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路線”我來説]是當“官老爺”還是做人民公僕

時間:2014-01-22 16:34   來源:新華時政

  提及某些部門或幹部,老百姓經常感慨“官僚得很”。的確,“官僚主義”在現實生活中時有所見,群眾十分反感。脫離實際、脫離群眾,高高在上、漠視現實,唯我獨尊、自我膨脹——官僚主義不僅惹人嫌惡,也貽害無窮,不斷侵蝕著黨的肌體,疏離著黨同群眾的血肉聯繫。

  本期《[“群眾路線”我來説]是當“官老爺”還是做人民“公僕”?》就同網友一起揭露官僚主義的表像、本質、危害,以及如何遏制官僚主義的蔓延。

  

  網友“黑龍”:官僚主義最大的表現就是“官老爺”做派,與這樣的官老爺過招的機會並不難找,一些幹部在遇到百姓反映問題時愛答不理,漠不關心,甚至是相互推諉,逃避責任。天天大道理挂在嘴上,實際上不切實為老百姓辦事。

  網友“走路的聲音”:官僚主義的要害就在於脫離群眾,脫離實際,做官當老爺。

  網友“強國點子牛”:一些領導幹部開展工作習慣於發號施令,僅僅依靠開會、打電話、發文件等簡單生硬的方式,不願深入基層一線,不善於在調查研究中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不善於把握各類矛盾問題的特點規律,把握不好推進重點工作、解決難點問題的關鍵點、突破點和落腳點,各項工作難以取得實質性的進展和突破。

  網友“沉默島12345”:毛澤東形象地把官僚主義者比喻為泥塑的神像,説它是一聲不響,二目無光,三餐不食,四肢無力,五官不正,六親無靠,七竅不通,八面威風,久坐不動,十分無用;

  網友“一二三四向首歌”:官僚主義的本質就是高高在上,人為割裂幹部同人民群眾之間的親密關係。不把群眾當親人、不把群眾當朋友。跟群眾之間總隔著一層膜。

  網友“自由心態”:官僚主義一方面人為製造矛盾,另一方面又貽誤化解矛盾的時機,影響社會和諧與穩定。

  網友“慕慕兒”:從根本上説,官僚主義損害了政府形象和公信力,損害了人民群眾的利益。

  網友“songjunwen”:官僚主義是生長在黨和國家肌體上的贅瘤,是毒素和禍害,如果任由官僚主義滋長、蔓延,終將導致黨和國家的覆亡。

  網友“單身流雲”:官僚主義者最怕公開曝光。要形成必要的聲勢,通過廣播、電視、報刊、網路等各種媒體,大張旗鼓地宣傳堅持講真話、聽真話,堅持講實效、辦實事的好典型,形成正確的示範和導向。

  

  網友“邱冰”:俗話説,人民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官僚主義往往與庸懶散奢等不良風氣、權力亂作為或不作為相連。無論是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還是著力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都急需加強黨內監督、民主監督、法律監督、輿論監督的力量,做好人民監督大文章。

  網友“尹德慈”:剷除官僚主義要堅持多管齊下,要把權力關在制度這個籠子裏,對權力運作進行全過程、全方位的有效監督。

  網友“小曾星”:在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中出現官僚主義傾向,與公民提出批評和建議的權利、提出申訴、控告或者檢舉的權利不能及時得到伸張不無關係。如果公民的權利不能及時發揮作用,反而會形成負激勵,使公民不願意對改進政府工作進一步提出批評和建議。

  網友“羅鳴”:讓黨員幹部回歸到“公僕”,避免成為“老闆”、“老爺”。密切黨群關係要有新思維,群眾的權利要重視和尊重。

  網友“彩雲風鈴”: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

編輯:尹賽楠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