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啟航 兩岸關係對臺灣更重要
2022年1月1日,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區正式啟航。RCEP現有15個成員國,包括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5國以及東盟10國,從人口數量、經濟體量、貿易總額等三個方面看,均佔全球總量約30%。今年1月1日,RCEP對汶萊、柬埔寨、中國、日本、紐西蘭等10國生效;2月1日,對韓國生效;剩餘成員國也將在完成國內批准程式後陸續生效實施。
RCEP正式啟動生效,不但對東亞地區的經濟發展有重大的積極影響,而且也為充滿不確定性的全球經濟注入新動力,有助推動全球經濟的復蘇與持續增長。
在這一波東亞區域經濟一體化開放合作中,臺灣因為未能參與而勢必受到衝擊。對於已經在大陸或東南亞投資的臺商來説,RCEP的影響不大,但對臺灣本地傳統産包括石化、紡織、汽車、鋼鐵、工具機、農業等會有不同程度的衝擊。從宏觀來看,短期影響相關産業的貿易和産品的競爭力,長期影響投資,企業可能繼續外移,無法外移的産業生存更趨困難。
慶倖的是,臺灣主要受影響的産業,大陸都是最主要的出口市場,而兩岸之間有ECFA,對臺灣許多産品有稅收的減免,至少對大陸的出口不會受到影響。
對於RCEP挑戰,臺商早已展開佈局和調整。臺灣朝野和政黨也有很多討論,,但最為關鍵的,還在於執政者,迄今似乎還未找對因應之策,或者選擇了錯誤的路徑。之前我們曾説過,對於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大趨勢,臺灣無論是加入RCEP,還是CPTPP,都可以是方向和選擇,但基本的前提是處理好兩岸關係,需要兩岸的溝通協商,作出安排才有可能。但現在看不到臺灣執政者在這方面有任何的努力,甚至是刻意回避關鍵問題,因此,前景是不樂觀的。
我們認為,在可預見的未來臺灣無法加入RCEP和CPTPP的情況下,兩岸關係對臺灣更為重要,臺灣執政者應該在兩岸關係的改善上尋找突破口,而不是反向操作惡化兩岸關係,至少應積極維護和推動兩岸經貿交流和人員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