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向金門供水六週年 累計供水超3700萬噸
今年是泉州向金門供水工程開通六週年。
兩岸一家親,共飲一江水。六年來,汩汩清泉從泉州山美水庫流出,經金雞攔河閘,過晉江龍湖水庫流向金門,穿越總長約28公里的陸海輸水管道,滋養著曾飽受水困的金門同胞,在兩岸之間架起一座以通促融的“連心橋”。
累計供水超3700萬噸
泉州向金門供水工作于1995年啟動,2015年10月正式動工,2018年8月5日正式通水,前後歷時23年接棒,才讓兩岸“共飲一江水”的願景照進現實。
據了解,泉州向金門供水工程通水6年來,工程持續安全穩定運作,供水量持續增加,截至今年10月31日,累計安全穩定供水運作2280天,優質供水超3722萬噸,折合日均供水量約1.63萬噸。如今,福建向金門供水,已佔金門民生日常用水總量的八成以上。
福建水投集團晉金供水有限公司總經理洪佳興介紹,作為供水工程的大陸方運營單位,公司根據金門方用水需求,科學制定調度方案和應急保障方案,確保足額足量供水,同時,公司實行24小時水質、水壓、流量實時監測,全面落實115項水質指標檢測,確保水質達標。據悉,從今年8月起,日均供水量上調為2.1萬噸。
得益於源源不斷的活水,金門民生用水依靠地下水佔比逐年下降,從開通初期的68%降低至5%。金門供水工程不僅滿足當地居民用水需求,還有效保育地下水,減輕鹽鹼化問題,改善了田浦水庫、太湖水庫水質。
實施金門供水水源保障工程
兩岸水,泉金緣。為了讓金門鄉親共用清潔水、安全水、生態水,近年來,泉州著力加強水源地保護。
去年9月,金門供水水源保障南高幹渠供水替代工程正式開工建設,預計2025年底建成。項目建成後,新建封閉式的輸水通道將替代當前敞開式的高幹渠輸水方式,有效減少沿途污染及蒸發滲漏損失,為泉州向金門供水供應各項指標再優化的原水。
作為國務院部署實施的150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金門供水水源保障工程總投資28.617億元,于2023年正式開工建設,建設內容包括湖庫連通工程、水源地保護工程兩大部分。泉州市水利局有關負責人介紹,金門供水水源保障工程將進一步提升金門供水保障水準,構建“雙水源、雙線路、多調節”供水保障體系,大幅提升向金門供水的水源保障水準,深化兩岸融合發展。截至今年10月底,項目已完成投資額7.95億元。
兩岸通水,是合作起點,不是終點。目前,泉州向金門供水已成為推進金馬“小四通”的工作樣板,增進臺胞福祉的生動事例,促進民間交流的互動平臺,兩岸融合發展的強勁紐帶。在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上,該工程開闢了兩岸“以通促融”新路徑,為實現兩岸“應通盡通”樹立典範。據悉,兩岸通水至今,累計有91批次、超2000人次臺灣同胞、金門鄉親來閩參訪泉州向金門供水工程。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
以水為媒、融合發展。
近年來,泉州充分發揮對臺獨特優勢,善用各方資源,深化融合發展。如今,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已形成一批先行先試經驗,取得一批首創性對臺融合發展成果。
——社會融合更廣:累計頒發256本台胞臺商金融信用證書;臺胞醫保健保線上服務平臺已為40多名臺胞辦理60多筆健保業務預審,累計醫療費用總額60多萬元;累計發放臺灣居民居住證6600多張;今年以來新增臺胞購房109套(含商業、辦公),在校就讀的在泉臺胞子女237人;29名在泉臺胞受聘擔任檢察聯絡員;成立全省首個臺胞勞動保障仲裁員工作室,成立泉州涉臺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組建涉臺法律服務團隊,為在泉臺胞臺企參與兩岸融合發展提供法治保障。
——經濟融合更實:向金門供水累計超3700多萬噸;開通泉州港首條對臺跨境電商海運快線“晉江—金門快線”;石化産業龍頭泉州國亨化學首期項目基本建成轉入試産階段,實際到資60多億元;惠安縣臺灣農民創業園累計入駐臺資農業企業已達70家,年産值超15億元;全國首個“臺胞臺企登陸第一數據港”線上服務平臺正式推廣;創新臺商專屬産品加大信貸支援,今年來已為臺胞臺企授信超70億元。
——情感融合更深:今年以來泉臺“民間信仰、宗親宗族、傳統文化、青年一代”等各領域交流活動超250場次,逾19萬人次兩岸民眾參與互動;組織泉澎乞龜及媽祖、保生大帝、廣澤尊王等兩岸民間信俗交流活動50多場次,兩岸宗親宗族交流活動30多場次,兩岸共同的傳統節慶和非遺活動20多場次,8000多人次臺胞受邀來泉共襄盛舉;第十六屆海峽論壇 “泉臺築夢 智造未來”兩岸融合發展系列活動,臺胞臺青200余人來泉共敘親情、共話發展;2000多名臺灣青少年來泉交流,共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顏雅婷 潘婷婷 王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