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兩岸曲藝歡樂匯十年:臺灣曲藝家吁“兩岸交流確有必要”

2020-11-27 08:14: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福建永安11月26日電 (記者 林春茵 閆旭)“相聲表演跟在地文化有深刻關係,臺灣和大陸的相聲表演在口語中就有很多差異,對相聲演員來説,兩岸交流確有必要。”八斗喜説演班藝術總監、臺北曲藝團資深團員朱德剛日前在臺灣花蓮如是説。

  11月25日晚間,第十屆海峽兩岸曲藝歡樂匯在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落幕。兩岸笑星“歡樂匯”十年,今年迎來一場特殊相聚——在“雲端”同臺共演。活動期間同時舉行研討論壇,臺灣曲藝家們在花蓮與現場嘉賓連線。

  朱德剛在論壇致辭上回顧,他曾在2000年拜入天津相聲演員魏文亮門下,“深感兩岸相聲之各有特色”。他亦曾登上大陸央視春節聯歡晚會舞臺,將相聲中切口部分改用臺灣特色的口語,獲得當年最受觀眾喜愛節目獎。

  “由此可見,大陸對臺灣相聲的接受度相當高。”朱德剛説,兩岸生活背景有些許不同,“但守望相助,可透過交流活動達到相互學習觀摩的必要性。”

  中國文化大學音樂系教授郭孟雍回顧指出,兩岸曲藝屆交流近十年間,始終以展演交流來共同創新曲藝文化的新亮點為目標;在堅持保存曲藝藝術的地域性、種族性的特色外,更在兩岸搭建了一座曲藝藝術民間交流的平臺。

  郭孟雍表示,臺灣曲藝文化作品思維跳躍,題材新穎,大陸以中華傳統文化為基礎,十年兩岸參差共美,“就讓曲藝文化異彩分呈、豐富多樣”,未來以文創産業融合為動機,兩岸曲藝有更大的合作空間。

  臺東大學音樂系教授、通識教育中心主任郭美女溯古追源提出,臺灣説唱音樂由閩南粵東等地移民帶來,臺灣傳統曲藝除歌仔戲外,多數隨大陸移民流傳來臺灣,逐漸發展成具有臺灣特色的藝術,隨著時代變遷,臺灣傳統戲曲和説唱藝術都備受衝擊,面臨傳承難題。

  “希望能加深海峽兩岸彼此對曲藝的了解,以及對中華不同地域文化的認識,並構建兩岸曲藝文化的守望相助、攜手前行,互融交流格局。”郭美女説。

  25日晚間,兩岸曲藝名家新秀“雲上”同臺共演。相聲《樂在其中》《一字詩》、京韻大鼓《重整河山待後生》、數來寶《問路》,二人轉、南詞表演唱《九曲棹歌》,岔曲《臺灣小吃》,相當吸睛。臺灣節目單弦《馬芮奇遇》、阿美説唱《禮冠傳承》亦通過網路線上獻演,引來陣陣熱烈掌聲。

  中國曲協主席、知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姜昆表示,臺灣藝術家、演員和專家學者們突破疫情和海峽阻隔,“雲端相會”,反映了海峽兩岸曲藝歡樂匯是連接海峽兩岸一條無法割捨的精神文化紐帶。(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