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灣建築設計師吳正隆“登陸”記:尋找“桃花源”

2021-08-28 08:42: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從謝靈運的山水詩,到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學貫中西的臺灣建築設計師吳正隆對中國古代典籍十分熟悉。他27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説:“確實,我有時會想,‘桃花源’在哪呢?大陸一定有個地方就是‘桃花源’。”

  但吳正隆的作品,似乎跟“海”更密切。在臺灣,從凋零碼頭變身為旅遊休閒勝地的淡水漁人碼頭,就是吳正隆的手筆。

  2003年,淡水當地找到吳正隆,希望活化因漁業不景氣而停歇的淡水碼頭。吳正隆將八百米防浪梯鋪成木棧道,“希望人們走得慢一點,看海景時坐得舒服一點。”

  “我們常常在下班後,坐捷運到淡水碼頭看夕陽。”在福州和吳正隆共事的臺灣社區營造師王佳淩説,淡水碼頭最難得的,“在於活躍了一片商圈,提供了一種休閒生活。”

  2013年,吳正隆受邀來到福建時代建築設計院工作,從事鄉村旅遊、康養項目的規劃設計。

  首站平潭,是大陸距離臺灣本島最近的地方。吳正隆和大陸好友、南京大學建築博士範文昀組成“望鄉人”團隊,研究把平潭北港村的石頭厝“修舊如舊”。

  平潭石頭厝與馬祖芹壁村的石頭房子一脈相承,都面朝大海,但屋頂坡度不同、開窗大小不同、石頭砌法不同。這是為什麼呢?“我們會回到傳統文化裏面去考慮,研究清楚後再創新。”吳正隆説,“我們都有個保護傳統古建築的理想”。

  石頭厝的殘垣破壁,如今呈現如油畫般斑駁厚重的美感;北港村也從一個小漁村變身為中國美麗休閒鄉村,成為平潭最熱門的旅遊打卡地。每每節假日裏,不少平潭當地人招朋喚友齊聚北港,“就是來感動一下”。

  吳正隆也曾赴浙江省溫州市洞頭區東屏街道東岙村做村容村貌提升。東岙也是漁業漸凋零的港口,民居從海邊向山頂延伸,五百多棟房子破舊雜亂。吳正隆把民房都涂刷開工卡龍顏色,讓每一處街景都賦予夢幻色彩,使得東岙村立刻吸引人流,成為旅遊勝地。

  “各地景觀不同,和而不同。”吳正隆笑稱,設計者對村落的地理、景觀和人文優勢一定要了然于胸,“才能激發出他們對家鄉故里的愛”,才能吸引年輕人“回到原鄉”。

  吳正隆積極參與大陸鄉建鄉創,為一個又一個漁村重拾盛景,但他認為,旅遊業不應是鄉村振興的支柱,區域産業應有造血功能。吳正隆覺得,一如“桃花源”自給自足,産業支援經濟富足,人群偏向有藝術修養,“在大陸一定有個地方長這個樣子,我心裏一直在找它。”

  在福州市連江縣安凱鄉同心村,吳正隆同樣把防浪堤壩修建成觀光堤壩木棧道,又修築一條沿海懸空觀景棧道,一如淡水漁人碼頭,讓遊客可以在棧道上觀海。

  同心村200余戶村民以鮑魚養殖為生,年産鮑魚1500多噸。於是,吳正隆為同心村規劃建造鮑魚集市、研學教育基地、鮑魚産業體驗館,將廢棄的養殖場開放為觀光體驗區域。

  吳正隆帶來“颱風”,不只是“把鮑魚的故事,講到極致”,也鼓勵村民去尋找漁村“自己的特色”:小貝殼粘貼到墻上,道路留出空隙讓小草長出來,海礁石裝點庭院……同心村黨支部書記林連忠覺得“連鮑魚都有了靈魂”。

  福建省今年推出百個村莊邀請臺灣鄉建團隊進行陪護式服務。吳正隆承接多個項目,從福州永泰的梅李田園,到寧德霞浦的灘塗,在福建的山與海之間尋找並構建自己心中的“桃花源”。(完)

[責任編輯:尹賽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