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意氣風發新時代 建黨百年中共黨員風采錄

2021-06-29 08:32: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二〇二〇年四月,武應芳(前排右三)在武漢方艙醫院與患者和同事在一起。
  受訪者供圖

陳福坤(右)在幫村民摘辣椒。
  安萬強攝

姚遠在項目工地上。
  周凱輝攝

王帥(左)和同事在查看監控錄影。
  李 昊攝

周熾權(右)在引導旅客進行健康申報。
  呂 爾攝

劉宇英近照。
  受訪者供圖

  堅定為人民服務的理想和信念

  ■ 武應芳 山西大同 二醫院腫瘤醫院呼吸內科主任

  搶救完病人回到家已是晚上八九點鐘,自從今年3月呼吸內科獨立成為新科室以來,這已是常態,但作為科主任,我責無旁貸。

  我今年48歲,1995年進入醫院工作。這些年,醫院的醫療服務水準越來越高,我也從一名普通醫生成長為呼吸內科及支氣管鏡中心的負責人。

  去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主動請纓支援湖北。常有人問我,報名的時候怕嗎?我説,不怕!因為治病救人是醫生的天職。2009年,我調入醫院重症醫學科,開始從事呼吸與危重症病人的救治工作。我相信自己的專業能力,也相信並肩作戰的同事。

  其實我也有點兒怕,這其中包含了對母親的愧疚、對丈夫和孩子的不捨。但是想到醫生的責任和使命,我還是勇敢地出發了。2020年2月9日,我隨山西第四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奔赴武漢。

  上崗前,為確保防疫安全、節省時間,我們自發剪掉了長髮。那一刻我意識到,我們與新冠肺炎病毒的戰鬥已經開始了!

  我所在的武漢硚口武體方艙醫院,4名大夫管理著將近200個病人。自己是小組長,每天的工作量很大,查房、下醫囑、寫病程、評估患者情況,還要回答患者的諮詢。為了避免上廁所穿脫防護服浪費時間,上夜班的時候常常要十幾個小時不吃不喝,這對於自己的意志力和身體耐力都是一種極大的考驗。每天出艙後,摘下防護用具,壓痕處常常會起水泡,疼得鑽心。

  有一次,護士告訴我,35床病人找我,我心頭不由一緊,因為她是出了名地愛挑毛病。沒想到,當我走到她的病床前,她拿出一張卡片,上面寫著:“武醫生,辛苦啦!謝謝你!”類似的暖心小事還有很多,看到一天天好起來的患者,看到全國上下齊心協力逐漸控制住疫情,一切辛苦都值得。

  在武漢47天,經歷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我深深感受到了黨和國家一切為了人民、不惜一切代價保護人民生命和健康的決心。今年3月2日,我光榮加入中國共産黨。面向黨旗宣誓的那一刻,也更加堅定了我為人民服務的理想和信念。

  本報記者 付明麗整理

  鄉親們過上了好日子

  ■ 陳福坤 南方電網貴州銅仁供電局員工

  2016年3月,我被黨組織派往貴州省銅仁市思南縣香壩鎮長河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長河村地處烏江沿岸,交通主要以水運為主,貧困發生率高達33.4%,屬深度貧困村。

  那年我28歲,由於沒有基層工作經驗,總擔心無法勝任。鄉親們鼓勵我説:“你是國家派來的,你有幹勁,我們就有信心。”這句話成為我駐村扶貧生涯中從不敢忘記的一句話,我是國家派來的,我要幹好這份為群眾謀福祉的事業。

  為找準窮因謀出路,我逐戶開展走訪,誰家有幾口人、經濟條件如何、有什麼問題需要解決……我都一一記錄在駐村工作本上。

  駐村的這4年裏,我完成了長河村11公里通組路、5.8公里入戶便道硬化改造,改廁所138戶、改圈50戶、改灶120戶、改水182戶、安裝路燈200盞、1.219千米低壓線路……我與村民一起扛水泥,和砂漿,打地基,雖然苦,但看到村民臉上的笑容,我心裏特別甜。

  駐村這4年,長河村成立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專業合作社,壯大了村集體經濟。2018年,我帶領鄉親們嘗試種植“珠子辣”辣椒,由於口感好、品質高,被商家收購一空。鄉親們的荷包有了錢,日子越過越紅火,大家都親切地稱我為“辣椒書記”。

  2019年,長河村每人平均收入達5598元,貧困發生率降至1.7%,成功摘掉了深度貧困村的帽子。2020年,長河村每人平均收入已達8000元。看著昔日大江常伴的長河村,如今大路盤旋,鄉親們過上了好日子,我打心底高興。

  本報記者 汪志球整理

  為建黨百年獻上最好的生日禮物

  ■ 姚 遠 中建二局一公司國家會議中心二期配套項目黨支部副書記

  每天晚上9點,應該是我與剛滿周歲的女兒的視頻時間,但無數次爽約已沉澱為我心底深深的愧疚。就在幾天前,組織項目周例會結束時已經是晚上11點,我們團隊正在為10月幕墻裝修節點作著緊張的準備,而女兒再一次在等待中睡著了。

  北京冬奧會是我國重要歷史節點上的重大標誌性活動,是展現國家形象、促進國家發展、振奮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機。作為開工時間最晚的冬奧會相關配套工程,國家會議中心二期(配套部分)項目擔負著完善國家會議中心功能性設施、為2022年冬奧會主新聞中心、國際廣播中心提供電力保障的重任。自開工以來,項目就面臨著巨大的工期壓力和諸多技術難題。

  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我們成立了項目黨員攻堅先鋒隊,開展百日攻堅行動,先後攻克了深基坑施工、110KV地下變電站等20余項攻堅目標,提前完成地下室結構封頂和主體結構封頂兩個重要工期節點,成功將項目打造成了“24小時觀摩工地”,項目也成為北京首個採用裝配式型鋼支撐和全自動應力伺服系統進行施工的項目。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進入籌辦關鍵時期的北京冬奧會帶來巨大挑戰,我們的項目也不例外。壓力之下,我主動放棄休假和醫院陪産,帶頭成立了黨員突擊隊,10天內搶出了5棟宿舍樓的建設,15天成功將1067名工人“點對點”接到工地,第一時間創新設立“紅黃綠”三色識別區,2天完成全員疫情防控責任書籤訂,3天內全員核酸檢測完成,確保疫情期間零感染。

  還有4個月,項目將正式迎來室內裝修階段,必須確保完美履約,保障冬奧品質。這是我作為黨員,為建黨100週年獻上的最好的生日禮物!等北京冬奧會召開時,我希望能帶女兒到爸爸參與建設的項目上一起感受冬奧會魅力,更重要的是讓女兒知道,爸爸是在幹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本報記者 賀 勇整理

  人民群眾的利益高於天

  ■ 王 帥 河北邯鄲 邯山區公安分局刑警二中隊副中隊長

  知道眼下我最想做的事是什麼嗎?是給我生子兩個月的妻子當一回大廚!是的,我當爸爸了。“父親節”那天,夜幕降臨,我在廚房裏顛著炒勺,心裏倍覺溫暖。

  “鐺鐺鐺——”手機響了,我放下碗筷接聽,有警情!暗自嘆了口氣,看了妻子一眼,我對著電話回答:“馬上到!”轉身跑步下樓,驅車駛向案發現場。

  我不知道妻子是否已習慣我的不告而別,更不知道兒子將來能否原諒我沒有時常陪伴。可我知道,作為一名人民警察,人民群眾的利益高於天。

  “要不是您揪住案子不放,我被害近30年的弟弟可能要永遠冤沉大海了。”時隔一年,我依然記得那一天:當我把抓獲犯罪嫌疑人的消息告訴受害者家屬時,那位年僅花甲就滿頭白髮的老人淚流滿面。

  2020年6月18日,我所在的中隊接到一件艱巨的破案任務:1992年7月7日,在邯鄲陳窯村打工的鄭某與熊某在飲酒中因瑣事發生爭執。鄭某失手將熊某捅死,然後畏罪潛逃。人命關天。案件多年未破,困難指數可想而知。

  我主動請纓,和專案組沒日沒夜走訪案發現場、尋找知情人士,從蛛絲馬跡中分析線索。我們趕往嫌疑人的家鄉安徽偵查,卻挫折連連:沒有嫌疑人的戶籍登記,根據姓名搜尋到數十名人員,卻全不相符。我們不氣餒,繼續通過當地派出所開展排查,連續多日逐人比對分析,終於發現了嫌疑人線索。最終,我和同事在南京將睡夢中的嫌疑人抓獲。

  有一件事,我從沒敢跟妻子説。那就是抓捕時,只有我和另一名警察。當時任何猶豫都可能貽誤戰機,但我們早已將安危置之度外,腦袋裏想的是絕不讓嫌疑犯再逃,定要還受害者公平正義。

  從警7年,我先後榮立兩次三等功,並獲得“優秀人民警察”等榮譽稱號。但説真的,群眾的信賴才是人民警察的最高榮譽。2019年,我光榮入黨。

  本報記者 張騰揚整理

  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 周熾權 廣州白雲機場海關旅檢二處旅檢二科副科長

  2020年春節前夕,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面對未知的凶險病毒,海關全體黨員作出“危險的崗位,我是黨員我先上”的莊嚴承諾,一封封請戰書、一聲聲擲地有聲的誓言,大家堅守在疫情防控最前線。

  同為“90後”,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我和同事迅速成長,始終把身後的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放在第一位。疫情防控初期,為減少旅客排隊等待時間、降低聚集傳染風險,我和同事主動研發電子化申報系統,只用3天時間就成功推動系統上線,旅客健康申報從紙本填寫變為掃碼電子錄入,準確度和通關速度大大提高。

  隨後,我們投身廣州海關疫情防控作業資訊化管理系統的研發建設,“一旅客一檔案”、通關資訊一鍵生成第一時間向聯防聯控部門推送,全程實現資訊化閉環管理。針對現場核酸採樣工位不夠的情況,我和同事協調保障中國海關首個自主研發的口岸移動一體化生物安全方艙在白雲機場安裝使用。自去年1月21日以來,白雲機場海關已累計監管進出境航空器超過5萬餘架次,保障超過110萬人次入境旅客平安通關。

  現場堅守的崗位很辛苦,但是我們不怕苦。我和駐守空港國門一線的女友一起成長,我們的婚期也一拖再拖,直到今年5月27日,才在工作間隙領了結婚證,當天就返回崗位。我們總是彼此打氣,一起經歷過的風雨、一起扛下來的責任、老黨員傳承給我們的精神和集體中感受到的信仰力量,是我們這個小家裏最寶貴的財富。

  口岸檢疫防線堅守的500多天裏,我不斷重新認識自己的工作,也不斷審視著自己入黨的初心。我和同事將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築牢國門衛生檢疫防線,守護國門安全和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以優異成績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

  向天圖強黨旗紅

  ■ 劉宇英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安全部助理

  從小,我就有個文學夢,夢想成為一名作家。高考那年,我填報的所有志願都是文學專業,畢業後我卻被分配到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下屬駐“白沙村”的一個偏遠單位。一個在深圳大都市長大的女孩就在這個山高、路遠之地開啟了自己從未想過的人生之旅。

  直到生活在“白沙村”,我才知道,原來當年紅軍長征的“禮州會議”會址就在這裡。面對國民黨蔣介石幾十萬部隊的圍追堵截,工農紅軍創造了瀘沽分兵、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等軍事史上的奇跡。長征的故事令我神往,長征的精神令我振奮,我們發射的也正是長征系列火箭,未來我們要開創的事業、腳下要走的路,正是中華民族走向太空的新長征。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是中國綜合發射能力最強、發射數量最多、對外開放最早的發射中心,創造了中國航太發展史上多個第一,功勳卓著、蜚聲海外。2020年,適逢中心組建50週年,我有幸擔任優良傳統教育活動晚會的主持人。我和戰友們邊學習、邊創作、邊排練,以“向天圖強黨旗紅”為主題,詮釋了西昌航太精神、海島創業精神,展現了中心厚重的歷史和輝煌的業績。每一次創作,我都被一個個真實故事所感動,為身為這偉大事業中的一員而自豪,為自己選擇航太追夢無怨無悔。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中心面臨疫情防控和航太發射的雙重考驗。同年6月,北斗衛星全球組網收官之戰打響,我們向疫戰、向天行,提前半年完成北斗全球組網,極大鼓舞了民心士氣。中心還安排我參與組織李蘭娟院士等一線抗疫英雄與航太百戰英雄“面對面”活動。我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記下了幾十萬字的採訪筆記,發表了幾百篇新聞報道和文藝作品,在偏僻的山村、孤寂的夜晚,我收穫並享受了繁華都市所不能給予我的精神愉悅和人生價值。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