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推“反滲透法”:民進黨包藏著什麼禍心?
隨著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臨近,民進黨開始針對兩岸關係頻繁出招,其中最為惡劣的就是加速推動制訂“反滲透法”。自恃在立法機構擁有多數席位,民進黨當局最近已經多次預告12月31日將三讀強行通過“反滲透法”,引起兩岸廣泛關注。本文重在分析民進黨強推“反滲透法”的政治意圖。
兩岸民眾對民進黨挑動兩岸關係早有預判,畢竟這是民進黨的一貫手法。不過這次強推“反滲透法”還是讓民眾大跌眼鏡。具體來説,民進黨依仗“立法院”多數優勢為所欲為,另則“反滲透法”“立法”過程粗疏,相關規定模糊。“反滲透法”大致涉及臺灣地區領導人及公職人員選舉、公民投票、遊説、集會遊行等幾個方面,將其視為“反滲透”的最主要領域。其所謂的“滲透來源”即指中國大陸無疑,因為這個“法案”本身就是前面“中共代理人法案”借屍還魂。這個“法案”的約束範圍指向所有涉及兩岸交流及往來的機構及人員,數量龐大。同時,受所謂“滲透來源”之“指示、委託或資助”均可作為“定罪”依據,且規定臺當局“各級機關”有主動移送或函送權。
這個指向清晰、具體內容表達模糊的“反滲透法”一旦通過,無疑在邏輯上打開了民進黨等“臺獨”勢力的構陷之門。相關規定上的模糊為執行者留下了極大的自由裁量空間,舉凡與大陸交往的機構與團體,以及涉及到兩岸交流交往的個人及行為,都可能成為“臺獨”勢力構陷的對象。在定義模糊的情況下,行政當局及特定政治人物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對異己勢力進行精準打擊。這也是“反滲透法”在臺灣引起恐慌的原因,這樣一部約束範圍極廣但內容粗疏的“法律”文件,無異於為未來的無端羅織打開了方便之門。
但這種恐慌情緒正是民進黨所要的。在這個時間點推出這樣一份“法律”文件,民進黨的主要目標就是要製造民間的緊張情緒,以此來恐嚇國民黨的支援者。在制訂這部所謂的“法律”時,民進黨未必不知道執行的困難。畢竟,涉及兩岸交流與交往人員數量巨大,引發的反彈力道將相當可觀。但在民進黨看來,“反滲透法”涉及的民眾本來也沒有多少會投民進黨的票,他們的情緒反應民進黨並不在意;另一方面,這種恐慌情緒可以把選戰的主軸拉到該黨設定的兩岸對抗方向上去,民進黨希望在自己熟悉和嫻于操作的敵對結構上展開選舉動員。
進一步説,民進黨很明顯具有利用選舉之機建立壓縮兩岸交流與合作“防火牆系統”的意圖。民進黨長期以來念茲在茲要切斷兩岸交流,堵塞兩岸交流與合作的諸種管道,但鋻於兩岸關係特別是經濟關係的緊密程度,不敢貿然行動,只能採用小步慢跑的方式向前推進。整體上來看,民進黨一直沒有放棄逐步關小兩岸交流與合作大門、逐步壓縮兩岸交流與合作發展空間的政策目標。這在民進黨上臺執政四年來表現得相當明顯,不過在選舉臨近的關頭,民進黨為了動員選票,將這一過程加快了而已。
長期以來,民進黨政治成功學的核心就是利用分歧,建立仇恨進而建構對抗結構,然後利用這種結構進行政治動員,牟取政治利益。民進黨執政無能、競爭無量的現實則強化了對這種對抗性動員的路徑依賴。因此可以看到,在民進黨的發展歷史中,只要到了選舉等重要關頭,該黨就會祭出對抗性動員的招數。這次也不例外,這次強推“反滲透法”,事實上是在臺灣民眾中建構和強化敵視大陸、敵視兩岸交流的情緒。因此臺灣政治大學東亞所名譽教授邱坤玄日前投書媒體表示,民進黨在這次選舉的操作,是傷害民主與撕裂社會的最鮮明例證。誠斯言也,一語中的。
民進黨強推反“滲透法”,選舉操作的意圖十分明顯。只不過從社會輿論的強烈反彈可以看出,可能會偷雞不成蝕把米,廣大受牽連的臺灣同胞一定會用選票表達他們的不滿。強推“反滲透法”也反映出民進黨對選情的擔憂與焦慮,呂秀蓮質問:“既然蔡英文的民調非常高,她還怕什麼呢?”。或許,民進黨是在為敗選下臺建構武器庫,為長期炒作兩岸關係儲備制度資源。
無論如何,民進黨強推“反滲透法”,已是王八吃秤砣——鐵了心要與兩岸關係杠到底。不過以民進黨四年來在臺灣廣受詬病的執政績效,如果僅僅通過炒作對立與對抗以及鼓吹“芒果幹”(亡國感)就可以當選的話,這無疑是在侮辱臺灣民眾的智商,最終只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作者係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 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