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島梨園子弟:大陸名師 傾囊相授(傳統戲 兩岸緣④)
多年前,在臺灣戲曲學院見張火丁登臺演出時,該校大一男生楊瑞宇還只是“知道有這麼個人好像特厲害”,待到這位京劇程派青衣唱完《春閨夢》和《龍鳳呈祥》選段,就讀臺灣戲校9年的他嘆服不已,“可把我驚呆了”。
在那次中國戲曲學院師生組團赴臺演出後,深受震撼的楊瑞宇打算“重新來過”,當即投考中國戲曲學院,並放棄學習多年的小生行當,走上如今兩岸人跡罕至的男武旦求藝路。後來他在張火丁《春閨夢》演出中跑過龍套,更以大陸失傳已久的武旦戲《朝金頂》,在第八屆中國京劇藝術節上大放異彩。
“大陸學生高出我們一大截”
“臺灣的環境有局限,在這裡待著眼界不夠開闊,看得也不夠長遠。”楊瑞宇告訴記者,11歲進入臺灣戲校學習的他,曾以為自己特有能耐,實則不然。“同齡的大陸學生程度高出我們一大截。”
在臺灣戲曲學院上課時,同學有20多人,中國戲曲學院班上卻有50多人。競爭壓力不只來自成倍的學生人數,作為大陸的戲曲教育最高學府,中國戲曲學院錄取的都是各地好苗子,資質不凡的他們對自身要求也很嚴格。
下課之後,大多數大陸學生會選擇留校“自主訓練”,或向高年級同學請教,一刻都不願放鬆。與臺灣不同,大陸戲曲師資相對充足,教學水準也更勝一籌,如果成績位居前茅,還有機會得到一對一指導。
入學後第一學期成績排在第七名的楊瑞宇,通過加倍努力克服改換行當“從零開始”的劣勢,調整心態,穩紮穩打,在大三和臨近畢業時兩度考取全班第一,並由此得到老師更多手把手的指點。
臺灣青年武生演員徐挺芳與楊瑞宇同年進入中國戲曲學院,大學四年他“著了魔地苦練”:沒有一個週末不是在跟老師加功學戲,程式套路在上臺演出前跟同學練過上千次。將練功學戲當作日常生活全部的他,年年成績不出班上前兩名。“那個臺灣來的挺好的武生”,同學們這樣稱呼他。
在北京“紀念高盛麟誕辰100週年京劇摺子戲專場”上,徐挺芳與奚中路、劉子蔚等大陸知名武生演員同臺,向武生名家致敬。他還曾代表學校參加“蓋(叫天)派京劇武生藝術人才培訓班”。楊瑞宇則代表學校參加全國性京劇比賽,並在中國國家大劇院登臺演出。
臺灣劇團力邀大陸名師傳藝
原本決意畢業後“北漂”留京進劇團的徐挺芳,最終回到臺灣,並加入“國光”劇團。幸而臺灣戲校和劇團在邀請大陸名家來臺傳藝上不遺餘力,他和許多青年團員仍有機會繼續問道名師。
2013年,“國光”劇團正式推出京劇人才培育計劃,聘請大陸名家來團密集教學,在全面評估年輕團員現狀和需求的基礎上因人設戲,尋找適合的師資與劇目,以求增進年輕團員基本技藝、打磨積累擅演劇目。
生旦凈醜行當俱全、京昆兼具、文武兼備,都是歷次教學的特點。在本團成員之外,“國光”劇團還曾招收臺灣戲曲學院在校生和團外傳統戲曲表演工作者,學員人數一度高達36人,本團和團外人員各半。不分你我,攜手傳藝,摒棄門戶之見的臺灣各劇團共同為戲曲傳承出力,在戲曲研習、演出等方面均有體現。
“國光”劇團老生青年團員黃鈞晟説,2012年夏天因兩岸交流研習會,有幸被派到中國戲曲學院進修,與北京京劇院的張鴻森老師相識,後來臺灣戲曲學院把張老師請來教戲,開啟了兩人的師徒緣。“老師的出現讓我開始喜歡京劇,明白什麼叫老生。”在團內手把手教學,更讓黃鈞晟劇藝精進。
“學戲時不可能隨便就過,一定要達到老師要求,才讓你過關。”“國光”青年團員感動於大陸名師們盡心盡責,“平時上課還不夠,下班後或假日也不放過我們,要我們到住處學戲,老師説不怕學不會,就怕你不學。”
國家京劇院名角陳淑芳連續幾年去“國光”劇團教戲,她開玩笑地説“我就是個大夫來看病的”,不僅教新戲和新腔,也一再為青年旦角演員發聲和基本功把關。浙江昆劇團名師周雪雯也是“國光”劇團常客,教《牡丹亭 尋夢》依團員自身條件調節動作繁簡,不變的是流轉的優美身段。
借兩岸交流提升年輕團員水準
前年畢業後,楊瑞宇進入臺灣戲曲學院擔任老師,教中學階段學生戲曲基本功。“教學一般在上午,早功6點開始上課,有4節基本功。”下午1點半起,他會來到臺灣當代傳奇劇場上班,為劇團公演進行排練,其他時間則是自主練習,通常直到晚上9點半才離開。
加入當代傳奇劇場時間不久的楊瑞宇,在“電子搖滾京劇”《水滸108忠義堂》中扮演過“小李廣”花榮。這部戲有著頗深的兩岸淵源,2011年,當代傳奇劇場與上海戲劇學院合作,由知名音樂人周華健作曲、臺灣作家張大春寫劇本,首輪演出中,上海戲劇學院師生、臺灣演員各佔一半。
“這部戲當時在臺北演出,演員們大都是中學生,臺灣演員看上海戲劇學院的學生表現非常突出,都是同輩人,這對他們刺激很大。”當代傳奇劇場行政總監林秀偉告訴記者,未來希望找大陸京劇團聯演,通過兩岸交流,提升臺灣團員的表演水準。
雖然以演出跨界混搭的新編戲聞名國際,當代傳奇劇場始終注重年輕團員傳統功力的培養。“未來去創作更有當代感的作品出來,但還要先從傳統做起。”林秀偉説,劇團平時演出中,傳統戲佔比很大,會有計劃地找老師教他們。
2007年起,當代傳奇劇場創辦傳奇學堂,每年寒暑假請大陸多地一級演員來教學,內容上兼顧京昆,有團員12歲就進來學習。“希望京劇和崑曲在臺灣能留下來,並且蓬勃發展。”林秀偉説。
楊瑞宇2009年參加過傳奇學堂,當時在臺灣戲曲學院就讀的他,還結識了在該校任教、日後赴中國戲曲學院讀碩士的許栢昂。許栢昂2007年在臺成立劇團“栢優座”,楊瑞宇至今參與過多部立足京劇、力求多元的演出。
身兼數職的楊瑞宇,今年5月將回京參加母校京劇武旦人才短期培訓班,他還計劃報考臺灣藝術大學研究生,繼續充實自己。“我想走教育路線,教好臺灣的學生,讓他們看到學京劇還是有希望的,只要肯好好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