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美麗鄉村建設的“兩岸力量”——第三屆海峽兩岸鄉村振興論壇側記
“自從借鑒臺灣經驗開拓‘文旅+農業’模式,我們正逐步形成‘一鎮一品一線路’的鄉村産業開發新格局,特色農産品的知名度越來越響亮。”手捧最新開發的“陽明茶”伴手禮盒,余姚市樂眾傳統文化傳承體驗中心負責人翁永建滿臉笑意。
深耕鄉村數十載,翁永建在當地頗負名望。然而,由鄉村規劃設計轉向農産品推廣運營時,這個足智多謀的生意人陷入了沉思。“浙東丘陵多山水、少耕地,無法照搬華北平原那種大規模農産品産銷的經驗。”他回憶説,量上不去,知名度就難以打響,更遑論打造品牌。
直到兩年多前,通過地方檯辦了解到臺灣精緻農業的發展狀況,翁永建找到了靈感。河姆渡稻穀體驗、梨洲竹藝體驗、四明山茶文化行旅……一條又一條依託在地文化與特色農産品而創建的觀光線路蜿蜒浮現,讓散落山水間的農業資源不斷整合,最終形成品牌、走向市場,為海內外消費者所知。
金秋時節,翁永建來到正在浙江寧波舉行的第三屆海峽兩岸鄉村振興論壇,期待收穫更多“腦力激蕩”。這場以農為題的兩岸交流盛會,吸引了兩岸200余位學者及業界代表,其中臺灣嘉賓近百人。
“臺灣在現代農業發展、休閒農業、鄉村民宿以及鄉風文明方面都有很多先進經驗和實踐探索。希望能借助論壇搭建常態化的交流合作平臺,推動美麗鄉村建設走文化賦能、美學升級、品牌營造轉型之路,讓論壇成果更好造福惠及農村發展。”寧波市臺辦副主任方晴説。
社交媒體碎片化傳播、匠人矩陣、“直播+臺灣茶”……余姚商人的心願在一場題為“茶與心學”的沙龍活動上得到了滿足。出身臺灣茶農世家的福建長泰明欣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曾冠穎、致力臺青電商培訓的杭州郭少三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邵政鎵,先後分享了圍繞小小茶葉展開的農業開發實踐。
與兩位創業青年一樣,期待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大展身手的還有臺籍教師、湖北經濟學院環境與産品設計係副教授張示霖。在臺南成功大學求學時,他就多次跟隨老師西進大陸,到福建、浙南等地開展古村落調查。
“我始終記得初見老屋時的激動心情,課本上模模糊糊的影印圖終於變成了活建築。”張示霖説,“老師總是説,我們這個專業的前景在大陸,只有不斷投入鄉土實踐,才能汲取充足養分。”
4年前,張示霖選擇“登陸”任教。忙碌的教學工作之餘,他積極參與福建省永泰縣同安鎮古村落營建項目,在泥土的芬芳裏深切體會“留住鄉愁”對於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性。
此次來甬,張示霖還經歷了一段珍貴的“私人行程”。在地方檯辦協助下,他第一次回到祖籍地——寧波市鄞州區橫溪鎮孔家潭村,與族人相見、參訪宗祠並獲贈宗譜。
“我非常認同大陸提出的鄉村振興理念,可以更好傳承和發展孕育于廣袤農村的中華傳統文化。”站在具有浙東特色的竹藝非遺産品展示前,張示霖説,“如果有機會,我願以專業所長貢獻家鄉故里的鄉村振興建設。”
為期兩天的第三屆海峽兩岸鄉村振興論壇上,兩岸嘉賓以農會友、互學互鑒,有喜卻也有憂。從事文化傳媒工作的臺胞徐慈蓮在1個多月前克服重重困難,從島內前往廈門參加第十二屆海峽論壇後,就再沒回過臺灣。
“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和民進黨當局阻撓兩岸交流的雙重影響,如果回去,很可能就沒有機會再出來。”她説,兩岸交流是好事,兩岸之間多走動、多溝通,才能互相理解,攜手共創美好前景,“不明白為什麼事情會變成這樣?”
收錄了浙東綠茶、福鼎白茶和臺灣高山烏龍茶的“陽明茶”寄託著翁永建的心願:去臺灣親自走一走那些耳熟能詳的觀光農業線路,向曾經啟發過自己的島內同行表達謝意。他説,只要兩岸交流不斷、民間合作不斷,相信未來的某一天,這個心願一定可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