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
核心觀點
◎災後重建的文物搶救保護工作不僅成功搶救和保護了文化遺産,還積累了比較系統的災後文物搶救保護經驗,建立了高效合理的機制,培養了一大批人才。在災後重建進程中,四川的文化遺産保護工作實現了提檔升級。
◎災後文物搶救保護工作創造的四川經驗,既是中國經驗,又是世界經驗,不僅對中國,對人類文化遺産的災後搶救保護都具有借鑒意義。
◎汶川大地震遺址、遺跡的系列保護,是對全人類科學文化教育事業的貢獻。
人物名片
單霽翔
文化部黨組成員,國家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
都江堰古建築群、桃坪羌寨、梓潼七曲山大廟……從去年開始,災後搶救保護重點工程竣工的捷報相繼傳來。
截至2011年3月28日,列入國家《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專項規劃》中的245個項目已經全部開工,已經完成和即將完成的項目共208項,完工率為84.9%。“三基地一窗口”和地震遺址“一館三地”建設積極推進,北川、映秀、漢旺地震遺址紀念地實現局部開放。
近3年來,在國家文物局的關心和指導下,四川省文物搶救保護工作取得重大進展。這些成績,是否達到國家的要求?除了一座座竣工的文物工程,災後重建為四川留下了什麼?災後重建的任務即將全面完成,四川的文物保護工作重心又指向哪?日前,本報記者專訪了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
竣工後的二王廟迎來八方來客。
回眸
文物大搶救:舉全國文保之力
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國家文物局迅速啟動應急機制,成立抗震救災應急保障協調小組和災後文物保護協調小組,研究部署文物系統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工作。
5月14日,受單霽翔委託,國家文物局副局長董保華赴重災區都江堰市,調查世界文化遺産“都江堰 青城山”二王廟、伏龍觀等古建築的受災情況,查看都江堰市文物局館藏文物受損情況。隨後,單霽翔率隊赴四川考察受災情況並主持召開四川抗震救災現場會。5月 26日,一支由中國頂尖文物保護、建築專家組成的專家組來到四川,考察文物受損情況並迅速擬定實施方案。國家文物局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四川省文物搶救保護修復規劃大綱》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對於指導、規範四川災後文物搶救保護工作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6月20日,全國文物系統支援地震災區文物搶救保護工作會議召開。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等12家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攜手部分文物系統科研機構發出倡議,向災區文物單位開展科技援助。首批83家國家一級博物館集體倡議,幫助災區博物館修復文物、恢復展覽,確保博物館儘快開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