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航拍下的紅星村。(台灣網 吳怡 攝)
台灣網7月6日甘肅廣河訊 (記者 李寧)在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地帶,有一個每人平均耕地不足1.4畝的小村莊,受自然條件影響,加之村民文化程度低、缺乏外出謀生技能,絕大多數家庭只能靠著一畝三分地艱難維持生活,“家中住土房、出門走土路、餓了吃苞米、渴了喝井水”是這裡多年來的生活寫照,村民們對美好生活的渴望始終被各種因素阻擋。近年來,隨著精準扶貧的深入實施,貧窮落後的小村莊悄然發生了改變。
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廣河縣是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定點扶貧縣,境內的紅星村是全縣南溝流域特困片區重點扶貧村之一,共有人口331戶1497人,全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86戶832人,貧困面高達55.6%。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深入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十八洞村考察調研扶貧開發工作,提出“精準扶貧”的新時期扶貧基本方略。在這一方針政策的指引下,紅星村終於加快了追求幸福生活的腳步。
紅星村黨支部副書記羅明海向記者介紹紅星村農業種植情況。(台灣網 李寧 攝)
貧窮制約著村民追求幸福生活的腳步
“精準扶貧對我幫助很大,政策非常好!”53歲的馬國明受惠于村裏的危房改造政策剛搬進了嶄新的磚房,“原先土木結構的房子品質很不好,都倒塌了!”説話間,他高興地拉著記者進屋坐坐。
去年政府給了15000元危房改造補助款,馬國明用這些錢給自家蓋了3間新房,每間房都設有獨立衛生間,出入比城裏還方便。嶄新的木質傢具擺滿客廳,幸福洋溢在馬國明的臉上。
很難想像,不久前他還是村裏的貧困戶。家中僅有的一畝四分地要滿足5口人的溫飽,唯一的經濟來源是兒子馬海麥每月打苦工掙的1000多塊錢。那時馬國明的日子過得相當困難。
31歲的馬哈如尼家裏有兩個孩子,由於缺乏技術,他四處當搬卸工,“月工資也就1000多元,出活不穩定,有時都幹不了活!”打零工不能讓馬哈如尼家的生活得到保障。
馬玉海家是典型的因學致貧戶。前兩年,他的3個子女都考上了大學,但他卻一點都高興不起來。為了督促孩子學習以及照顧80多歲的老母親,馬玉海放棄外出打工。家裏雖然有7畝半地,想要維持生計卻不容易,“即使全部種上玉米,除去成本後,年均收入也就3000元,維持生活很困難。”
馬國明住上了新房子。(台灣網 李寧 攝)
精準扶貧讓村民找到了致富路子
精準扶貧恰如一陣春風,給愁苦的村民們帶來了幸福生活的希望。
在全國上下深入實施扶貧攻堅之際,廣河縣委、縣政府將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作為最大的政治任務和全力實施的“一號工程”,舉全縣之力推進。廣河縣結合縣情實際,著力通過轉移就業、畜牧養殖、電商扶貧等措施增加農民收入,幫助他們脫貧致富。
紅星村“兩委”班子認真貫徹上級精準扶貧決策部署,按照“重點在片、關鍵在村、體現在戶”的要求,紮實開展精準扶貧工作。在層層審核中精準識別貧困戶,包村幹部和駐村工作隊成員包社包戶,責任到人,按照貧困村脫貧和貧困戶脫貧指標,分析致貧原因,針對貧困戶需求和具體情況,制定脫貧方案和計劃。
此外,還著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硬化村社道路、推進危舊房改造,以種養殖、勞務輸轉、電商扶貧、土地流轉等途徑,大力發展特色農業、轉移就業、規模養殖等産業,千方百計促進農戶增收。
精準扶貧政策實施以來,村民們吃上了乾淨的自來水、住上了安全的新房子、柏油馬路也鋪到了家門口。而馬國明不僅住上了新房子,還找到了致富的新路子。
去年,他通過村裏的精準扶貧貸款,用貸款的5萬元買了3頭牛,育肥之後賣了2頭,除去成本凈掙5000多元,這讓他很高興。如今他的主要業務就是養牛,看著牛棚裏馬上要産牛犢的母牛,馬國明算了一筆賬:一頭牛一年産一次牛犢,一頭牛犢育肥3個月左右就能賣三、四千元,不用依靠兒子就可以自力更生了!過兩天他準備再買2、3頭牛育肥,“隨便種種一畝四分地,整天遛溜孫子養養牛就很高興了!” 馬國明對現在的生活很滿意。
因為家裏窮,26歲的馬海麥已經外出打工10多年了,真正給他帶來改變的卻是這幾年。為解決年輕人的就業問題,廣河縣大力發展勞務産業,加大組織輸轉和技能培訓力度。馬海麥在鎮裏第一次組織技能培訓的時候就報名參加了,學習了3個多月拉麵培訓後,他又通過縣裏的勞務輸出大平臺在北京找到了工作,一個月工資就有7000多,“以前打苦工的時候工資低,政策給了我很大的幫助,有了手藝不管到哪都能幹拉麵活,我現在很滿意。”在家休息幾天后,馬海麥就要動身去北京了。
馬哈如尼再也不愁沒活幹了!在縣人社部門的組織下,去年他接受了電焊工培訓,有了技術就再也不用四處找活,如今他在村裏的小廠裏打工,一個月就有三、四千元的工資,比以前翻了好幾倍,“廠子裏面天天有活!” 馬哈如尼笑著説。
不僅如此,在被納入精準扶貧戶之後,馬哈如尼去年獲得5萬元貸款,貸款之後就養牛了。僅僅一年時間,家裏的牛從原來的1頭增加到了12頭,政府還免費給了20包飼料,“這兩年政府對我們的幫助確實大,我非常感謝他們!”
如今,馬哈如尼在廠裏工作,妻子在家養牛,夫妻二人分工明確,年收入能達到3萬多元,“2016年我就脫貧了!”摘掉貧困帽的馬哈如尼笑容燦爛。
通過精準扶貧貸款,馬哈如尼今年養了12頭牛。(台灣網 李寧 攝)
一個貧困戶 牽動八方心
與馬國明和馬哈如尼不同,馬玉海是紅星村至今還未脫貧的貧困戶,鎮上、村上幫扶的幹部都竭力為他想方法。
馬玉海家是全村300多戶裏唯一一個3個孩子全考上大學的家庭,這既讓他自豪,也最讓他發愁。他猶記得2014年大女兒剛剛考上大學的日子,“當初一次要交2萬多塊錢,那段時間睡也睡不著,吃也沒心吃,孩子想讀書,但是家庭條件差,就跟親戚到處借,湊了大概1萬5左右,還差5000塊錢。我們的駐村幹部知道這個消息以後,趕快向省臺辦説明情況,看能不能幫扶,聽到這個消息以後,省臺辦領導趕快來到我們家,資助了3000塊錢,後來又聯繫企業愛心資助,我的孩子才能順利進入大學。”
2015年,兩個兒子又考入大學,學費又是一個大難題,馬玉海急壞了。最後還是鎮政府幫助申請了助學貸款,縣政府在了解到他家的情況之後,也幫助聯繫愛心企業進行幫扶。
2016年,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張志軍在廣河調研精準扶貧工作時聽説了馬玉海家的情況後,也特意來到他家裏慰問。“上次張主任來還在我家吃了早飯,就坐在這裡。”馬玉海高興地指著客廳的一處位置給記者看,“張主任説,苦了你自己也不能苦了孩子。”回想起張志軍當時對他説的話,馬玉海竟哽咽起來,他説,這句話讓他下定決心,要好好供養孩子讀書。
“駐村幹部經常問我,張主任問你怎麼樣?現在孩子唸書念怎麼樣?張主任很關心我們現在的生活和發展。”馬玉海常常感念張志軍的關懷,“沒有各級領導的幫助,我真沒有辦法讓三個孩子讀書。”
通過政府的牽線搭橋,去年有臺資企業把馬玉海三個子女的生活費全包了,“他們該享受的政策都享受到了,我們有好的政策也儘量給他優先照顧。”紅星村村主任馬吉英説。
不僅孩子順利讀了書,隨著精準扶貧工作的深入開展,柏油公路已經通到了馬玉海的家門口,全家人喝上了乾淨的自來水,通過政府的危房改建政策,家裏還蓋了4間新房。在精準扶貧項目中,馬玉海也貸了5萬塊錢,做起了養殖,養了6頭牛,“精準扶貧貸了款以後,除買飼料以外,我全部買了牛。沒有政府的幫助,我不知道還能幹什麼。”
馬玉海被評為全縣優秀共産黨員。(台灣網 李寧 攝)
精準扶貧讓村民生活更有奔頭
有了政策的指引與幫扶,村民們的幹勁就更足了。
早些年,由於家裏經濟困難,馬哈如尼曾到新疆給別人養牛,學了一些養牛的技術,如今他想發揮自己的技術,擴大養殖規模,在正當幹的年齡大幹一番。
“如果能再給我多貸些款,我想把門口這一片地都蓋成牛圈,養三十幾頭牛,就不用出去幹活了。” 馬哈如尼指著門口的一片空地滿懷憧憬地説。
為了幫助老百姓加快脫貧致富步伐,廣河縣按照群眾意願實施了“基礎母牛”示範工程,由政府補貼5000元、農民自籌5000元幫助村民養殖,紅星村是該示範工程的試點村。“我願意再出5000元買頭牛。明天就準備去買,一天半天就能買回來。”馬國明幹勁十足,好像説話間就要開始行動了,“如果以後的政策像現在這樣好,我們以後的生活會比現在更好!”
“我最大的願望是3個子女畢業了能找到一個穩定的工作。原來生活特別困難,通過領導們的大力關懷和支援,家裏蓋了新房,有了大型養殖,收入得到了一定的保障,正在逐步脫貧。”談及未來,馬玉海不忘感恩。
羅明海是紅星村的村黨支部副書記,長期從事村務工作的他對紅星村的發展最有感觸。“70年代村上還有吃不飽、要飯的,最近30年生活都改善了。精準扶貧工作未實施之前,紅星村是窠集鎮最貧困的村。2013年以來這段時間,村民的生活改善最大。”
羅明海看到,村裏大紅瓦的房子多了,住上二層樓的人家也多了,村民們生活改善了,心情也好了,幹勁更足了。“群眾對政策很滿意,昨天我們開了個養羊大會,群眾們都很熱情,對黨的扶貧政策充滿了感激。縣上還把紅星村列為養牛繁殖基地,我們要好好發展養牛養羊的傳統。我們2020年脫貧奔小康是絕對有保證的!”68歲的羅明海對紅星村的發展充滿希望。
“我們一直按照習總書記提出的,把基層黨建和扶貧工作有機結合起來,用黨建來引領全村扶貧工作的開展,加強對全村黨員以及普通群眾的思想教育工作,定期召開學習會議,讓黨的扶貧政策,以及各項黨的聲音傳遞到最基層。”國務院臺辦挂職紅星村第一書記毛玉峰這樣總結黨組織在精準扶貧工作中發揮的作用。
精準扶貧給地處偏僻、發展落後紅星村帶來了新的希望與動力,脫貧的號角已在這個小村莊響起,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幸福生活會像紅星一樣閃耀在這片土地。(完)
[責任編輯:于斯文]