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海峽兩岸“關公文化與中華民族精神”座談會召開

2018年09月23日 15:43:00來源:台灣網

“關公文化與中華民族精神”座談會(台灣網 許晗 攝)

  台灣網9月23日運城訊(記者 許晗) 共品關公文化精髓,共敘同胞手足情深。9月22日,來自海峽兩岸的專家學者齊聚關公故里——山西運城,圍繞“關公文化與中華民族精神”的主題進行深入研討。

  座談會上,兩岸的專家學者們結合各自研究領域,圍繞關公文化的傳承與弘揚、關公文化與中華民族精神的形成、關公文化的時代意義等專題,暢所欲言,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心得體會。民革山西省委專職副主委王靜出席會議併發表致辭。

  王靜在致辭中首先對座談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並對在場嘉賓的到來表示歡迎。她表示,宣傳和弘揚關公文化非常有必要,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靈魂。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的精神、道德規範是我們中國人思想和精神的內涵。關公文化起源於三國,鼎盛于明清,延續至當代。其“忠義仁勇”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他的忠,即忠於國家,是為愛國;它的義,即有情有義,是為誠信;它的仁,即仁愛處世,是為友善;它的勇,即勇於擔當,是為敬業。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極為契合。

  整場座談會體會了學者們高超的理論水準,展示了關公文化的內涵與時代價值,並結合“一帶一路”建設,深入分析關公文化走向國際舞臺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創新開拓了弘揚關公文化的現實路徑。

  臺灣著名學者、漫畫家蔡志忠在座談會上提到:“關公的忠義仁愛是非常了不起的。關公文化代表了中國傳統文化精神,是民族認同感的典範。”

  通過本次交流研討,大家一致認為,弘揚關公文化,有利於傳播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樹立文化自信;有利於增強海峽兩岸同胞的文化認同、民族認同、國家認同,促進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有利於實施“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大家表示,今後要繼續加強交流,深化合作,共同努力把關公文化作為推動海峽兩岸文化交流的特色,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亮點,進一步開拓創新,以文化自信引領民族復興。(完)

會場情況(台灣網 許晗 攝)

民革山西省委專職副主委 王靜致辭(台灣網 許晗 攝)

著名學者、漫畫家蔡志忠發言(台灣網 許晗 攝)

[責任編輯:張麗媛]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