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技與新開始:兩岸媒體人點讚鐵海聯運新模式
中新社欽州9月6日電 題:新科技與新開始:兩岸媒體人點讚鐵海聯運新模式
作者 張楊彬
汽笛聲響,一輛滿載集裝箱的火車緩緩駛入欽州鐵路集裝箱中心站,站在鐵軌一側的兩岸媒體人紛紛猜測:集裝箱裏裝著什麼?“也許是馬來西亞的榴蓮、越南的百香果,也有可能是大陸的玉米,或者汽車配件。”FM Taiwan執行長陳建安饒有興致地猜著一個個集裝箱“盲盒”,“很少見到這麼多集裝箱,可以想像這個站點的吞吐量有多大。”
5日,“走進壯美廣西 探尋向海之美”兩岸媒體人聯合採訪活動來到位於廣西欽州的欽州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和北部灣港欽州自動化集裝箱碼頭。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重要節點,欽州的樞紐通道優勢越發凸顯。在鐵海聯運新模式下,來自泰國、新加坡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中國西部地區的貨物在這裡實現“下船即上車,下車即上船”。
“黑科技”提升“幸福感”
“像抓娃娃一樣”“操作桿仿佛遊戲手柄”......看著工作人員在電腦上遠端操控自動化龍門吊,多位臺灣媒體人感慨,“黑科技”讓操控數噸重的集裝箱舉重若輕。
站在北部灣港欽州自動化集裝箱碼頭的觀景臺上瞭望,偌大的碼頭中看不到一個人,只有IGV智慧導引運輸車按照既定路線往來作業。這座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已實現無人化集裝箱裝卸。
“技術進步不僅帶來效率的提高,也讓一線工人的體驗感更好了。”臺灣東森新媒體記者蔡儀潔説,在人工集裝箱碼頭時代,港機駕駛艙內,駕駛員的工作環境條件艱苦。如今駕駛員可以坐在操控室內進行遠端操控,這是科技帶來的“幸福感”。
“一批貨從重慶到新加坡,途經上海需要25天。如今走北部灣港僅需7天,而兩條路線的費用是一樣的。”北部灣港欽州自動化集裝箱碼頭流程策劃部副經理朱光遠説。他還提到,相比於人工碼頭,客戶在自動化碼頭的下單操作和對接更加簡單,客戶的認可度也越來越高,“我們想讓客戶體驗到流暢和便利。”
“是一個開始和起點”
鐵龍密織,舳艫千里,如今欽州港的運營航線通達全球百餘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個港口。
“港口的智慧化只是一個起點,未來可能我們整個物流生態鏈都會演變成數字化、智慧化的形態。”朱光遠説。“起點”不僅包括科技的進步,還代表著國際港口合作共建的未來。據他介紹,汶萊的摩拉港、馬來西亞的關丹港,都與中國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有不同深度的合作,大量的技術設施和管理方案都採用了中國標準。
“在欽州市區,我看到一塊廣告牌上寫著‘向海圖強’,鐵海聯運新模式極大提升了運輸效率,同時也降低了企業成本。”東森新媒體ETtoday執行副總編輯譚志東説,第20屆中國—東盟博覽會開幕在即,臺企臺商應該抓住機遇,利用好廣西的區位優勢和廣闊平臺。“面向大海,也是面向一片發展的‘藍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