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精彩民俗匯聚一堂 福滿元宵共築海峽情
東南網2月9日訊(本網記者 盧金福 文/圖)今日,“萬巳如意 福映海峽”2025年元宵節海峽兩岸民俗文化活動在福州晉安湖公園青鸞廣場舉辦,為廣大市民遊客帶來一場精彩紛呈的民俗文化盛宴,讓群眾在互動體驗中共同歡慶元宵佳節。
此次活動以“文化融合、創新融合、互動融合”為亮點,以融合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的精彩活動,展示原汁原味、同根同源、深度交匯的兩岸民俗文化。內容涵蓋“開福道”環節、民俗巡遊、兩岸非遺大秀、非遺主題市集、非遺購物節、專家論壇、非遺粧造大賽、遊園猜燈謎等八大版塊,設置1個主會場和3個分會場,共集合6場舞臺表演、近20場民俗快閃秀、30多支非遺展演隊伍、80個市集攤位、百餘個非遺項目,把好看、好聽、好玩、好吃、好買的榕臺精彩民俗匯聚一堂。
現場特邀來自寶島臺灣的少數民族團隊登臺帶來精彩表演。同時,多位來自臺灣的文創手藝人化身“攤位主理人”,攜中國結藝、微觀景觀、環保打卡等創意文創品亮相市集,吸引年輕一代的關注與喜愛,展現臺灣地區以打造文創IP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實踐成果。
臺灣演員吳誠恩第一次來大陸,她對福州充滿好奇,在空暇時間,特地在市區逛了逛,感受福州的人文。“兩岸同胞一起在福州表演,非常熱鬧。”吳誠恩表示,在臺灣過元宵節,也會賞花燈、放天燈,這些習俗和大陸很像。
晉安湖公園青鸞廣場作為本次活動的主會場搭設了民俗大舞臺,匯聚兩岸文化精粹,上演多場不同類型的精彩演出,特色民俗歌舞、傳統戲曲、福州語歌曲、閩劇等眾多節目輪番上演,帶領觀眾感受兩岸民俗風情;咏春拳、檀家拳、羅漢拳等傳統武術表演一齊亮相,讓市民遊客大飽眼福。除主會場外,三坊七巷、上下杭、煙臺山歷史文化街區三大分會場也設置快閃點位,閩劇、武術、民族舞蹈等民俗表演“驚喜登場”,為春節元宵期間的榕城街頭增添喜慶氛圍。
本次活動著重營造沉浸式的空間體驗,在民俗大巡遊這一重頭版塊上,設置了水陸雙線玩法。兩岸民俗表演隊伍沿著巡遊“福道”進行行進式錶演,茶亭十番音樂、長樂琴江臺閣、羅源民間肩頭戲、高蹺表演等來自臺灣和福州各縣(市)區的精彩項目齊齊亮相。同時,在水上花船巡遊環節中,閩劇、漢服表演等項目在晉安湖中隨波而行。此外,活動精心設計了有獎燈謎競猜、非遺臉譜粧造、民族服飾體驗等互動體驗區域,讓市民群眾熱熱鬧鬧逛遊園,歡歡喜喜過元宵。
活動上,還頒發了福州市第八批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牌匾。去年,福州市公佈了第八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共有34個項目入選,進一步健全和充實了我市非遺名錄體系。截至目前,福州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數量達到249項。
此外,本次活動還設置了“匠心傳承 創意交匯”兩岸手作文創大集、“舌尖巡禮 共品民俗”傳統美食市集兩大主題集市。竹編、剪紙、手工布藝等數十種地方傳統技藝在市集現場進行展示;福州紙傘、牛角梳、脫胎漆器等福州非遺工藝品與來自臺灣的中國結藝、微觀景觀等文創共同亮相;傳統美食攤位將魚丸、肉燕、芋泥、鼎邊糊、糍粑、線面等地道美食小吃一網打盡,在參觀遊覽中一次飽覽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