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兩岸交流30年 不信“回家”長坎坷

2017年11月17日 09:16:00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生要奉上一杯茶,死要敬上三炷香。身為人子,這是人性中最大的需求。但是在30多年前的臺灣,這卻是逾越雷池“通匪”的死罪。

  近日,臺北一場“兩岸交流30年紀念會”上,從瀋陽嫁到臺灣的李採恩説:“我特意帶著我9歲的兒子來,就是想告訴他,你現在想見姥姥就見姥姥,這是很多前輩用痛苦、吶喊、豁出命爭取來的。”

  李採恩口中的前輩,是當年數十萬名有家歸不得的老兵(大陸籍退伍軍人),是所有同情、幫助、與老兵站在一起衝破“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天條”的人們……

  想家 撬動兩岸堅冰

  無論何時何地,説到臺灣的老兵探親,不會錯過1987年3月28日、老兵何文德在臺北“幸安國小”的那段吶喊:“我,何文德,湖北省房縣人。今生今世不能活著見父母,死也要回大陸!不達目的,死不罷休!你要抓、要殺、要活埋,聽清楚,動手吧!”

  當時在場的楊祖珺接受記者採訪時説:“那個時候,不容易啊!”楊祖珺當時所在的《前進》雜誌社,成為返鄉探親運動的推手,1987年4月何文德任會長的“外省人返鄉探親促進會”成立,地址就在雜誌社內。雖然“我的父母在哪”是老兵們的集體痛苦,但楊祖珺回憶:“問一句‘老鄉,想回家嗎’卻等同於‘共産黨’。我們印了‘想家’的傳單,每一份傳單都是募款印的,何文德非常珍惜,每張都堅持親自送到老兵手上,但發傳單時被跟監,被打被搶,我們就發動一些熱心的年輕人一對一地遠遠跟著發傳單的人,遇到情況趕緊往雜誌社打電話報信,我就守在雜誌社接電話……”即使這樣,何文德還是在彰化的“榮民之家”被痛打出門。有影像存證,何文德在臺北的街頭,襯衫上噴著“想家”的大字,問聲:“老鄉,你想家嗎?”遞上傳單並一鞠躬。

  事隔30年,記者在臺北重讀楊祖珺提供的當年的傳單,瞬間觸到那時的悲憤和鄉愁:抓我來當兵,送我回家去!想回家,怎麼辦?你想念父母嗎?回家的時候到了!最脆弱的情感凝聚成最堅強的力量,戰勝恐懼與強權。

  當臺北街頭有越來越多的人穿上“想家”的襯衫;當1987年的母親節,熱鬧的孫中山紀念館廣場,牽著幼兒的年輕母親和穿著“想家”襯衫的半百兒子站成兩排相對,無言展示母子分離之痛;當這些“老兒子們”一起合唱:雁陣兒飛來飛去,白雲裏;經過那萬里可能看仔細。雁兒呀,我想問你,我的母親在哪……“想家”兩字撬動了兩岸堅冰——

  1987年10月15日,時任臺灣內務主管部門負責人的吳伯雄代表臺灣當局宣佈:除現役軍人和公職人員外,在大陸有血親、姻親、三等親以內親屬的,可以申請赴大陸探親。

  回家 推動兩岸新局

  有什麼能抵擋親情的力量?30年前的11月2日,臺北開辦回大陸探親手續首日,淩晨起就排起了長隊。記者詢問一位當年隊伍中的老人:“已經開放了,可以等啊,為什麼要連夜去排隊?”他有點生氣地答:“等不及了啊!我都50多歲了,我爹娘還在嗎?早回去半天都可能見得上一面。”

  1988年1月14日,楊祖珺陪同第一個探親團——臺灣返鄉探親團踏上回家之路。她在紀念會發言時談到了“老小兒的暗夜啜泣”,即轉道香港時,他們住在廉價的不隔音的旅社,夜半時分聽著彼此的啜泣聲難以入眠。

  人潮衝擊著“三不”的閘門。11月2日辦理申請探親的首個工作日,1300多人辦理了手續,半年內,申請人數達到14萬人。“回家”突破禁忌,打消因歷史和隔絕造成的恐懼敵對,創造了兩岸全面交流的機會——1988年2月1日,臺灣當局放寬赴大陸探親次數;1988年7月,放寬探親者的身份限制;此後,允許通過民間團體與大陸通信,允許間接購買大陸原料,允許在海外與大陸留學生接觸,允許經審查的大陸出版品入臺……

  1990年和1991年,海基會、海協會相繼成立;1992年兩會在香港會談後達成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1993年,“汪辜會談”跨出兩岸高層人士接觸商談的第一步;2005年,國共兩黨領導人實現了時隔60年的首次握手;2008年,兩岸實現歷史性的“三通”——海、空運直航和直接通郵;2011年,臺灣開放大陸學生赴臺攻讀學位;2015年7月,大陸對臺灣民眾免簽注;2015年11月,兩岸領導人會面,確立了兩岸關係發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回望1979年大陸對“三通”的呼籲,臺灣中華兩岸和平發展聯合會主席、作家藍博洲説:“現在已經是‘四通’,多了通婚。”同時他也説:“兩岸多風雨。”李採恩以親身經歷講述“風雨”的感受:“2007年我結婚後初到臺灣,一下飛機就被帶到了面談室,看到警官和攝影機,問了我各種問題,包括婆婆家的電話號碼、婚宴擺了幾桌,我真的説不上來,我長這麼大沒被警察問過話,緊張得要哭了。”“面談”、“三限六不”,這都是針對大陸配偶和大陸學生的特殊條款,歧視與敵意如影隨形。打破隔絕的交流合作的兩岸關係中,新的障礙叢生,新的坎坷不斷。

  一家 尚待情感回歸

  楊祖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提到為推動返鄉探親奮鬥的很多名字,其中包括學者王曉波。“他是我們的文宣,幫我們寫傳單。在討論探親團返鄉時,王曉波建議去祭黃陵。回家不僅是探親,也是尋根,回到精神的家鄉。我認為這個建議很好,我們就去祭了黃陵。祭文是王曉波寫的。”

  記者于30年後讀這篇祭文:“大劫未了,太平難期;願我先祖,佑我華胄;同室止戈,永棄相殘;再結同心,光大中華。”感覺於今更切中時弊。30年前,臺灣社會各界對老兵付出了同情與關懷。楊祖珺在述説往事中説道:“我們之所以在1986年、1987年推動開放老兵探親,是因為有錢有勢的那時已經通過香港、美國與家人聯繫或見面了,只有最基層的老兵沒有錢、沒有門路,最無助。即使開放了,我們要組團回去,也湊不出旅費。我就電話打給張艾嘉(知名影星),説明情況,她説‘好’,就贊助了我們返鄉團的機票。這件事過去我一直沒有講。在推動返鄉的過程中,很多人像張艾嘉一樣,只要遇到需要幫忙的人,都會出手支援。”

  可是,去年高雄的公園裏,名叫洪素珠的女子卻追著一名老兵辱罵:“不要臉,中國難民!”近日,臺灣某報報尾刊出幾行字的《榮民心聲》:我們的遺産有眷村和牛肉麵/現在我們是歧視和訕笑的完美目標/我們正在孤寂和疏離中老去消失……老兵凋零,血緣和文化的鄉愁變成了“政治不正確”,扭曲了人性和價值觀,惡于強權。

  對此,臺灣《遠望》雜誌社社長林金源在近日臺北一場研討會上指出,上世紀80年代起,在反對國民黨的思潮裏,“臺獨”政治勢力把過去國民黨當局的“代表中國”改造為“告別中國”,“不想當中國人了”,臺灣人“反中”的心理是被誤導出來的。新黨文宣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林明正指出,“臺獨”為了建構自己的合理性,編造了太多的歷史謊言。

  返鄉探親30年,時至今日,部分精神和情感的“回家”尚在路上,道阻且長。但正如30年前禁令擋不住親情,30年後妄行也擋不住大勢所趨。兩岸一家,中華之福!(記者 陳曉星)

[責任編輯:張曉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