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賞“百戲之祖” 兩岸媒體人走入蘇州昆劇院
中新社蘇州6月9日電 (周曉航)紅色的舞臺之上挂著“吳歈雅韻”四個大字,兩位身著便裝的年輕演員正進行昆劇《玉簪記》的排練,臺下20余位兩岸媒體人聚精會神欣賞,不時舉起相機進行拍攝。參與“遇見美好江蘇 尋星紫金之巔”活動的兩岸媒體人9日走入江蘇省蘇州昆劇院,共賞“百戲之祖”,感受中國傳統戲劇魅力。
蘇州昆劇院前身是成立於1956年10月的江蘇省蘇昆劇團,于2001年11月改團為院,是崑曲發源地的職業院團。“蘇州昆劇院是在昆劇傳習所舊址上建成的。”演員嚴亞芬介紹,1921年,為傳承昆劇藝術,有識之士在蘇州建立昆劇傳習所,培養了一批“傳”字輩昆劇藝術家。傳習所因戰亂解散,“傳”字輩藝術家飄落江湖。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召集“傳”字輩藝術家,相繼培養“繼”“承”“弘”“揚”“振”五代蘇州昆劇人。嚴亞芬是“揚”字輩。
嚴亞芬告訴中新社記者,蘇州昆劇院與臺灣的合作非常多。疫情之前,每一年在臺灣都有一些演出和講座。昆劇院“頂級劇目之一”的青春版《牡丹亭》是由臺灣著名作家白先勇在內的兩岸及港澳藝術家共同打造。
舞臺上正排練摺子戲《玉簪記》中的《偷詩》,這折戲講述了書生潘必正偷到尼姑陳妙常記錄愛慕之情的本子、二人互相確認心意的故事。飾演潘必正的“振”字輩昆劇演員吳嘉俊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學習崑曲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很多東西會隨時代的變遷而變化,可崑曲不會。
“我竟然聽懂了幾句!”臺灣新媒體行銷達人王晨懿十分驚喜,她告訴中新社記者,她外公是江蘇徐州人,很喜歡看昆劇,“小時候我還很生氣,外公為什麼和我搶電視,他要看昆劇、不讓我看卡通。現在我知道了,原來外公是借由昆劇思念他的家鄉。”
臺灣演員魏暉倪穿上了粉色的昆劇戲服拍照。她小時候在電視上看過《牡丹亭》,對昆劇演員的頭飾很感興趣。她認為兩位昆劇演員很敬業,“就算是排練、穿著現代的服裝,他們的眼神也非常專注地看著對方,他們之間的交流真的有感情。”
“遇見美好江蘇 尋星紫金之巔”兩岸媒體人聯合採訪活動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華夏經緯網和江蘇省臺辦共同主辦。活動於6月4日至11日在江蘇舉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