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誠信  >   信用知識  >   正文

企業信用評價的地位和作用

2014年12月18日 14:05:00 來源:www.cecrec.com 字號:       轉發 列印

  企業需要加強信用管理和信用建設,那麼怎樣才算管理好、建設好了呢?這不能憑企業自己説,也不能憑一兩個客戶説,也不能憑哪個領導説,必須有一個科學、客觀、公正的評價。

  企業信用評價的地位和作用可歸納如下:

  1、規範的信用評價是企業信用狀況科學、準確的描述,不是企業自己或哪一個人或哪一個客戶的評説可與之相比的。信用評價的內容、標準、方法是經幾代專家、學者的理論研究和實踐驗證制訂出來的,有相當高的統計意義上的準確性。

  2、規範的信用評價,其評價結論具有橫向可比性。由於我國目前比較規範的信用評價已經採用國際上通行的內容標準和表達方法,所以,信用評價所得出的信用等級結論具有橫向可比性,不同的國家、地區可作為衡量企業信用程度的重要依據。

  3、信用評價是信用體系中相關子體系的運作基礎。實施信用政策,決定鼓勵與懲戒,需要用到信用評價結論,否則信用政策的實施就失去了依據;實施信用監督,尤其是行業自律性監督也需要用到信用評價結論,否則自律也失去了標準;信用公示也需要公示信用評價結論,否則公示資訊的應用價值就會大打折扣。

  4、信用評價結論的廣泛應用是促進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有效途徑。信用體系的建立和運作本身不是目的,目的在於通過鼓勵守信、貶黜失信來凈化市場,促進市場經濟健康發展。那麼怎樣作到這一點呢?關鍵是在商品購銷、融資貸款和投資合作中做出正確的選擇。如果需求單位在商品購進、建設單位在工程招標、原材料供應企業在決定賒銷、銀行在決定貸款、投資人在選擇投資對象時,非常注意依據信用評價結論選擇信用好的企業,不僅自身能防範風險,而且也能極大地促進被選擇企業的發展。相形之下,信用不好的企業將會處於孤立無助、形單影隻的困難境地,要麼改弦更張、重塑信用形象,要麼被淘汰出局,這和用行政手段實施失信警告和歇業督促的意義是一樣的。而前者利用的是市場機制,後者採用的是行政手段,兩者比較,前者不失為凈化市場,促進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一個更好的有效途徑。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俊偉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俊偉

原稿件來源:www.cecrec.com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