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深圳赤灣天后宮“辭沙”祭祀延續500年

2023-04-26 10:35:00
來源:中國文化報
字號

  位於深圳市南山區的赤灣天后宮,是名副其實的“乾坤聚秀之區,陰陽和會之所”。一眼望去氣勢磅薄、蔚為壯觀。1992年重修之際,已然不現當年99道門的大廟之輝煌,而是把大殿、左右偏殿和附屬建築外墻改為紅色。內院種上20多棵小葉榕,在風水學上有“鬱鬱蔥蔥助氣揚”的説法。如今的天后宮綠樹成蔭,藍瓦朱墻,靜中有動,給前來覲拜者創造了肅穆、吉祥、福祉的新天地,而流傳500年的辭沙祭祀活動也是在這一聖地一代一代地延續著。

  赤灣“舟船成市,車騎如海”

  媽祖,是人們對海上女神的親昵稱呼,是中國沿海和諸島普遍崇拜的濟難安航海神。

  赤灣天后宮位於深圳南頭半島的最南端,北靠大南山,面向珠江口與大海交匯處,毗鄰香港、澳門。明代前期,明王朝與東南亞各國關係甚為密切,使節往來頻繁,其中不少經廣州由珠江口的虎門出洋。而赤灣因其地理位置和周圍形勢的獨特而成為過往航船駛出外洋的重要錨地,出海前的祭祀儀式自然也就多在此舉行,祭祀媽祖最隆重的儀式就是“辭沙”。

  赤灣是一個天然避風港,東莞、廣州、番禺等珠江三角洲的漁民,祖祖輩輩以捕魚為生,海上作業危險大,出海前天后宮是他們的必經之地。赤灣不僅離廣州近,還可以讓當地官員補充一些“糧草”(隨著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當時廣東已經成為重要的對外貿易、文化交流、外交往來的大通道的主角),歷史上的赤灣可謂“舟船成市,車騎如海”,所有人多要到這裡來拜祭天后娘娘。朝廷官員就在舊廟的東南方(即今赤灣天后宮)建起一定規模的天后廟,特別是鄭和下西洋時到這裡舉行“辭沙”祭典,祈求天后娘娘保祐平安返航,更加帶動了赤灣天后廟的人氣。

  “辭沙”祭祀延續五百年

  早在500年前就有文字記載赤灣天后宮特有的祭祀媽祖習俗:《新建赤灣天后廟》記載:“凡使外國者,具太牢祭于海岸沙上,故謂‘辭沙’。太牢去肉留皮,以草實之,祭畢沉于海。永樂初,中貴張公源使彌羅國,先祭天妃,得吉兆,然後‘辭沙’。”

  “辭沙”即辭別沙灘,投向茫茫大海。過去的“辭沙”祭媽祖活動,主要是在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天后誕”和出海前舉行。“辭沙”前,做生意的人,事先在天后宮周圍搭起商鋪,銷售香燭和食品。主持人將各紳士的捐贈登記、造冊、入庫。主祭人將“太牢”先抬于大殿祭媽祖,然後移至沙灘,舞獅、唱戲、武術表演、雜耍……近千艘在赤灣港停留的漁船爆竹齊鳴,彩旗招展,盛況空前。1950年赤灣天后宮開始拆除之後,這一傳承數百年的“辭沙”祭媽祖習俗也終止了。

  直到1995年,赤灣天后宮重建後,因填海的原因,祭祀活動雖不在沙灘而轉移到宮廟裏,但仍然沿襲數百年的習俗,保持原有的風貌。在活動開始前,先來近200人,在大殿和閱臺上擺設水果、糕點、牛奶等供品,在油燈放置燈草和添油,同時在院內建築物的屋檐下、廳堂等處尋找睡覺的地方。傍晚他們先是在山門平臺上用竹片搭好人形架子,用紙糊一個4米高的巨型“鬼王”,右手執令箭,左手托“善惡分明”令牌,腰係大鼓,面目恐怖。同時還用紙糊一個“城隍”像。晚上,他們在大殿舉行一個簡單的祭拜儀式。

  次日上午,大批信眾來了,南巫來了,武術隊、舞獅隊也來了。大約8點,8位南巫身著道士長袍,敲鑼擊鼓,吹奏嗩吶,誦經念文,大殿內外1000多信眾叩首祭拜,祈禱天后娘娘保祐。祭拜結束後,則在大院廣場觀看舞獅表演和武術表演。第三天晚上,大家把4米高的“鬼王”抬到院內的廣場燃燒,在燃燒前,爭先恐後去撕腰上挂著的紙鼓,據説帶上這紙片可祛邪。瞬間,“鬼王”的鼓被大家“搶劫”一空。接著南巫點燃“鬼王”,嘴上喃喃念著咒語,大家把紙錢和大米撒向火海,此時,紙錢“鬼王”照天燒,整個大院火光沖天,亮如白晝。第四天,舉行盛大祭拜儀式,大家給天后娘娘下跪,鑼鼓嗩吶聲回蕩在大殿。儀式結束後,一隻“獅子”在震耳的鑼鼓聲中騰空而起,隨即俯首用嘴輕輕舔著放在案臺上的所有貢品,以示吉祥。最後一個程式是,將用紅紙抄寫的所有參加祭祀活動人員的名單,放在用紙糊的“城隍”手上抱著,組織者在那裏手舞足蹈,嘴上朗誦著一些吉利的話語。然後點燃“城隍”,連同大家的名字一起化為灰燼,表示飄渺的香煙,將把人們的芳名和願望一起帶給天后娘娘。

  計劃申請國家級非遺

  “辭沙祭媽祖”傳承人阮成洲向記者解釋道:“媽祖信仰是一種文化現象,它不是宗教,但有和宗教相類似的地方。人離不開現實生活,但社會的黑暗不公又造成對人的壓制和摧殘,在無盡苦難與悲劇籠罩中,人們掙扎求生的同時在無情的世界裏尋求精神慰藉,這樣就産生了對神的信仰。媽祖崇拜是一種信仰,一種執著追求,或説是消災解難、安居樂業的理想寄託。媽祖在古代行醫治病,保駕護航,是典型的古代雷鋒形象,是值得所有人尊崇的對象。”至今經過1000多年的分靈傳播,媽祖從湄洲逐漸走向世界,得到眾多國際友人的認可。

  赤灣是深圳藏風聚水的寶地,南山區非常重視“辭沙”的保護工作。早在2006年和2007年,赤灣天后宮已成功申請為市級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今年在赤灣舉行的“辭沙”活動日恰逢媽祖誕,霞光滿天,下沙、南頭、漁二村、沙河村等深圳本地香客,還有很多從東莞、惠州、潮汕等地乘坐大巴趕來的阿公阿婆擠滿了廟門,虔誠地給媽祖娘娘上頭炷香。一位上了年紀的香客向記者吐露:“我們鎮上很多人都是世代信奉媽祖,而赤灣媽祖廟很早就遠近聞名,自己家先前幾代人都是到這裡拜祭的。”日前,記者從南山區委宣傳部(文體局)得到消息,今年“赤灣媽祖廟”正在申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陳一鋒 雷 燕)

[責任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