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商二代”紮根大陸西部:只承接,不創新,成不了新力量
中新社昆明5月4日電 題:“臺商二代”紮根大陸西部:“只承接,不創新,成不了新力量”
中新社記者 胡遠航
1987年,兩岸開放探親,一大批臺商來到大陸創業;30年後的今天,他們的後代已經成長,或接班或創業……近日,中新社記者走近在昆明的“臺商二代”群體,聽他們講述紮根西部的心路歷程。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紮根昆明的“臺商二代”共有10余人,涉及製造業、農業、旅遊、文化、教育等領域。他們中,有人致力於幫助家族企業轉型升級,也有人開創與父輩完全不同的事業。
1989年出生的陳俞帆,是典型的家族企業接班人。其父陳嘉雄創立的昆明統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雲南省著名的蝴蝶蘭種植企業,産品遠銷東南亞各國。2013年,陳俞帆剛從美國畢業,便來到雲南。
“回來就是想用自己所學,為年邁的父母減輕負擔,也希望能助力家族産業更上一層樓。”相比眾多“臺商二代”對接班家族企業的抗拒,陳俞帆要溫順得多。但他沒想到,回來接手的第一件工作竟然是打理家族新開的養生理療館。
“美國的同學都是在華爾街上班,我回來卻在做按摩師,心理落差肯定有。”陳俞帆説,他剛開始接管養生館時,因為缺乏經驗和“水土不服”,經常被各種事情弄得“頭破血流”,但也在短時間內快速成長。獲得“新生”後,他接手蝴蝶蘭生意的海外業務。
“近水樓臺先得月並不都是好事,有時還是需要從基層做起。”陳俞帆告訴記者,2014年年底,越南的經銷商因為滯銷遲遲不兌現貨款。他飛過去借用朋友的車庫,將10多萬元人民幣的貨一盆一盆地賣了出去,也因此收穫自己的最大客戶。
陳俞帆坦言,“來大陸的這些年,其身邊來來回回的‘創二代’並不在少數,但能紮根下來的卻不多。其實,不管是在臺灣或是大陸,都會面臨各種各樣的難題。但只要保持正能量的心態,就會有收穫。”
和陳俞帆年齡相倣、同樣也是二代臺商的謝竣宇,四年前和父親乘坐同一班班機來到雲南。但他“對家族企業並沒有多大興趣”,反而被大陸廣闊的市場和日新月異的變化所吸引。
四年間,謝竣宇在幫父親開拓保健食品市場的同時,始終不曾放棄創業的想法。他在認識從事英語培訓工作的女友後,倆人一起創辦英語培訓學校。如今,學校三個校區的營業額已達千萬元,倆人也組建自己的小家庭。
“我們面臨一個和父輩完全不同的時代。只有承接,沒有創新,打不贏生存戰,也成不了臺商新力量。”謝竣宇稱,其來大陸最大的收穫就是:為了跟上大陸的快速變化,必須不停地吸收新知識,保持競爭力;同時也在學習中收穫眾多的友誼及愛情。
“非常有幸在大陸認識這麼多樸實的人和家庭,我們一起做直播、網路推廣,一起辦招商會,成為很好的朋友。我覺得這是件很酷的事情!”謝竣宇説。
談及為什麼選擇在相對落後的西部省份發展,謝竣宇和陳俞帆給出相同的答案:待開發的西部,能給年輕人更多施展才華的空間。趁年輕,他們想有更多挑戰。
為了讓“臺商二代”更好地落地雲南,謝竣宇和陳俞帆還承擔起昆明臺灣同胞青年投資協會的主持工作。“心境需要分享,經驗更需要交流。”謝竣宇説,不管是守業還是創業,大陸“臺商二代”都不會停下腳步。(完)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