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農村孩子在家門口享受“小康”教育
【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 同心奔小康】
光明日報記者 胡曉軍 光明日報通訊員 薛 斌
“當燦爛的太陽跳出了你東海的碧波,你的帕米爾高原上依然是群星閃爍……”4月23日一早,江西省南昌市紅谷灘區的一家圖書館裏傳來陣陣讀書聲。生米中心小學的80余名師生和家長,正在這裡開展課外閱讀實踐課。
距離圖書館3公里處,便是生米中心小學的校園。對在鄉村學校從教32年的唐人貴來説,在有著萬餘冊藏書的城市智慧圖書館內開展教學,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生米中心小學建於20世紀50年代。1989年,18歲的唐人貴畢業分配到這裡工作,他把整個青春留在了鄉村校園裏。他説,剛參加工作時,學校只有一排瓦房和一棟兩層的老舊樓房,學生們擠在教室裏上課,操場沒有硬化,雨天泥濘、晴天飛塵,條件很不好,印象最深的是就地取材做教具,“用木棍做圓規,用硬紙殼做圖形,有什麼材料就拿什麼做,上課的時候將就著用,老師都變成了手工藝人。”憶起當時的情景,唐人貴説。
生米中心小學的學生多為留守兒童,過去學生學習意識薄弱,家長教育觀念不足,孩子的行為習慣也存在很多問題。2017年9月,從教多年的劉芳華來到生米中心小學當校長時便注意到這一情況。於是在學校硬體條件不斷改善的同時,學校的德智體美勞“五育”品質教育也有條不紊地展開。
近年來,為改善學校辦學條件,均衡教育資源,當地也在不斷加大教育投入,先後新建改造了教學樓和塑膠操場,配齊了多媒體教學一體機、實驗室、圖書館等多功能教學設施,辦起了教師食堂,學校面貌煥然一新,辦學條件有了明顯改善。如今,生米中心小學下轄鎮小及13所村小,在校學生1445人,各科專業教師也增加到55人。
為學生提出“六年讀72本書”計劃,通過閱讀改變農村學校的氣質;每天大課間各年級學生跑操5分鐘、跳繩6分鐘;校園後的菜園子成了學生們的勞動實踐基地;每學期舉辦一次畫展……一項項舉措讓學生們在潛移默化中獲得成長。
12歲的熊茵是該校六年級學生,父母忙於生計,學習只能依靠學校和老師。“學校開設的特色課程,讓農村孩子也像城裏的學生一樣,學會彈琴、畫畫,比以前要幸福多了!”熊茵的母親曾麗娟感慨。
同樣發生變化的還有生米鎮的其他村小。在生米鎮青嵐小學,學校將村裏的茶園改建成學生勞動實踐基地,讓學生在採茶、制茶、品茶和奉茶的過程中體驗勞動,學習中國傳統茶文化。劉芳華説:“農村教育不能拘泥于課堂和課本,要善於用好鄉村資源,讓孩子擴大視野,增長見識。”
從過去的土操場和瓦房,到如今的塑膠跑道、明亮的教室;從老師不願來、來了留不住,到如今留得住願意來,鄉村教育無論硬體條件、教學理念、家長觀念,還是師資隊伍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全面小康,需要優質教育的強勁支撐。以素質教育為核心抓好鄉村教育,為鄉村振興培育人才,才能奔向更紮實優質的小康生活。”劉芳華説。
《光明日報》( 2021年04月25日 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