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518國際博物館日” 上海琉璃藝術博物館推出國際玻璃藝術展

2020-05-15 17:2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上海琉璃藝術博物館 (上海琉璃藝術博物館供圖) 

  台灣網5月15日訊 “518國際博物館日”即將到來,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作為甫獲認定為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的上海琉璃藝術博物館特別呈獻融合國際與東方藝術多元之美的《Why Glass?用LIULI探索生命與情感》國際玻璃藝術展。

  展覽萃集了全球十五位代表性玻璃藝術家共四十九件作品,從十九世紀的世界玻璃藝術第一人埃米爾加萊,法國近代脫蠟鑄造技法繼承者阿馬爾裏克瓦爾特與復興者弗朗索瓦德孔西蒙,法國當代國寶級玻璃藝術大師安東尼勒彼裏耶,當代玻璃藝術里程碑的美國工作室玻璃運動,一直到亞洲現代玻璃藝術。

  為迎接“518國際博物館日”,上海琉璃藝術博物館照例實施當日免票參觀(限流且需提前預約),5月16日晚間則提前推出博物館直播導覽活動,既因應疫情避免觀眾在國際博物館日“扎堆”參觀,同時也是創新博物館傳播方式,依託網際網路,積極打造永不落幕的博物館。此外,為了向全國醫務工作者致敬,上海琉璃藝術博物館即日起至年底向全國醫務工作者免費開放。

《中國菊》埃米爾加萊 (上海琉璃藝術博物館供圖) 

  一百多年前,法國玻璃藝術巨匠埃米爾加萊以他深沉的生命情感、社會關懷定義了玻璃藝術,他詩意的“我的心靈花瓶”成為藝術史上閃亮的作品,也成為本次展覽策展人、琉璃藝術家張毅的嚮往。張毅説,人類的玻璃歷史極長,但是,涉及個人生命感觸的創作極少。埃米爾加萊是一個重要的標誌,他的家國情懷和人文素養,讓他一生研發的玻璃技法有了靈魂。

  張毅不但傾盡全力收藏埃米爾加萊的作品,更以生命的創作進行回應。此次上海琉璃藝術博物館同時展出埃米爾加萊的“我的心靈花瓶”與張毅的“焰火禪心”系列作品,兩位充滿詩意與民族情感的藝術家將展開跨越時空的心靈對話。

《焰火禪心 菊花》張毅 (上海琉璃藝術博物館供圖)

  1987年,張毅和楊惠姍,一個是金馬獎最佳導演,一個是金馬獎最佳女主角,他們從電影事業的巔峰華麗轉身,在臺灣成立了琉璃工房。那個小小工作室,像是一粒種子,在中國的文化裏逐漸萌芽。

  作為上海琉璃藝術博物館創始人,張毅和楊惠姍三十多年來透過國際玻璃藝術大展、在大學成立工作室、建立博物館,一點一滴的,建立中國琉璃文化、産業和藝術創作的基礎。從民族的情感裏,從詩意的哲思裏,隨著生命的歷程,不斷發展中國玻璃藝術的嶄新可能。

《清泉印蘭》楊惠姍 (上海琉璃藝術博物館供圖)

  誠如策展人張毅所説,“對我們而言,我們只關心玻璃藝術是不是人的藝術?是不是人對於世界的反思?否則,所有的玻璃創作的呈現,只是技巧的沉溺。”

  本次展覽將持續到九月。(完)

[責任編輯:田雲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