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思政實踐】寓教于樂,讓思政教育活起來

2021-03-27 11:15:00
來源:人民論壇網
字號

  思政課不僅應該只在課堂上講,也應該在社會生活中來講。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現實結合起來。上思政課不能拿著文件宣讀,沒有生命、乾巴巴的。鮮活的思政課素材,正是億萬中國人已經書寫和正在書寫的時代篇章。那裏,有人民的英雄,有英雄的人民,有“第二個百年”新征程上的闊步向前。

  “敬教勸學,建國之大本;興賢育才,為政之先務”。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當代、利在韆鞦的德政工程,對提高人民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增強中華民族創新創造活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決定性意義。新時代教育領域面臨的問題也發生了許多新的變化,思政課建設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都面臨著諸多的改革創新考驗,黨對思政課在新時代的新方向、新認識、新踐行,以及在思政課改革創新方面的新思路有了更深、更細、更實的探索和規劃,這既是時代創新之需,也是思政教育本身帶來的問題意識和目標意識的自我超越。

  “蒙以養正,聖功也”。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思政課的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課是抓好青少年教育的基礎性、戰略性工程,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當下青少年教育最重要的是教給他們正確的思想,引導他們走正路,進而全面貫徹好黨的教育方針,解決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

  上好大思政課要始終永葆心有紅色的革命情懷,賡續共産黨人精神血脈。玉非精琢難成器,鐵經百煉而成鋼。信仰與情懷的形成並非一日之功,既需要砥礪百折不撓、百煉成鋼的毅力和意志,也需要在經受鬥爭歷練、戰勝誘惑挑戰中增進定力和智慧。“覺悟的門前便是刀山劍樹”。上得了革命鬥爭檢驗的刀山,過得了改革發展考驗的劍樹,才能涵養好青少年學生應有的品格和風範。在歷史的長河中,黨的歷史反映著中華民族革命英烈們為保護民族、振興中華而戮力同心、同仇敵愾的團結奮鬥精神,蘊含著中華民族的歷史傳統與民俗文化、共産黨人的光輝業績與革命精神,生動地融入了國人的思想意識形態,承載了黨和人民對國家獨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時代訴求和革命行動,傳承和昇華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澱了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底蘊,是中國共産黨人的精神內核,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頭。

  “為學須先立志。志既立,則學問可次第著力,立志不定,終不濟事”。要成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必須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把實現個人價值同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緊緊聯繫在一起。隨著我國日益擴大開放、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我國同世界的聯繫更趨緊密、相互影響更趨深刻,意識形態領域面臨的形勢和鬥爭也更加複雜。學校是意識形態工作的前沿陣地。辦好大思政課,就需要在課程中植入豐富的紅色文化教育內容來鑄魂育人,在課程中真正做到有址可尋、有物可看、有史可講、有事可説,著力引導青少年學生學習主題突出、導向鮮明、內涵豐富的革命文物陳列展覽精品,做到見人見物見精神。時刻致力於深入挖掘紅色精神內涵,創新教育形式,以藝術演繹的形式謳歌愛國主義,不斷地融入區域文化元素,充分體現出區域歷史文化和價值,積極發揮自身優勢創作或參與創作優秀的文藝作品,以音樂、影劇、動漫等青少年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實現互動式、沉浸式、可視化體驗,拉近紅色文化教育與青少年學生的距離,進而推動愛國主義精神的創新傳播、凝魂塑魄,提高青少年學生的參與感、榮譽感,進而更好地挖掘紅色精神主題內涵,形成自身大思政課的研究特色,推出品牌性編研成果,促進紅色文化教育入腦入心入行。

  這樣每一份青春的力量,才能更好地去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賡續共産黨人精神血脈,始終保持革命者的大無畏奮鬥精神,鼓起邁進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的精氣神,永葆心有紅色的革命情懷,來向著民族復興的夢想匯流,凝聚成為推動歷史的磅薄力量。

  上好大思政課要時刻胸懷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堅定信仰,與人民在一起。中國共産黨建黨100年來,從建黨的開天闢地,到新中國成立的改天換地,到改革開放的翻天覆地,再到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始終彰顯了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中國共産黨建黨100年來,堅持為人民而生、為人民而建、為人民而戰,在人民群眾最需要的時候衝鋒在前,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難,給人民以力量,與人民在一起。可見我們黨的百年曆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歷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歷史充分證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關係黨的生死存亡。贏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援,黨就能夠克服任何困難,就能夠無往而不勝。

  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上好大思政課,要讓青少年學生時刻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産黨人的精神追求。始終堅持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産主義的信念,是共産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産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共産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始終堅信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群眾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眾是我們力量的源泉,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時刻牢記共産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時代情懷,是培育青少年學生成為驅動中華民族加速邁向偉大復興的蓬勃力量的關鍵所在。時刻組織青少年學生學習百年黨史的點點滴滴,重點要把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學習好、領會透,來挖掘蘊含于其中的豐富內涵和時代價值,一點一滴學習黨在各個歷史時期鑄就的偉大精神,同人民想在一起、幹在一起,做到永遠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為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改正錯的,從而在胸懷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刻意蘊中堅定信仰,與人民在一起。

  上好大思政課要寓教于樂,讓思政教育活起來,走進學生心中。上好大思政課關鍵在教師,關鍵在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思政課教師要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上好大思政課的同時,還要夯實青少年學生的學習內容和把學習陣地創建好,那就需要我們不斷豐富工作抓手,創新學習方式,與開展各類活動講堂相結合起來,讓大思政課活起來,走進學生心中。

  信仰在召喚,青春有選擇,推動大思政課要以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的博大胸懷來積極開展“新媒體講習”,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學生講堂,通過運用大數據、網際網路、雲平臺等新一代資訊技術手段,拓展講習平臺和載體。通過廣電網路、網際網路等電視資訊平臺及網路平臺開展講習,並將資訊推送至微博、微信群、QQ群、手機客戶端、門戶網站等新興媒體平臺開展講習和對外宣傳。切實做到“講”“習”結合,知行合一,不斷增加講堂活動的真實性和可聽性。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讓大思政課落得了地、扎得下根、築得了魂,進而在新時代的大思政課中積極傳遞凡人善舉迸發出的精神力量,共同唱響道德建設主旋律,為迎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營造文明和諧的社會環境。

  時代風雲激蕩,歷史滄桑巨變,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共同奮鬥的交匯點,上好大思政課要時刻以學通、深思、悟透、篤行的思想理念,做到永葆心有紅色的革命情懷,時刻胸懷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堅定信仰,真正地上好思政課,讓思政教育活起來,走進學生心中,引導新時代的青少年學生切實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好愛國主義情懷,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鬥之中,最終培養和錘鍊出信仰堅定、情懷深遠、作風過硬的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讓每個青少年學生都能為實現中國夢而砥礪奮進前行,進而在傳遞中國聲音、弘揚中國精神、講好中國故事中為實現中國夢增添強大青春能量。

  作者:張凝 上海交大馬克思主義學院新時代黨的建設研究中心特聘專家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的建設與社會治理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