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推進誠信建設制度化  >   相關評論  >   正文

誠信建設制度化刻不容緩

2014年08月07日 12:07: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原標題:誠信建設制度化刻不容緩

  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國無信不寧。黨的十八大報告對誠信建設提出了具體要求,指出要加強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建設。劉奇葆在7月30日召開的推進誠信建設制度化工作座談會上指出,國以誠立心,人以誠立身。加強誠信建設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基礎,是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的重要舉措。要推動誠信建設制度化、規範化、長效化,提高全社會的誠信意識和信用水準,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力道德支撐。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言必信,行必果”,“誠”與“信”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石。當前,我國處於社會轉型加速期,既要面臨社會體制轉換和機制轉軌、社會結構調整的風險,也要面臨社會價值觀念轉變和行為規則形成的社會意識內化和外化的風險;誠信缺失影響民生品質,衝擊社會秩序,屢屢發生的社會失信事件已經成為嚴重妨礙社會健康發展、經濟良性運作和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因素,信用體系建設刻不容緩。

  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提出《關於推進誠信建設制度化的意見》,對於切實形成誠信建設良好的社會輿論環境,著力推進誠信建設規範化、長效化,有著重要意義。誠信建設是一個長期的系統工程,全社會應形成合力共同推進,需要有法律法規,需要將規範內化,形成一種自然而然的行為規則,更需要政府起到主導和帶頭作用。回顧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推進過程,如何解決各領域之間相互掣肘的問題,整合不同部門間的資訊,始終是焦點所在。誠信建設工作要努力實現制度化、規範化、長效化,引導全社會形成誠信光榮、失信可恥的氛圍。各領域、各部門要把誠信建設作為分內職責,採取得力措施,完善相關機制,切實抓好各項任務落實。

  僅把社會誠信問題納入道德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教育和治理是不夠的,還必須納入政府保障和提高民生品質的社會管理中;同樣,社會誠信建設,也不僅僅是社會誠信教育、相關制度健全和完備的問題,更是制度挺立而具有權威和實效的問題。只有制度有信用,人有信念和信仰,社會充滿信任,誠信和諧的社會才能到來。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光明日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