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苗栗到梅州——記臺灣客家女彭茜柔的田園夢
新華社廣州5月21日電(記者徐弘毅、查文曄、王攀)臺灣姑娘彭茜柔的一天通常是從“看花”開始的。她習慣踩著一台電動平衡車在600畝的櫻花園林裏穿梭,沿路觀察著每一株花木的狀態。彭茜柔是廣東梅州愛麗絲莊園生態景區的“管家”,她經營這座園林已有3年時間。
彭茜柔是來自臺灣苗栗的客家人,苗栗和梅州儘管相距470多公里,但是共同的客家文化在兩地間架起了交流的橋梁。作為客家人聚居的地方,苗栗近年來已有不少客家臺商來到大陸創業,而有著“世界客都”之稱的廣東梅州成為他們青睞的目的地。
2016年,一直在家鄉苗栗從事農地房地産工作的彭茜柔萌生了出來闖蕩的念頭。“那時主要面向退休人士銷售土地,那邊的步調比較慢,比較悠閒。”她説,“甚至有點太安逸了,所以想出來闖闖。”
彭茜柔聽説她的老闆2014年在廣東梅州開闢了一個“櫻花谷”,她便跟老闆提出,想到這個地方看一看。沒想到,她到梅州一待就到了現在。
2016年4月,27歲的彭茜柔從臺中機場出發,乘坐直飛航班第一次來到梅州。她來到位於梅州城北的“櫻花谷”,並在1個月後接下了當地同事的工作。
“我原本工作設定是在這裡做財務,但我不喜歡待在辦公室,而是在園區裏到處跑。”她説,“後來漸漸對園區有想法、憧憬,跟老闆溝通,慢慢把夢想實現。”
起初,這座園林主打櫻花培育和觀賞,佔地數百畝的山谷裏種植了吉野櫻、八重櫻、緋寒櫻花等櫻花品種。每當春天到來,滿山谷的櫻花紛紛綻放,為當地增添了斑斕的浪漫色彩。
但是櫻花的花期較短,花期過後客流量驟減成了令人頭疼的問題。彭茜柔對此深有感受,“大家覺得櫻花季過了似乎就沒有什麼可看的了。”她説,“那時一整個禮拜都沒有客人來,統計營業報表曾連續7天都是零。”
經過思考,運營團隊決定把“櫻花谷”改名為“愛麗絲莊園”,新的名字取自小説《愛麗絲夢遊仙境》。“我們努力讓大家來不只是能看到櫻花,還有其他的遊玩項目。”彭茜柔説。
一個瓜果棚在愛麗絲莊園建起來了,不同品種的南瓜被栽種到園裏,每年夏至就迎來了賞瓜的好時節。園區專門從臺灣請來農業專家,指導種花、種南瓜。“去年11月,我們請專家在這裡辦講座,指導怎麼修剪、施肥。”彭茜柔説,“我們還請附近的農民一起來上課,教他們怎樣種百香果、枇杷,並帶來了臺灣農業的新知識。下課後還有很多村民圍住老師提問交流。”
來梅州3年,彭茜柔已經對農業工作很熟練了,她説自己習慣每天都把花和植物的生長情況看一遍,“今年春天的花開得很好。”
彭茜柔和同事們還從臺灣彰化的恐龍主題樂園汲取靈感,將恐龍模型擺到園區裏,受到不少孩子們的喜愛,每年都有幼兒園組織小朋友前來春遊、秋遊。
“我們的景區還比較小,沒有其他大型景區的規模優勢,但我們比較靈活,可以在服務上做得更到位。”彭茜柔説,夏天天氣熱的時候,他們會用觀光車免費載客人在園裏遊玩。
最初,園內開有一家西餐館,但經營一段時間後他們發現西餐賣得並不好,於是請來當地的廚師,將餐廳轉型做客家菜。“潮州、汕頭來的客人也喜歡嘗嘗客家菜。”
彭茜柔和團隊的努力收穫了結果。“營業報表已經比第一年好太多了。”她説,如今園區的重遊率很高,有的客人一個月能來3次,“感到蠻欣慰的,這讓我們有動力做下去。”
愛麗絲莊園是客家臺商在梅州創業的一個縮影,目前梅州有60多家臺資企業,其中以農業企業居多。
目前,愛麗絲莊園已經進駐了廣東梅州梅江臺灣農民創業園,該臺創園積極利用農業農村部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合作項目、廣東省農業廳粵臺農業合作園區建設項目、廣東省委組織部“揚帆計劃”産業人才培育工程等政策,為愛麗絲莊園的發展提供支援,並且聘請農業專家每年為其提供多種農業技術指導。
“臺創園、梅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農業局在爭取支援政策上給了我們許多幫助。”彭茜柔説,她所在的集團正在為愛麗絲莊園的持續開發投入資金,並考慮在未來進一步擴展園區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