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臺灣”是“新冠”遮舊顏(日月談)
王海良
“新冠”一詞近來很流行,但本文要説的“新冠”是流行于臺灣島上的“臺獨”。“新冠”與“臺獨”扯到一起,是因為“臺獨”有了一頂新帽子——“中華民國臺灣”。於是,我們便不得不探究一下這個“新冠”遮蓋下的內裏乾坤。
偽裝蒙人越貨
“中華民國臺灣”這個“新冠”,新就新在它把“中華民國”與臺灣合而為一,看似只是兩個現成名詞的合併,實則並不簡單,極具含混性與欺騙性。
其含混性在於,把臺灣提高到了與“中華民國”等同的地位,從而改造了“中華民國”的表徵。這正是民進黨一直以來把臺灣“國家化”的重要步驟和巧妙手段。
其欺騙性則在於,用“中華民國”掩蓋臺灣,實際上是用“獨臺”做“臺獨”的擋箭牌。這是民進黨對臺灣的新定位、新包裝、新標簽,濃縮了民進黨對臺灣法理地位、政治面目、發展方向的階段性論述。剖視“中華民國臺灣”的構成,其重點當然是臺灣,“中華民國”只是其虛掩。畢竟現階段“中華民國”仍有掩飾和保護作用,對臺灣“國家化”有利用價值。但民進黨不會止步於此,一旦時機成熟,定會拋棄“中華民國”,端出“臺灣共和國”。這絕非危言聳聽。
“中華民國臺灣”還有明顯的荒謬性。既要推“臺獨”,不想藏著掖著臺灣,又不願拋棄“中華民國”這個外殼,所以只能來個小腦袋頂上大帽子,不倫不類,欺世盜名,豈不滑稽?真是費盡心機,讓人嘆為觀止了。
“新冠”炮製者為何絞盡腦汁弄出這麼個怪物?究其原因,在於他們明白,臺灣根本就不是國,所以他們才拼命在名稱上下功夫。還因為“中華民國”有個“國”字,那是他們可望而不可即的,豈能棄而不用。於是炮製出“中華民國臺灣”這麼個怪誕稱謂,聊以自慰。其實,在外人看來,這根本就是自欺欺人、自娛自樂。試問,面對這樣一個改頭換面、實質背離一中原則的怪物,國際社會能認它嗎?答案是不能。蔡英文上臺以來,美國等西方國家一直使勁在國際上拉抬臺灣,但對臺灣的稱呼並未改變,也很難改變。現在民進黨當局不厭其煩,生搬硬造,拿“中華民國臺灣”這個標簽大做文章,可能是基於相信戈培爾“謊言説千遍即可變真理”的“教誨”,寄望于千呼萬喚,變習慣為自然、假貨變真貨。這著實滑稽可笑,卻是炮製者內心的真實寫照。
萬變不離其宗
顯而易見,“中華民國臺灣”是民進黨推進“漸進臺獨”的重要表現、操作手段和階段性成果。民進黨重新上臺以來,民進黨一刻都沒停止推動所謂“正名”,於是就有了“中華民國臺灣”這個階段性改號“成果”。從島內的反應看,它不僅未遭遇在野黨強烈反彈,還被很多人以投機的眼光視為一次巧妙的“脫殼”。
必須指出,“中華民國臺灣”名稱的性質是新版“兩國論”、“臺獨”新變種。妄圖以“中華民國臺灣”作為臺灣的公開定位,非正式、試探性地修改“中華民國”稱號,其目的是要改變臺灣與大陸的法理關係,變相宣示臺灣地區是以“中華民國臺灣”為名的“國家”,即民進黨當局所宣稱的“臺灣已經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這顯然不是一個簡單的新包裝、新符號、新用語,而是“兩國論”的新版本、“漸進臺獨”的新成果,也是民進黨謀“獨”的新步驟、新標誌。
進而言之,民進黨創造了一個兩便的架構,它看起來既不是完全的“臺獨”,也不再是原來的“兩個中國”。這個方程式混合了“兩個中國”問題和“一中一台”問題,試圖魚目混珠、瞞天過海。這就是其極狡猾之處。更巧妙的是它在名義上已變成一個與中國沒有關係的東西。按這個路線圖走下去,最終就是要把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這正是蔡英文競選辦公室前發言人林靜怡所洩露的“天機”。所以,“中華民國臺灣”是新的“臺獨”形式、路徑和手段已確定無疑。“中華民國臺灣”的危險性和危害性正在於此。
用心一脈相承
“臺獨”是危害中華民族的“毒瘤”,它寄生在所謂“中華民國”軀殼下,企圖逐漸毒害中國的肌體。這種隱蔽漸進的“獨立建國”路線從未脫離解構“中華民國”一中架構的軌道。民進黨雖仍用“中華民國”紀年,但心已另有所屬,只把臺澎金馬視作“中華民國領土”,“兩蔣”所堅持的“中華民國”幅員與意涵已完全改變。這就是李登輝的“中華民國在臺灣”的要義,也是“特殊兩國論”的濫觴。陳水扁則更進一步,拋出“中華民國是臺灣”謬論,炮製了兩岸“一邊一國”版的“兩國論”,並公然推動法理“臺獨”。
而現在的民進黨當局則直接用嫁接法改造“中華民國”稱號,把臺灣加了上去,實施了階段性“正名”。循此操作機理,不排除民進黨下一步很可能繼續拿中華二字當遮羞布和擋箭牌,拋出一個“中華臺灣國”或“中華臺灣民國”來,前置並做實臺灣,解構“中華民國”,直至告別“中華”、脫去“民國”、掛牌“臺灣共和國”。這當然嚴重依賴外部環境和條件。但凡事預則立,全體反對分裂祖國的中華兒女萬萬不能低估“臺獨”的頑固與狡詐。
至此,“中華民國臺灣”的實質與功能已一清二楚,再怎麼巧妙掩飾或巧言聲辯都無濟於事了。如果民進黨當局仍幻想在5.20演説中,以這頂“新冠”作掩護,發表迷惑性論述,忽悠各方各界,以為廣大世人還看不清這頂破帽下是什麼面目,那就太低估他人的智商,純屬自欺欺人了。
(作者是上海東亞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