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新設“記”|臺灣青年陳曉文:在老家的日新月異中收穫成長與幸福
編前語:
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心靈的根脈和歸屬。
《老家新設“記”》記錄臺灣青年與大陸老家的“雙向奔赴”,珍藏鄉情的血脈相牽,感受家鄉的新顏蝶變。以青春之名,跨越海峽,尋根、尋夢。
陌生又熟悉的老家
既陌生又熟悉,這是陳曉文第一次跟隨家人從臺灣來到蘇州探親時的感受。“好像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但其實我又感覺和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比如,聽到了很多蘇州話,這種吳儂軟語的腔調就是我小時候經常聽到的。”
陳曉文的爺爺奶奶都是蘇州人,從小他們就會對她講述蘇州的種種故事。對於年幼的陳曉文來説,老家雖然素未謀面,卻依然可感可知。奶奶燒的蘇州菜滿是家鄉的味道,遠方的來信,長輩探親帶回的毛筆、特色字畫也都帶有家鄉的韻味。
“爸爸帶回來的風景畫裏總是有寒山寺,我從小也特別會背《楓橋夜泊》這首唐詩。” 提到自己第一次來到寒山寺的場景,陳曉文用“不可思議”描述,“帶著一點小小的激動,我居然來到了在歷史課本裏面才有的一個地方。”正是在這些代表性的地方,陳曉文對老家的初印象更加具象化:歷史悠久的古典水鄉。而與大陸親人們的初次見面,真正拉近了陳曉文與老家的距離。
“大家都很親切,相處非常融洽。我覺得特別有意義的就是雖然我們相隔著海峽,但共同的血脈、共同的根又把我們聯繫在一起。”
陳曉文家人早期來蘇州探親舊照
陳曉文回憶説,兩岸恢復往來後,奶奶和姑姑來到蘇州尋親,輾轉一年多後找到了大陸的親人,實現了大家族的團圓。“之後兩岸的親戚們就一直保持著來往。九十年代的時候,我的叔叔和姑姑就過來蘇州發展,也算是當時比較早期的一批臺商。”
2002 年,陳曉文也來到了蘇州,期待著探索新的世界。
跟隨時代潮流的成長
陳曉文來到蘇州之後進入了一家美容美發化粧培訓學校,她從化粧助教做起,一待就是二十多年,如今已經成為這家培訓學校的校長。
最初來到蘇州時,陳曉文只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沒有想過自己的發展之路可以走到多遠。一次參賽經歷給了陳曉文“底氣”,更延續了她和蘇州老家的緣分。
陳曉文參加2002年蘇州市美容美發技能大賽
在2002年蘇州市美容美發技能大賽中,陳曉文獲得了她在化粧職業生涯中的第一個獎。回過頭再看,陳曉文覺得這個獎盃就是她成長之路的一個“分水嶺”。“那時候我是很興奮,也很開心的,帶著這個獎盃回到臺灣之後,我還想回來參加江蘇省的比賽。”回來後,陳曉文在江蘇省的比賽中獲得銀獎,這大大增加了她留下的信心。“我感覺又更上了一個臺階,又進步了,後來我就覺得要在這邊發展。”
職業發展早期,陳曉文很努力,每天都反覆練習化粧技能,坐在公交車上時也會抓住零碎時間練習打粉底的手腕動作。最開始,陳曉文的工資並不多,還會從父母那裏拿些“零用錢”。逐漸地,她不再需要家裏“補貼”,自己能攢夠每年回臺灣的機票費用和其他花費。持續了四五年後,她感到“生活又更好了一點”。
陳曉文指導學生化粧
“我剛好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得到了機會。整個社會對於美的意識提升了,蘇州文化活動也特別多,對於我們化粧師、造型師以及學生來説,會有更多的實踐機會。”在不斷的歷練中,陳曉文收穫無數獎狀和榮譽。國家美容高級技師(一級)、江蘇省産業教授、蘇州市姑蘇高技能突出人才……陳曉文迎來了自己的 “高光時刻”。
發展與融合下的幸福
“我覺得在蘇州非常幸運,職業發展得非常好,也收穫了一個幸福的家。”在大陸老家,陳曉文認識了土生土長的蘇州青年蔡鶴齡,在戀愛將近十年後,兩人步入婚姻。
最開始,陳曉文的父母並不支援兩人的戀愛。當時,在他們眼中,不同地方長大的兩個人在生活習慣等方面總歸有差異,但來到大陸的良好體驗給陳曉文父母吃下了“定心丸”。“她的爸爸媽媽每次來大陸、來蘇州玩,感受都很好。後來他們 2008 年也來蘇州定居,我們的感情也越來越順利。” 回憶起這段愛情長跑,蔡鶴齡深有感觸。
2014年,陳曉文和蔡鶴齡參加了首次海峽兩岸新人結婚集體頒證儀式,他們的結婚紀念郵票也被國家博物館收藏。如今,兩人已經結婚十年,有了可愛的一兒一女。“他們會用臺灣腔叫我媽媽,但是叫爸爸就是標準普通話的發音。”陳曉文笑説,蔡鶴齡則用“融合”去概括。“他們這一代是兩岸融合得很好的一代。像語言、飲食這些習慣上,兩岸或多或少有差異,但我和曉文經過磨合、融合之後非常融洽地生活在一個家裏,而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已經完全將這些融為一體了。”
“融合”也是陳曉文最深切的感受。2018年,陳曉文拿到了江蘇省第一張港澳臺居民居住證,她的融入感與歸屬感也更深了。“最簡單的像交通方面,坐高鐵進出站變得更加便捷,我們也可以辦理醫保、社保,基本上就是同城待遇。”
“融合”還是陳曉文對蘇州的評價。“既古典又現代。”陳曉文坦言,在蘇州生活了二十多年後,自己越來越喜歡蘇州。“整個城市也一直髮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特別是生活在金雞湖一帶,感受非常深。”陳曉文表示,城市的發展讓生活更好了,也特別容易感受到蘇州的文化氣息,經常兜兜風,看看演出、展覽,讓自己和家人得到熏陶和提升。
“感覺我跟著這座城市一起成長,我真正在這裡紮根了。” 陳曉文直言,蘇州就是自己的家,“未來,我和蘇州、我的家庭和蘇州還會有更多美好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