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武閣“四柱懸空”屹立百年 臺灣青年盛讚工匠技藝
位於廣西玉林市容縣的真武閣。(台灣網記者 李寧 攝)
台灣網玉林3月31日訊(記者 李寧)全屋不加一顆鐵釘、四柱懸空的閣樓如何屹立400多年不倒?30日,2025“廣西三月三”兩岸媒體參訪團來到位於廣西玉林市容縣的真武閣,探訪古人留下的傳統建築奇跡。
真武閣二樓的四根立柱懸空于地面。(台灣網記者 李寧 攝)
兩岸媒體人探訪真武閣。(台灣網記者 李寧 攝)
真武閣是一座三層樓閣建築,以其獨特的建築風格和精湛的工藝聞名,是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傑出代表。全閣由3000多條大小不一的格木構件以榫卯結構連接,具有很好的抗震性能,展現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藝,被譽為“天南傑構”。真武閣與岳陽樓、黃鶴樓、滕王閣合稱“江南四大名樓”,是其中唯一一座沒有進行重建而完整保留至今的古代建築。
真武閣內部結構(台灣網記者 李寧 攝)
一場突如其來的“倒春寒”讓嶺南地區氣溫驟降,細雨初停,容縣古城內仍有不少前來遊玩的遊客。從外望去,真武閣巍峨聳立,屋頂舒緩流暢,翹角簡潔。登閣遠望,隔著南岸廣闊的平原,東南山嶺氣勢雄壯。
兩岸媒體人登閣參觀。(台灣網記者 李寧 攝)
“全樓沒有一根鐵釘,都是通過榫卯結構構建。整座樓中有二十根立柱,有八根從一樓直通三樓,二樓的四根大立柱懸空不落地,離地面兩到三釐米。”容州古城講解員楊洋向大家介紹道。
遊客用手指感受立柱與地面的距離。(台灣網記者 李寧 攝)
在真武閣二樓,記者看到,四根約一人合抱粗細的立柱立於閣樓四角,與屋頂緊密連接卻懸空于地面,現場有不少遊客好奇地將手指深入其中一探究竟。四根柱子雖然懸空,卻能承載數萬斤的重量,兩岸媒體無不被這巧奪天工的建築設計所震撼。
真武閣立面結構剖面圖(台灣網記者 李寧 攝)
據悉,真武閣採用的是獨特 “杠桿結構”。在懸空柱上,分上下兩層用十八根拱板穿過檐柱,組成嚴密的杠桿式鬥拱,承受上層樓板梁架、配柱和屋瓦、脊飾的沉重,彼此扶持,像天平一樣維持整個建築物。也因此,真武閣屹立了400多年,經歷了多次地震和颱風,仍然不倒。
登閣遠眺(台灣網記者 李寧 攝)
“很穩,穩如泰山!” 臺灣自媒體博主“灣灣姐”登閣參觀並了解真武閣的建造原理後,給出這樣的評價。她表示,這展現出了古人高超的技藝與創新力,飽含了濃濃的建築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