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精神  >   要聞  >   正文

新型城鎮化將改變 “只要土地不要人”現狀

2013年12月25日 13:36 來源:羊城晚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吳曉靈

  

  沈聯濤

  

  李鐵

  

  李楊

  

  汪濤

  

  王健林

  在201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召開背景下,在上週末舉行的“三亞財經國際論壇”上經濟發展以及城鎮化相關話題成論壇熱點。多位與會專家表示,在“穩增長,調結構”背景下此次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淡化GDP增速目標是明智之舉,“合理增長”關鍵要穩定可預期,並且是沒有通貨膨脹和産能過剩情況下的“有品質”的增長。而新型城鎮化有望改變目前“只要土地不要人”的現狀,難點在於戶籍改革以及“錢從哪來”。

  有品質的增長最關鍵

  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表示要“抓住機遇保持國內生産總值合理增長、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努力實現經濟發展品質和效益得到提高又不會帶來後遺症的速度”。

  對於這一“合理增長”的速度,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揚接受羊城晚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由於我國稅收、信貸增速等指標都與GDP增速掛鉤,確實還需要説一個具體的增長數字,“但這已不是問題的關鍵”。李揚認為,關鍵是要使經濟增長沒有大起大落,可以給人穩定的預期並且是可以持續的,“另外,這樣的增長還應是沒有通貨膨脹以及産能過剩情況下的增長,如果可以實現這一點,即便是7%的增速已經足夠了”。

  經綸國際經濟研究院院長、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首席顧問沈聯濤也對羊城晚報記者表示,“合理增長”關鍵是有品質的增長,“同樣的一件事情,比如辦醫療,3000元錢能解決的事情你花出來2萬,雖然GDP是增長了,但這沒有意義,是對資源的浪費”。

  中國有條件走出“中等收入陷阱”

  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吳曉靈則認為,GDP的增長速度不是奮鬥目標是客觀的運作的結果,“目前情況如果要定一個增長的具體數字,我認為説7%比説7.5%好,因為這個給市場一個信號,就是我們政府對經濟增長下限的容忍度是在提高的,是可以為了結構的調整適當地放緩經濟增長的”。

  沈聯濤認為,從世界看中國,中國的潛力非常大,“第一,中國已經有機遇、有條件走出中等收入陷阱,中國已經有17個城市、2億人口達到世界平均水準——1.2萬美元的收入;第二,中國的財富情況,已達到全球第三位了”。

  新型城鎮化核心是戶籍改革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後特別再召開一個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這尚屬首次,這一變化也引起與會專家高度關注。

  國家發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李鐵認為,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公報裏特別提出要走一條可持續發展的節約的城鎮化發展道路,是因為過去那種城鎮化發展道路存在著嚴重的問題,“如果還是按照這種粗放型、資源嚴重浪費的模式走下去,很可能給城市居民帶來的不是福祉,甚至會給整個城鎮化的發展進程帶來巨大的隱患和風險。”

  東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名譽院長華生表示,這次中央開城鎮化工作會議不是讓大家回去再搞人為造城,“這個信號給得非常明確和正確”。新型城鎮化的基本出發點,就是要改變城市化只要土地不要人的現狀,就是要改變農民工進城之後的身份仍然沒有變的問題,是要實現真正的可融入的城市化。華生認為,新型城鎮化的核心改革是改戶籍,“戶籍制度是最大的難題”。

  最擔心城鎮化的錢從哪來

  大連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則表示,自己現在最擔心的問題是城鎮化的錢從哪來。“新型城市化首先要解決現在的兩億農民工如何變成市民,消化兩億農民工的保險、戶口是一個巨大的成本,這個怎麼樣解決,這個麻煩得很,這個絕不是簡簡單單説幾句口號、開一個會議可以解決的,最重要的難題就是錢從哪來,繼續賣土地也難以為繼了”,王健林表示。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尹賽楠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尹賽楠

原稿件來源:羊城晚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