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辭沙”祭祀大典傳承六百餘年

2023-04-26 10:27:00
來源:深圳僑報
字號

  深圳天后博物館又名深圳赤灣天后宮,坐落于南山區招商街道赤灣社區旁小南山下,倚山傍海。

  與鄭和有段淵源

  天后博物館頗具盛名,與其歷史和建築規模有關。該建築創建於宋代,歷史更替,卻依然規模日隆。令其為世人所知的,是與鄭和的那段淵源——明永樂初年,三寶太監鄭和奉明成祖朱棣之命率領舟師遠下西洋,開創海上“絲綢之路”,赤灣天后宮為其重要一站。

  據《天后志》記載,當年鄭和率船隊行至珠江口南山附近海域遇險,請禱于天后。天后顯靈,救助鄭和。鄭和歸朝,復命奏上,奉旨遣官整理祠廟。同時,明代朝廷還曾頒文,凡另外是朝廷使臣出使東南各國,經過這裡時必定停船祭祀。這些歷史,足以印證赤灣天后宮當時的歷史地位。

  天后博物館的聞名,還在於其輝煌的建築規模。鼎盛時期,赤灣天后宮有山門、牌樓、日月池、石橋、鐘樓、前殿、正殿、後殿、左右偏殿、廂房、客堂、長廊、角亭、碑亭等建築數十處,房屋120余間,佔地900余畝,是中國沿海地區最大的、擁有99道門的天后宮廟。

  時代變遷,如今其雖已不現當年輝煌,但仍然氣勢磅薄、蔚為壯觀:主要有天后宮正殿、天后寶像、鼓樓、古廊、前殿龍柱、日月池、聖母泉、神仙樹等多處景觀。

  “辭沙”祭祀大典600年

  日前,記者前來探訪、尋味。走在門前,便看見兩根青石柱,柱上雕刻著龍、祥雲。宮門上,一塊挂著“天后古廟”的牌匾凸顯出歷史神韻;踏入宮內,正前方,便是媽祖正殿,殿內天后寶像位居正中,慈祥端莊,威儀肅穆。這裡也是瞻拜朝聖者必到之處。

  走出正殿,右側便是土地神神像,神像後面,一棵棵茂盛的大榕樹緊緊環繞,相傳是鄭和副帥張源重修赤灣天后廟時所植榕樹。歷經數百年戰亂,榕樹屢毀屢長,生生不息。百姓常于樹下許願,多有靈應者,大家便也將其稱為“神仙樹”。

  香雲閣中的好運塔香氤氳嫋嫋,香火正旺,吸入鼻中的也是陣陣清雅芬芳。一邊看景,身邊的工作人員介紹著在這裡獨有,也是明朝等級最高的祭祀習俗——“辭沙”祭祀大典。作為赤灣天后宮獨有的祭祀習俗,“辭沙”祭祀大典傳承至今已有600余載,它成為中華海洋文明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播傳承著媽祖文化,也延綿了深圳寶貴的海洋文化。

  天后博物館綠樹成蔭,藍瓦朱墻,靜中有動,動中有景。這裡有一段悠久的歷史故事,一個意義深遠的文化歷史習俗,一座座古香古色的莊嚴建築,還有一處處一流工匠的用心之作。

  編後語

  一座天后宮,承載著從宋代到今天的千年曆史。在漫長的歲月洗禮中,不僅為其增添了更多的韻味、魅力,還使其在深圳的文化歷史中擁有了一席之地。

  最初,天后宮是封建社會一座與民間信仰有關的神廟,寄託了底層百姓對風調雨順美好生活的期待與嚮往。與鄭和這位中國明代著名官宦、航海家、外交家的交集,讓天后宮在與深圳相關的史籍中大放異彩,也讓更多人記住了它。

  即便600多年過去了,鄭和及其部下早已作古,但“辭沙”祭祀大典一直延續著,那些梧桐也依然迎著風雨生長,終於見證了千百年來百姓期待的美好生活成為現實。

  古老的建築不會説話,卻是最美最動人的風景之一。與其有關的圖文音像,都是這座城市文化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令人欣喜的是,在城市迅速發展的同時,天后宮沒有被遺忘,與其相關的種種都得到了妥帖保護,這才有了我們今天看到的深圳天后博物館。願有更多老建築得到善待,願有更多歷史故事被發掘、保存,使深圳這座城市更具文化底蘊,讓深圳人更有文化自信。(月白)

  服務指南

  地址:深圳市南山區赤灣六路九號

  開館時間:8:00-17:30(全年)

  

[責任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