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情懷代代相傳(人生況味)
年過花甲的蕭開平是美國馬利蘭大學醫學院藥理學博士,臺灣知名法醫、教授。作為臺灣著名抗日誌士蕭光明、蕭道應的後人,他今年1月出任臺灣抗日誌士親屬協進會會長。當法醫,找尋案件真相;當會長,弘揚先輩抗日精神、還原幾代人熱愛祖國的歷史真相,蕭開平認為二者有共同之處。
臺灣屏東縣佳冬蕭家抗日的起點要上溯至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後,日軍侵佔臺灣。高雄、屏東一帶多個客家聚落組織義軍,誓死抵抗入侵者。蕭開平的曾祖父蕭光明率眾在古厝“步月樓”與日軍激戰,蕭光明的次子蕭升祥和三子蕭月祥在戰鬥中壯烈犧牲。
1916年蕭開平的父親蕭道應出生時,日本殖民統治臺灣已經20多年。“蕭家血液中不屈的基因使然,父親生活在殖民統治下的臺灣倍感屈辱與辛酸,更強化了他的中華民族意識。”
1936年,天資聰穎的蕭道應考上大學,學習醫學專業。次年,日軍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父親決心到大陸參加抗戰,並做了週密的準備。他開始學習‘北京話’,也因之認識我的母親黃素貞,成為相伴一生的革命伴侶。”
1940年春,蕭道應夫婦、鐘浩東夫婦和李南峰等5人先後費盡週折,到達廣東惠州,加入丘念臺領導的“東區服務隊”。在大陸6年,風餐露宿、歷經艱險,蕭道應等人不以為苦,在缺醫少藥的情況下用自己的醫術救了不少人。
1945年抗戰勝利後,蕭道應攜妻返臺,在臺灣大學法醫係任教,後任職法醫。
直到小學時,蕭開平才真正了解父母不平凡的過去。母親向兒女講述了他們返回大陸投身抗戰的經過以及佳冬蕭家的抗日事跡,她對蕭開平説:“你的父母為了國家、為了信仰、為了理想而受苦,是一件光榮的事情。”
“我慢慢了解,在那些苦難的日子裏,父輩真正履行了作為堂堂正正中國人的歷史使命。父親堅定的愛國意志讓我一生受教。”蕭開平説。
蕭開平從美國留學返臺後,繼承父親的衣缽成為一名優秀的法醫。“我習醫,父親是反對的。他認為,要強國就要學造飛機、艦船,但是當年在日本殖民統治下,不被允許學法律、政治、造船機械,成績優異的他只能學醫。”
2002年9月,一生“追求國家富強統一堅貞不移”的蕭道應以87歲高齡辭世。2007年,為了弘揚父輩的愛國主義傳統,蕭開平參與發起成立臺灣抗日誌士親屬協進會。由臺灣近30個抗日家族共同發起成立的協進會,在歷任會長林光輝、丘秀芷等的帶領下,為匡正臺灣同胞的歷史觀、反對“臺獨”作了許多有效的工作,被全國臺聯高度評價。擔任常務理事期間,蕭開平出錢出力,不遺餘力,太太邱莞美也給予無條件支援。
2019年1月,退休卸下公職的蕭開平正式接下臺灣抗日誌士親屬協進會會長一職。“協進會把促進國家完全統一、共謀民族偉大復興作為無上光榮的事業。我們鄭重聲明,認同‘一國兩制’是國家統一的最佳方案,呼籲兩岸同胞共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緬懷抗日英烈的光輝事跡,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蕭開平説。
蕭開平近來常常想起父親,想對他説:“祖國越來越強大,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越來越近,父親您可以含笑九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