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亞洲論壇2014年年會將迎來關鍵環節。在今日上午舉行的開幕式上,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發表主旨演講。作為東道主,中國高級領導人已連續13年與會。
亞洲的新未來,尋找和釋放新的發展動力——這是本屆年會的主題。在貿易增長減慢、一體化進程減速、全球價值鏈未來發展不確定的情況下,站在全面深化改革起跑線上的中國將作何主張,全球期待。
又一外交主場 李克強主旨演講引期待
4月8日,一年一度的博鰲亞洲論壇年會在中國海南美麗的會展小鎮博鰲拉開帷幕。本屆年會吸引了來自海內外約3000位政、商、學、媒等領域的嘉賓,再創歷史新高。
作為東道主,每年的論壇年會,中國都有重要領導人出席,今年亦不例外。據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周文重介紹,李克強將出席10日舉行的年會開幕式並作主旨演講。
“當下,西方三大經濟體的經濟恢復程度不一樣,當前世界經濟恢復更關注新興經濟體,這是本屆年會備受關注的重要原因。”長期研究國際戰略的中國社科院研究員沈驥如對中新網記者談道。
今年是中國全面深化改革元年,在世界經濟復蘇乏力、亞洲貿易增長和一體化進程減緩的當下,李克強將如何介紹中國經濟發展的總體思路和重點舉措,並闡述中方對推動亞洲經濟一體化和區域合作的政策主張,引發外界期待。
在沈驥如看來,李克強或將圍繞本屆年會的主題“亞洲的新未來,尋找和釋放新的發展動力”展開論述。他認為中國在這方面是有經驗可循的,“因為過去中國經濟的發展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是不可持續的,要尋找到新的發展動力,就必須深化改革、鼓勵創新,轉向可持續發展。”
從2002年舉行首屆年會迄今,博鰲亞洲論壇已走過13個年頭。如同論壇舉辦地博鰲從漁村變身現代小鎮,經過十多年發展,這個國際性民間經濟論壇被不斷賦予更多新的內涵,最為顯著的新特徵之一,就是其外交功能的卓然呈現。
根據中國外交部此前公佈的資訊,多國領導人將應邀來華出席年會。其中,澳大利亞總理、哈薩克總理、寮國總理、奈米比亞總理、東帝汶總理還將結合年會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此外,年會還吸引了眾多國家的前政要,輿論認為,這對於國與國之間的交往會産生一些“特殊”的成果。
其實,不僅是“主場”的中國,近年來,許多國家都已把該年會視為新的外交陣地。分析稱,由於外交功能的逐漸顯現,博鰲亞洲論壇無疑可以為各國提供一個合適的平臺,尋找利益匯合點,超越分歧,實現合作共贏。
“改革”成分論壇熱詞 年會呈五大亮點
歷經13年砥礪,博鰲亞洲論壇已發展為亞洲及其他大洲有關國家政府、工商界和學術界領袖就亞洲及全球重要事務進行對話的高層次平臺。
分析稱,該論壇之所以有生命力,得益於其本身順應形勢發展,議題設置反映時代要求和亞洲期待。事實如此。本屆年會設置58場正式討論,主要圍繞改革、創新、可持續發展三大主線展開。
記者注意到,“改革”成本屆年會的熱詞。有媒體表示,翻閱此次論壇日程安排,議題中有33處出現“改革”字眼。譬如,“亞洲下一輪改革”“歐盟改革”“改革:重塑亞洲和新興經濟體的競爭優勢”等重要分論壇均涉及改革話題。
分析稱,2014年亞洲和新興經濟體將處於改革的關鍵時期,中國、印度、印尼等均在大力推進改革議程。在這一背景下,論壇希望通過政、商、學界領袖們的思想碰撞,在凝聚共識基礎上為新一輪改革尋找切入點和新思路。
其實,博鰲亞洲論壇取得如此進步,與之求新求變的自我創新也不無關係。據不完全統計,本屆年會至少呈現出五大創新亮點。
今年年會將首次為歐盟、美國、俄羅斯、澳大利亞4個主要經濟體舉辦專場分會。外交學院外交學系教授蘇浩對此表示,“這4個經濟體與亞洲經濟關係非常密切,且近來出現了一些新的跡象,因此很有必要進行深入探討。”
本屆年會還首次設立了CEO雙邊對話,其中包括中澳商界領袖對話、中俄能源金融對話等。此外,年會還為企業家量身定制CEO系列會議,包括邀請李克強與企業家進行小範圍對話、邀請中國負責經濟決策的部委(發改委、財政部、商務部)負責人與近百位CEO進行閉門對話、邀請中國部分省份的政府負責人與25位CEO進行閉門對話等。
首度推出的“青年觀察家”項目,也成為今年年會的一大亮點。往年參加論壇的主要是商業成功人士和資深政界人士,年輕人並不多見。在今年的年會上,論壇將從廣泛推薦的人選中確定20余人,量身訂制“青年觀察家閉門會議”“青年領袖圓桌會議”等系列活動,從多方面給予青年精英展示理念和思想碰撞的空間。
此外,據周文重介紹,作為創新之舉,今年年會還適當引入政治安全議題,包括新型大國關係、網路安全、南海合作等。
亞洲尋發展新動力 中國“一帶一路”構想引關注
重視議題設置的重要性,是博鰲亞洲論壇一貫的風格。針對新興市場國家和亞洲多數經濟體增長放緩的現實,本屆年會將主題設定為“亞洲的新未來,尋找和釋放新的發展動力”。
輿論對此表示,當前,世界經濟格局正經歷著重大變革,亞洲經濟體面臨著一系列重大挑戰,本次年會主題設定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
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院長李向陽表示,過去一段時間裏,新興經濟體,特別是亞洲地區的新興經濟體增速普遍放緩,而國際金融危機之後,大規模政府干預所留下的資産泡沫等問題在亞洲新興經濟體普遍存在,這些國家還面臨著美聯儲QE退出的潛在風險,因此“普遍需要尋找新的經濟增長動力”。
“亞洲發展的好與壞,對世界經濟發展有非常大的影響。至於發展效果的好與壞,有必要進行詳細的探討。而只有通過細緻的探討,我們才能理順亞洲和世界的關係。”蘇浩説。
在亞洲尋找發展新動力的過程中,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將會扮演怎樣的角色,亦受到廣泛關注。有評論對此指出,在具體層面的經濟合作上,中國提出建設“一帶一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構想,無疑是亞洲經濟合作的最新亮點。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博鰲亞洲論壇專門設置了“絲綢之路的復興”分論壇,同時對“海上絲綢之路”進行探討。
在沈驥如看來,中國“一帶一路”的構想,體現了“命運共同體”的精神,需要沿線國家共同建設,而該構想的建設,也將給周邊國家帶來新市場或更多發展機會。
蘇浩則指出,“一帶一路”的建設,能夠在地緣和基礎設施上,將亞洲和中國緊密地連接在一起,“在此基礎上,亞洲未來有望在産業結構上緊密連接,形成互聯互通的大格局。”
“目前我們對‘一帶一路’有了概念上的設計,至於今後周邊國家該如何協商、配合以推動整體發展,現在正是認真討論、落到實處的好時機,博鰲亞洲論壇是一個合適的平臺。”蘇浩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