫院和基層醫療機構合理分工與協作格局。鼓勵社會資本以多種形式興辦醫療機構,滿足群眾多樣化醫療衛生需求。推進群眾體育、競技體育和體育産業協調發展,成功舉辦第十二屆全運會。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培育壯大老齡服務事業和産業,發展婦女兒童事業,支援殘疾人事業發展。

  積極推動文化新發展。加快文化強省建設,堅持政府主導,加大投入力度,基本構建覆蓋城鄉、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切實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堅持“兩為”方向,集中有效資源,大力發展各項文化事業,打造具有遼寧特色的群眾文化品牌。深化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改革,強化服務職能,創新服務方式,提高公共文化服務能力。繼續推進文化資訊資源共用、廣播電視村村通等重點文化惠民工程。加快省科技館、省圖書館、省博物館等重點公共文化項目建設,著力抓好市、縣、鄉、村四級群眾文化基礎設施和服務網路建設。加大文化遺産保護和應用力度。加強城市社區和基層農村文化建設,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加大對文化産品創作生産的投入和引導,推出一批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俱佳的精品力作。鼓勵和支援社會資金以多種方式投入文化公益事業。推進科普能力建設,提高公民科學素質。大力發展哲學社會科學,加強重大理論創新和現實問題研究。

  大力發展文化産業。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創新文化産業體制機制,堅持市場導向,加快推動文化資源跨地區、跨行業整合,實施重大文化産業項目帶動戰略,推動文化産業特別是新興文化産業發展,大力培育支柱産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以瀋陽、大連為發展“兩極”,統籌建設中部城市群文化産業綜合示範區和沿海沿江文化創意産業先導區以及遼西特色文化産業區。加大文化産業重點項目的招商引資力度,加快引進戰略投資者,做大做強文化主導産業和文化産業基地。加快推動文化産業與國民經濟各領域各行業相融合,設立文化産業投資基金,搭建多層次投融資平臺。

  著力創新社會管理。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格局,健全基層社會管理體制,構建重心下移的社會管理模式。完善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工作機制,構建妥善協調各種利益關係的基層工作平臺,加強信訪和矛盾糾紛調解工作,維護群眾合法權益。完善突發事件應急管理體制,提高突發事件處置能力。深入開展平安創建活動,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建立健全實有人口動態管理、矛盾糾紛化解、社會組織監管、虛擬社會管控和社會治安防控機制,提升社會管理效能,切實保障人民生命財産安全。強化安全生産管理和監督,落實安全生産責任,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高食品藥品綜合監管能力,建立健全日常監管體系,保障人民群眾飲食用藥安全。

  提高生態文明水準。加快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生産方式和消費模式,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把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強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強度作為約束性指標,大力推進重點領域節能降耗,抑制高耗能産業過快增長,堅決淘汰落後産能,強化節能減排目標責任考核。推進生産、流通、消費各環節迴圈經濟發展,建立迴圈經濟試驗區和低碳經濟示範區。加強資源節約和管理,提高礦産資源保障能力,節約集約利用礦産、土地、水等資源,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準。以解決飲用水不安全和空氣、土壤污染等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加強綜合治理,明顯改善環境品質。全面推進生態省建設,按照全省主體功能區規劃,建立和完善生態補償機制,抓好荒山造林、退耕還林(草)、草原建設、濕地保護、河流治理等生態工程建設。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建設阜新、朝陽生態區,以建立遼河、淩河保護區為重點,加快重點流域生態恢復。加快建立地質災害易發區調查評價、監測預警和防治、應急體系,加強防災減災體系建設。

編輯:王文英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